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的鞋,一只扔给华为,一只扔给理想

何小鹏的鞋,一只扔给华为,一只扔给理想,第1张

何小鹏的鞋,一只扔给华为,一只扔给理想

不出一个月,他肖鹏的两只鞋就被扔掉了。

6月初,于华伟城东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即将上市的M7可以举起数百万辆豪华车,如埃尔法和雷克萨斯。Xpeng Motors的创始人何坐不住了,想扔鞋。

6月21日,当一系列“500万内最好的豪华SUV”、“最强”、“天花板”在理想L9的发布会上被掀起时,何忍不住在微博上再抛一只鞋:在激烈的竞争中,全球化的市场,非快消品行业,2c无保护的领域,哪个好的产品能通过精准的定位获得中长期的优势或壁垒?

来源:何微博截图

说不想回复没关系,也可以掉一个不是我的自我催眠。但是你回复的话,就是在说你。

只能说车不仅卷起来了,还敢吹敢蹭。

理想的L9上市后,不能说真的横扫了500万以下的豪华SUV市场,但似乎刚刚上市一周的蔚来ES7星光暗淡,也让大家为还没上市的同级车型捏了一把汗。

除了用力吹,好像没什么毛病。

虽然新车品牌的用户市场一直是爱恨两个层次,但从产品角度来说,理想的L9找不到任何槽点。比如打全面屏标准,放在之前做过同样事情的新车品牌,感觉很违和,但是放在理想的L9感觉很实惠;比如一个比家里的意大利沙发还舒服的座椅可以播放switch的交互屏幕,同时质疑“这个不应该播放晕车吗”的自我矛盾。以及“我好想体验一下玩到吐的感觉。”

来源:理想L9发布会视频截图

据说看了理想L9的发布会,很多特斯拉车主都被感动了。刚刚订购了ES7的车主转身去理想App交了定金。发布会第二天,理想的展厅挤满了人,不知道是托儿还是真的吸引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理想L9都在持续推高人气。

资料来源:李

这表明,理想的L9真正引起了用户对产品定义的兴趣——当然,除了库里南所有者。

6月22日,李创始人李想与媒体沟通。对于豪华SUV和家用SUV的产品定位,李想从第一款车型就明确选择了后者,原因有几个:

围绕市场需求和需求,李想了想,在20万以上的市场,可以围绕家庭购车需求层层分解。

不得不说李想把产品吹硬,但是产品定位的思路很实际。

除了对细分市场和产品定位的洞察,李还想从产品定义的角度再谈一谈苹果。李想说,苹果做产品有两个核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接触到非常高水准的产品体验,在产品细节和技术上做出独特的创新。

“用户愿意接受技术和体验上的创新,而不是把标准化的产品做得非常划算。”在李想看来,苹果的产品创新在于,它做出了高于其定价的产品体验。

事实上,理想是新车中成本控制能力最强的。一直以来,理想都保持着韦小里最高的毛利率和最低的亏损。

来源:官网,李

怎样才能实现理想,才能打造全系列产品,控制成本?

李想说,理想在产品配置的商业模式上与传统豪华品牌最大的不同在于:理想通过产品的标准型号和爆款产品的市场销售,摊薄了高配置的成本。

“奥迪Q7一年全球销量只有几万辆,但这款车型有四缸、六缸、八缸、五座、七座版本等多种配置,这意味着其销量不足以分担其RD成本。比如中国市场的精选音响,一年只有几百套,也就是说每套精选音响要分摊一万块钱的RD成本。”

李想表示,理想的L9将使7.3.4等音响系统成为标准。如果L9一年能卖15万辆,那么每辆车的成本也就一两百。这是理想产品和奢侈品牌的商业模式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最大区别。

同时,标准还兼顾了用户体验,消除了可选设备的勾心斗角,无差别的用户体验只留下了资本化的好处。其实新车都是直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李的全系统标准产品战略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

李想强调的是,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向苹果的选择致敬。

技术选择和产品定义

理想L9上的两个高通8155,双Orin-x处理器和激光雷达,包含了当今智能汽车应该拥有的所有高调硬件元素。

另外,我们会发现,理想不是玩堆砌游戏,而是真正将硬件和技术融入到产品体验中。比如两个8155芯片,不仅仅是冗余显示,用李想的话说,理想是世界上第一个显示智能驾驶、导航、速度、限速等完整交互信息的造车企业。在HUD上,而且极有可能也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直接用高通骁龙8155处理芯片渲染HUD的造车企业。

而对于仪表盘为什么不用AR-HUD或者裸眼3D,李想的回答也很有说服力:3D效果影响驾驶体验。

李想和核心技术团队一起接受媒体采访。来源:李提供

在很多产品细节上,李想似乎都能从实用性和产品体验上证明自己的产品定义能力。

可以说,在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技术能力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验证阶段之前,理想中的L9给人的感觉就是思维清晰。再加上前期李ONE作为30万级独有爆款车型的市场口碑,使得理想的L9更顺利的进入市场,备受瞩目。

在采访中,李想也很自信的表示虽然贵了10万,但是理想 L9 的销量一定会超过。

看来年销量15万是理想中的L9的第一个小目标。

什么是理想的长期主义?

从6月份以来的情况来看,40万级别的市场几乎已经消耗殆尽。蔚来ET7,ES7两车阵容,一个已经交付,一个刚刚上市。继L9之后,瞄准老板级车市的M7上市较晚。

6月,三款新车进入40万级市场。接下来小鹏G9预计三季度上市,40万级市场一下子迎来这么多新车,而且都是针对豪华品牌,甚至是互相厮杀。所以回到何的问题:

谁会在长期的竞争中胜出?

我估计何老师只是想说自己积累了更多的技术能力,找到市场定位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在何的微博下,李想用a/love回复,下面的粉丝替他回应: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保持准确定位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和壁垒。一旦这个能力建立,你就可以躺在护城河上的屏障上了。

我猜测如果再进一步,李想会以苹果为例。你看苹果的市场份额就能说明一切。

李想在采访中表示,自上市以来,Ideal一直在RD持续投资,甚至连工厂方案都坚持自己写,而不是选择供应商方案。

其实从整个栈的自研能力来看,理想还处于对小鹏的追赶阶段,从技术能力来看,还没有像苹果一样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对于理想的长线来说,技术能力还不是理想而稳定的护城河。

只能说理想更着眼于当下。在供应链管理和硬件能力方面,理想是逐渐向自控转变,保证产能的持续供应和成本控制。

这些也代表了长期主义的一种理想实践。其实,理想想证明的是,除了产品定义能力,理想在整个组织架构和RD体系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041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