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第三名的是什么

    第三名是探花。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探花”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扩展资料殿试

    2023-4-26
    120
  • 古代秀才 举人 进士 三鼎甲各有什么待遇古代科举的

    一、秀才首先参加入学考试,入学后称为秀才。秀才分三等,只有一等者可获得国家每月发给的粮食和银两,称为食饩(类似现代的奖学金)。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

    2023-4-25
    100
  • 有谁知道桂林王城正阳门内侧“三元及第”牌坊的详细内容不胜感激!

    桂林王城东门的城楼上有一块碑匾,上书“三元及第”四个大字。何谓三元及第?这是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过关斩将,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士子的最高荣誉。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历朝历代,一千三百年间,连中三元的仅十三人,包括中原的省份在内,每个

  • 古代我国的选贡监生是什么意思

    贡监生是贡生和监生的合称。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向国家贡献的优秀学生)监生:国子监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那

    2023-4-25
    190
  • 古代科举功名十大顺序是什么

    古代科举功名十大顺序是:秀才、亚元、解元、贡士、会元、进士、传胪、探花、榜眼、状元。1、第一名:状元(一甲)。状元是一个古今通用的词,都是代指第一名,由皇帝亲自主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2、第二名:榜眼(一甲)。在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中取

    2023-4-24
    1270
  • 科举考试的第二名,第三名被称为什么

    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1、榜眼榜眼,拼音是bǎng 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2、探花探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

    2023-4-24
    220
  • 清代的提督学政,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官

    清代的提督学政,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官?清代的“提督学政”官,尊称“学台”,简称“学政”,别称“学臣”,是负责一省风尚教化及教育科举的清贵之官。乾隆《历代职官表》记载:“提督学政官,各省一员,各带原衔品级,三年而代,以侍郎、京堂、翰林、科、道、

    2023-4-24
    150
  • 古代进士科于明经科在科举考试中有何区别

    1、难度不同: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而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没有一定的才华,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因此难度更大。2、考生来源不同:唐朝科举的试卷没有糊名制度,录取与否不完全根据卷面的成

  • 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叫什么

    中国古代科举第一名叫状元。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

    2023-4-23
    160
  • 夫子庙什么时候关门

    夫子庙的关门是晚上21点。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夫子庙对游客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21点,因此夫子庙的关门是晚上21点。夫子庙始建于明朝初年,原为南京国子监,是明清两代南京城内最大的文庙,庙内供奉着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圣贤孔子和其弟子们

    2023-4-6
    100
  • 三元是指哪三元

    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这三种称呼,可以组成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等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如果是连续考的乡试、会试、殿试,而三次都是第一名的话,就叫连中三元。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在明清时期的时候,科举分

    2023-3-9
    160
  • 两榜出身叫什么

    两榜出身叫进士。在科举考试盛行的唐朝时期,进士会试分甲、乙两科,即称所谓的“两榜”。而到了清朝,会试即进士会试,乡试即举人试,分别为甲榜、乙榜,合称“两榜”。在科举的时候,称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

    2023-2-22
    200
  • 岁进士是什么身份

    岁进士是贡生身份,是对“岁贡”的一种雅化的别称,岁贡是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岁贡”之名,源于明初“各学贡一人”。后来因州、县学大小不同而所贡人数有了差别,但“岁贡”之名已经定型。在清代,平度州学每三年贡二人。所以岁贡远比举人的人数为多。“

    2023-2-19
    180
  • 翰林修撰是什么职位?

    明、清属翰林院,正七品,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编修一职从清朝起正式确定。明代英宗以后惯例,科

  • 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

    三元,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称“三元及第”。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

    2023-2-17
    170
  • 榜眼是第几名

    榜眼是第二名。榜眼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在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名称起源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

    2023-2-17
    140
  • 进士和状元有什么区别?

    状元一定是进士,但进士不一定是状元,因为状元只有一个。状元是第一名进士的专称。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

    2023-2-16
    140
  • 举进士是什么意思?

    举进士的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考进士科被录取称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后世对状元

    2023-2-16
    220
  • 古代说出恭和出宫怎么区别

    一、区别:1、出恭:出恭是上厕所的雅称。从元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此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2、出宫:出宫就是从皇宫里出来。扩展资料出恭由来:“

    2023-2-16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