【求助】弱弱的问,如何挑取单菌落

【求助】弱弱的问,如何挑取单菌落,第1张

培养皿中有几个大肠杆菌单菌落,直径3mm,挑取到斜面接种,用过接种针和牙签,但是都不大完美,我觉得不是“挑取”单菌落而是“蘸取”了单菌落。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操作的?如果要挑取完整的菌落,难道要把下面的琼脂也一起挑取出来?如果是挑到LB培养基的话,我习惯于用枪头,还可以顺便吹一下。一般试验什么方法都行,挑单菌落的目的就是挑选一株细菌,保证细菌的纯洁,避免其他细菌污染。所以蘸取也好,挑取也好,都没有问题!接种环、接种针、枪头和牙签都可以!一般用枪头和牙签都要把琼脂也一起挑取出来,要不不也成了蘸取!如果一定要评定一个好坏,就是挑取得菌多些,摇菌的时间短那么一点点!划线啊,建议找一本微生物学实验书看看。我的方法:把两头尖尖的牙签,用剪子齐中剪断,然后灭菌,使用时用消毒的镊子夹住尖端,用断口处沾取菌落,转接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不管蘸取还是挑取,只要是从同一菌落中传菌就行。没有必要计较这些。此外琼脂带不带都行,还是不带好,以防污染。划线:在火焰旁,左手拿平板,右手拿接种环,取一环菌液(原污水)在平板上划线。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GFP基因的克隆就是把GFP基因PCR扩增出来,再通过酶切、连接的过程,把GFP基因连接到特定载体上,然后再转化涂板。阳性转化子就是连接成功的克隆(就是你想得到的克隆)。鉴定的方法比较简单常用的就是菌落PCR。挑取单菌落PCR后电泳,看条带的大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再送测序。你的电泳图就是看PCR的条带大小和目的产物的大小是否一致。

原因是:平板划线法不断稀释,第一次划线出生长出来的菌肯定是一条线,无法挑单菌落,但到后面稀释度很高的地方,就是一个一个菌落的生长了,这样就可以得到单菌落了。而且单菌落上的细菌性质是一样的,DNA所处细胞期都一样便于科学研究,一个单菌落一般就是一个圆点。

单菌落是来源于单一孢子或营养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通常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生长发育,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

扩展资料:

操作方法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菌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菌落

可以用镊子夹着白枪尖挑取平板上单个菌落,然后把白枪尖扔到液体培养基中,直接摇菌!

微生物试验培养放大一般强调单一菌落来源,这样是为了保证样品的均一性。所以还是应该挑1个单菌落于50ml的液体培养基中小锥形瓶中,然后将这1瓶中的分到4个200ml的大锥形瓶中。

两次。

单菌落的获得要经过两次培养,第一次培养是进行接种,将待检样品通过无菌工具(如无菌环或无菌针)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这样就可以使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第二次培养是进行分离,将第一次培养所得的细菌涂抹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上,等待细菌生长形成菌落。这时,每个菌落中只包含同一种细菌,即为单个菌落。

单菌落就是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是用于计算细菌数量的一种方法。

如果你接种的足够稀释的话(这个纯粹凭经验了),一个菌落就是单菌落。

描述内容:菌落大小,颜色,形状(边缘是否规则,中心是否凹凸),粘稠或者干燥,与培养基结合是否紧密,是否有可见孢子粉,气味。

以上就是关于【求助】弱弱的问,如何挑取单菌落全部的内容,包括:【求助】弱弱的问,如何挑取单菌落、单菌落已形成,该怎样分子生物学鉴定、用涂布平板法和划线法不能较好地得到了单菌落,这是为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31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