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淘汰「混动」的阳谋

何小鹏淘汰「混动」的阳谋,第1张

何小鹏淘汰「混动」的阳谋

在金庸的小说《江湖》中,有这样一句自吹自擂的话:我是古代第一大侠,第一大侠,第一大宗师。

不久前,在汽车界,现在流行一句话:我的车是XX万年来最好的,没有之一。

这不,自诩小鹏G9是“50万内最好的SUV”的何肖鹏,最近在其超级能量补充发布会上似乎掌握了汽车圈的交通密码,再次将“淘汰混动”的话题推上热搜。

发布会当晚,笔者刚刚参加完G9在小鹏的高级品鉴会。与之前的标杆BBA和特斯拉不同,小鹏的产品经理在会上多次提到新势力的增程竞品,用一种只能理解的表情让大家细细品味这两款车。不难看出,当混动和增程还在为谁更先进而互相撕扯的时候,Xpeng Motors毫不客气地把枪口对准了他们。

早在本月初,远在大西洋彼岸的马斯克在美国发布《2022年通货膨胀削减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草案后,也在推特上宣称“是时候放弃混合动力汽车了,这只是一种过渡技术。”(因为草案把混动车的补贴提高到和纯电动汽车一样的水平。)

显然,作为两家车型非常相似的公司,小鹏和特斯拉不仅在“淘汰混合动力”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而且从一开始就决定超级快充一定是下一代智能汽车的赢家。同样,众所周知的“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营销口号的传播和技术的推广,不仅会加速燃油车的衰落,还会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分水岭。

1.押注“超快充”赛道。“我们现在不考虑换电源,后面都是超快充。”当被问及换电的事时,何肖鹏态度坚决。

总之,可以重点建设过充站,两个不同的赛道,没有一个企业承担得起“既过充又换电”的成本。

目前,特斯拉和小鹏是建设过度充电站的最好例子。我们先来看看特斯拉。根据虎嗅的报告,建桩速度变化与新车型交付有一定相关性,即车企建的充电桩越多,车辆交付越好。

如果说充电体验也是电动车产品动力的一部分,而一旦过充多卖车的逻辑成立,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超级快充的技术立足点——800v高压快充。

目前有不少车企在800V高压快充领域布局。例如,保时捷早在2019年就在全球首次推出了800V高压电气架构。在其支持下,保时捷Taycan可以在30分钟内从剩余电量的5%充到80%,大大提高了充电速度。近年来,包括蔚来、理想、比亚迪、吉氪、广汽阿亚恩等都在布局800V高压技术。通过这一技术路线,不仅可以提高充电率,还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减轻整车质量,优化动力结构,提高安全性能。

不久前,搭载800V高压快充的极速福克斯阿尔法SHI版量产车交付,随后是国产800V车型的小鹏G9交付。有媒体称,2022年也将是800V车型的量产元年。

另一方面,支持800V高压过充系统的小鹏S4超快充水平如何?

根据官方信息,小鹏S4快充采用了与保时捷相同的路径,即高压快充。保时捷800V高压快充,单桩最大电流500A,单桩最大功率350kW,峰值充电功率270kW。小鹏S4单桩最大功率可达480kW,单桩最大电流670A,峰值充电功率达到400kW。即能完成5分钟的充电效率,续航200km。整体来看,800V给电动汽车带来的能量补充效率的提升是有质的分级的。借用何的话,“今天和外面的快充相比,我们提高了2到3倍的速度。”

既然过度收费这么厉害,为什么动作最大的车企只有一两家?众所周知,目前400V到800V的结构变化是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整车平台架构的支持,电池单体的升级,整车高压模块(DCDC,OBC)的升级等等。但在小鹏推广过充自营充电站至少有两个难点需要克服:一是纯800V平台对电动汽车高压部件提出了新的标准,尤其是逆变电源部件的材料性能。目前,小鹏使用的碳化硅逆变器具有比传统IGBT器件更强的耐压,但其价格是后者的八倍以上。

其次,现在的快充技术都是基于旧国标GB/T 2015,包括小鹏这次发布的S4快充。老一代的问题就不用说了,比如物理结构机械强度不足,间隙公差大,手指防碰存在安全隐患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最近讨论的新一代超极充电技术方案,其硬件结构、软件协议、国际化程度都有先天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统一充电接口。但是,对于小鹏来说,是继续使用2015版,还是在新建充电桩时考虑安装两个充电口,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如果把今年持续高温的极端情况和电网能否承受密集的超快充电桩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可想而知,在小鹏建设和推广过充并不比在蔚来建设换电站容易。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何肖鹏仍然喊出了自己的目标——到2025年,在小鹏建设2000个超级快速充电站。

显然,Xpeng Motors在超级能量补充方面是“志在必得”的。即使短期内损失巨大,也不得不做。

2.消灭混血儿不容易。超能补发布会后,很多网友问:是什么给了何肖鹏消灭混血儿的勇气?

据知,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同比增速已连续12个月保持三位数增速,月度增速超过纯电动汽车。而且今年上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50.2万辆,同比增长194.3%。你说会被淘汰你觉得会被淘汰吗?

显然,勇气不是梁静茹给的。让我们看看他肖鹏已经给了几个目标,以满足基线。第一,电池寿命要长。或者高端、高档车要有700km CLTC的高续航,相当于500-550km (WTP换算)的真实续航,标准续航550km。真正的续航能力相当于大部分汽油车的性能。

第二,快速充电。“20万元以上的车,我相信一定有超级快充。”最后,做充电布局。车、电池、桩布局要“三位一体”。一旦做到这一点,市场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认为,下一代高端电动汽车,超快充电,基本上是一个入门要求。以前汽车从10%充到80%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多充的话,20到30分钟就能搞定。”这是何肖鹏尝试用“超级快充+高续航+自营充电站”来“消灭混动”的创新配方。

这似乎合乎逻辑,但我意识到一个逻辑错误。我们常说,打败微信不会是下一个微信,打败Tik Tok不会是下一个Tik Tok。同理,淘汰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动怎么可能是没有续航焦虑的纯电?但是我很快意识到“超快充+高续航+自营充电站”的公式只需要加上小鹏最好的智能,这可能就是小鹏喊出混动的原因。

从2018年第一辆量产车到今天,小鹏的智能水平早已有目共睹。从XPILOT 2.5到XPILOT 3.0,再到XPILOT 3.5,甚至到更高级别的XPILOT 4.0;从最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的实现,到高速NGP的发布,再到即将落地的城市NGP,最后到全场景的自动辅助驾驶,如今的小鹏已经不自觉地把智能“门槛”抬得越来越高。

当然,我也注意到了前面提到的“20万元以上”。这个数字很耐人寻味。让我们听听何的解释。“混合动力性能从去年开始更加突出,包括超级混合动力。10-2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续航能力和价格应该不会太高。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实现成本、续航和便利性之间的平衡,包括电池价格的下降和新技术的出现。”

这样,“消灭混血儿”的事情就瞬间明朗了。何不是不知道今年无疑是自主品牌的混动元年,也不是不知道宋加DM-i、帝豪L/星悦L雷神Hi X、秦加DM-i等混动车型所有这些都占了混合动力车销量的大头。他只是想“擦”一下20-40万区间的混动产品。在过充站布局完善后,P5、P7、G9能最大限度发挥这个价位区间的里程和智能优势。至于10万以上区间的混动产品,小鹏可能一点都不在乎。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新势力真的太善于抓住网民的心思了。通过在纯电和混合动力之间制造一定程度的对立,他们最终以看似逻辑上的争议在过度充电站的布局上放大自己的行为。同样,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仍然像李斌一样购买燃气汽车”。这种另类的营销方式,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常会看到。

就在2022年超级能量补充发布的同一天,李CEO李想明显做出了回应:首先,他声称“5年内增加程序仍然是SUV的最佳解决方案”。其次,宣布理想的纯电动汽车将比增程式汽车拥有更大的空空间,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

回到收费过高的话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鹏的紧迫感,今年在小鹏几乎所有的行动都与G9密切相关。因此,布局滥收费自然属于小鹏未来反哺汽车销量,拉动生态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小鹏始终知道,当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围绕G9打出一套品牌化的组合拳。只有车卖得好,800V高压过充技术的普及才能更上一层楼。

文/孟

图/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14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