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编制档号

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编制档号,第1张

电子公文编制档号由发文单位确定文件的编制档号的环节进行。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电子公文编制档号由发文单位确定文件的编制档号,发文单位将编制档号写入电子公文,发文单位和收文单位对电子公文进行审核的环节进行。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的五个环节包括数据归集、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移交和档案接收。

处理过程采用全面沟通的处理程序,就是上下左右全方位沟通,相互匹配;采用自动生成的处理程序,就是实现公文格式自动生成。一是各类文种格式的自动生成,二是16个格式要素的自动生成;采用高效运作的处理程序,就是多功能高效运作。

在收文阶段,秘书部门对来自多方位的公文,通过计算机对登记、分发、阅审、办理、归档五个环节自动进行显示、排序、查询和流程跟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六条各地区、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及数据安全负责。

工业、电信、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承担本行业、本领域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数据安全监管职责。

国家网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网络数据安全和相关监管工作。

档案号是档案的一个编号。由于机关档案管理和整理方法与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和整理有所不同,所以档案馆要对进馆档案进行整理,它包括全宗划分、分类、案卷排列、档号编制、目录编制等。

其中编制馆藏档案的案卷号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科学的编制案卷号,有利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国家档案局1987年12月印发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中将案卷号分为档案馆编和档案室编两种。

学生档案编号是什么:学生档案编号是针对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的编号。档案是个人信息的记载载体,这些信息很零散。为了区别不同学生,方便查找,就给档案进行编号。学生档案是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为规范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现将各门类档案的档号格式统一如下:

1、文书档案:

传统组卷方法:全宗号(4)加年度(4)加目录号(3)加案卷号(4)加页号(4)

简化整理方法:全宗号(4)加年度(4)加保管期限(代号)(3)加分类号(4)加件号(4)

2、会计档案:全宗号(4)加年度(4)加目录号(3)加案卷号(4)

3、设备档案:全宗号(4)加年度(4) 加分类号(4)加案卷号(4)加件号(4)

4、基建档案:全宗号(4)加目录号(3)加案卷号(4) 加页号(4)

5、声像档案:全宗号(4) 加期限(代号)(3)加分类号(4)加案卷号(4)加件号(4)

6、实物档案:全宗号(4)加年度(4)加期限(代号)(4)加分类号(4)加件号(4)

7、电子档案:全宗号(4)加年度(4)加期限(代号)(3)加分类号(4)加件号(4)

8、婚姻档案(传统):全宗号(4)加年度(4)加目录号(3)加案卷号(4)加页号(4)

婚姻档案(简化):全宗号(4)加年度(4)加保管期限(代号)(3)加分类号(4)加件号(4) 说明:

1、凡编“目录号”的档案,档号格式均应参照:全宗号(4)加年度(4)加目录号(3)加案卷号(4)加页号(4)

2、凡编“分类号”的档案,档号格式均应参照:全宗号(4)加年度(4)加保管期限(代号)(3)加分类号(4)加[案卷号(4)]加件号(4)[页号(4)]

3、“[]”内字段为对应可选项,即:若选用“案卷号”,则将“件号”改为“页号”。

由档案管理人员或档案管理员负责填写。需要根据档案的内容、形式和用途等方面的特点,按照规定的档案分类、编码和标识规则,为每份档案确定一个唯一的档号,并在档案上进行标识和记录。档号填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在档案管理中,档号填写是档案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基础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档案分类、编码和标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加强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编制档号需在电子公文归档环节进行。

标准提出了电子公文归档的最基本的元数据集合,即元数据基本集,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扩充元数据集合。

标准中归档电子公文元数据基本集包括公文标识、文种、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附件说明、发文机关或签发人署名、成文日期、附注等32个元数据项。

明确了每个元数据项的编号、元素名称、英文名称、约束性、可重复性、元素类型和数据类型等。

电子公文归档流程

电子公文归档流程从电子公文形成、办理部门产生电子公文开始到档案部门接收归档信息包结束,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移交、档案接收4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括3个步骤,总计12个步骤。

即捕获、录入、转换、组件、编号、封装、移交检测、移交登记、提交、接收检测、接收登记、接收确认。

收集环节要求按照电子公文归档范围完成电子公文及其元数据的收集,标准建议电子公文系统嵌入归档范围采用自动捕获方式完成收集工作,在无法自动捕获的情况下也可人工录入。收集环节包括捕获、录入、转换。

以上就是关于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编制档号全部的内容,包括:对完成组件的电子公文编制档号、档案号是什么意思、扫描档号的格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31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