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还是内卷?何小鹏反对车内配备多个屏幕

刚需还是内卷?何小鹏反对车内配备多个屏幕,第1张

刚需还是内卷?何小鹏反对车内配备多个屏幕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网上有一张三巨头(何、、李想)一直聚在一起的照片。有人说有“桃园三誓”之意,也有人认为其中明争暗斗激烈。

在L9上市的理想日子,相信大家都记得李想的那句“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而何肖鹏也给李想发来了贺电:“恭喜憋出大招,祝新车大卖。”

这种来回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

然而,Xpeng汽车的创始人何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坚决反对汽车上有很多屏幕,因为里面有很多人。但是一辆车有很多人,乘以一个比例系数,他们用的屏幕不一样,投入产出比没有太大价值。”

其实,何肖鹏的意思很简单。屏幕不多,刚好够用。

演讲者无意倾听,很快,何肖鹏的言论也被外界质疑在影射他的理想L9。因为理想的L9以五块屏幕为卖点,而这样的配置在当今市场上非常少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动车开始将更多的屏幕搬进车内,大屏或者多屏的设计成为一种趋势,以至于现在的新车没有几个大屏都不好意思被称为智能汽车。

其实不仅仅是新动力品牌,比如传统品牌奔驰EQS的内饰也配备了穿透式曲面屏,三块屏幕也取代了实体按键;宝马7系后排还有一台31寸的“大彩电”。久而久之,也许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觉得“屏幕越多越好”。

从产品体验来看,多屏是为了给旅客带来更好的旅行娱乐体验,旅客可以享受看电影、玩游戏等多种沉浸式娱乐。但是有些车企玩着玩着就变味了,从体验竞争变成了数量竞争。如果一个屏幕不够,他们会做两个,如果两个不够,他们会做三个。于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屏幕的数量竞争中。

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机载屏幕的趋势,小鹏CEO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车内屏幕就是一个高级代表。相比传统的物理按键,消费者确实更喜欢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显示屏。车内屏幕本身没有问题。

但是很多厂商都把手机设计的概念搬到了汽车上,把功能集成到了屏幕上。当我们使用手机时,眼睛可以长时间盯着屏幕,手指可以准确地按下屏幕上的一个按钮,但司机呢?如果开车时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巨大影响。

目前车企进入智能汽车赛道,难免会在屏幕上“用力过猛”。但这些多屏设计可能并不是刚需,系统能耗、维护成本、使用过程中对车辆寿命的影响也会对汽车经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谓颠覆式创新,并不是一堆高科技小玩意堆在一起,车企不得不考虑使用的场景。记得很多年前,三星品牌也颠覆了传统,无限扩大手机尺寸来换取更大的屏幕,甚至可以媲美当时的平板电脑。导致很多客户的手机放不进口袋,失去了原有的便利性。后来大尺寸手机逐渐被抛弃。

汽车领域也是如此。智能化不仅体现在屏幕的设计上,更重要的是多维度发展,比如智能网络连接、人机交互、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如果一味的在汽车上安装屏幕,不如发展自己的软件生态和智能算法。这才是对未来智能负责的方式。

因此,他肖鹏的话是有道理的。屏幕的大小和数量不应成为新车竞争的焦点,而谁能率先实现“理想智能”才是竞争的关键。

摘要

车内屏幕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有利于展示汽车领域的技术,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必然的。

但是他肖鹏所说的真的值得整个行业去思考。屏幕不多,屏幕够用就行。然而,凡事有利有弊。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预计新车的娱乐屏会越来越多。拥有你却一无所有的人,往往意味着自己处于劣势。那么小鹏未来会不会“打自己耳光”加入这一潮流,会不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诠释智能?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08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