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员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1)平衡膳食:运动员的膳食应能提供运动员训练、比赛和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应该遵循合理搭配和食物多样化的原则。膳食组成中应包括①粮食油脂(以植物油为主)、食糖及薯类;②乳及乳制品(必须保证有发酵乳供给)③动物性食品(鱼、肉、家禽、蛋类

    2023-5-8
    160
  • 墓碑的最右边的顶上有皇清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在表现与立碑人关系之外,有时“中榜”行文的最上端会出现“清”、“皇清”、“皇明”、“中华”、“民国”、“皇清待赠”的字样。这些虽都说明自认客死异 乡的先人的归属感,但政治立场则显然已不相同。尤其是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

  • 庠生是什么官

    武庠生不是官,只是一种身份,即武秀才,有了武庠生的身份,才可以进一步考武举人、武进士,才能晋选武官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

  • 什么是代偿性多汗

     流汗是人体的本能,大家都知道人体有很多的汗腺,每个汗腺都有着自己的排汗功能,如果哪个汗腺因为某因素坏了的话,那么其他的汗腺就会代替损坏的汗腺排汗,已达到身体降温的功能,医学上称之为代偿性多汗症,下面一起看看关于代偿性多汗症的相关介绍吧。代

    2023-5-2
    220
  • 为筑仓廪(lǐn),予牛羊。 拼音

    为筑仓廪(lǐn),予牛羊。拼音请看下面为筑仓廪(lǐn),予牛羊。的拼音:wèizhùcānglǐn,yǔniúyáng。关于中文转换成拼音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

    2023-4-27
    150
  • 古代我国的选贡监生是什么意思

    贡监生是贡生和监生的合称。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向国家贡献的优秀学生)监生:国子监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那

    2023-4-25
    190
  •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

    2023-4-22
    210
  • 王佐的生平有哪些事迹?

    王佐,海南临高县蚕村都人,明代海南著名诗人,世称“吟绝”。明代琼州府提督副使胡荣称赞王佐“博学多识,见道精审,故诗词温厚和平,文气光明正大,当比拟唐宋诸大家”。王佐生于1418年5月15日,祖籍福建古田井村。渡琼始祖王恂为琼州千户,曾祖王

  • 什么叫纳谏?

    纳谏的意思是: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向君主进谏。拼音:nà jiàn引证释义:《清史稿·高宗纪》:“锦县生员金从善,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谏施德,忤旨,论斩。”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及王之徵也,吉遂又数纳谏,王不能用,遂至於

    2023-2-21
    160
  • 庠生是什么意思

    庠生指的是学生,秦时在县学考取的叫“邑庠生”,在府学考取的叫“郡庠生”。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

  • 禀生什么意思

    禀生的意思是犹受生,禀性。犹受生:引晋,慧远《求宗不顺化》:“凡在有方,同禀生於大化。”禀性:引《梁书·殷钧传》:“小人无情,动不及礼,但禀生尫劣,假推年岁。”宋,岳飞《辞初除赐银绢札子》:“然臣禀生奇蹇,赋分寒薄。”秀才分为三等,成绩最

    2023-2-12
    200
  • 古代秀才是什么学历

    秀才相当于现在的“211”大学学历。古代秀才每一个朝代的学历认定略有都不同,具体如下:1、隋唐科举制有秀才科,废弃举荐制,用考试的办法选人才,考试极为严格,隋代考取者不过十人。按现在的来看,不亚于考博。2、唐初秀才科第最高,每年不过一

    2023-2-10
    220
  • 庠生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详细解释: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明清时为秀才的别称。 元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 清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子一人, 定 ,邑庠生。”拓展:

    2023-2-8
    300
  • 什么叫做童子试?

    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

  • 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学历。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 廪字怎么读?

    廪的拼音是 lǐn ,意思是粮仓或粮食。基本释义:一、会意兼象形。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又作“廪”。“廪”是俗字。本义:米仓。二、泛指粮食仓库。昭侯令人复廪。——《韩非子·内储说下》三、米粟类粮食。坐縻廪粟而不知耻。——明·

    2023-2-5
    170
  • 老族谱怎么保存最好?

    一、防老化。现代的书以纸为载,植物纤维就怕酸性腐蚀,而纸上原来就有硫酸铝留存。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书放进碱液中浸泡,再晒干。二、防虫。一通风二常翻三放卫生球。 三、除污。这个自己去找百度各种除污的方法。“生员”在明清就是常说的“秀才”经本省各

  • “廪”的读音是什么?

    一、廪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lǐn ,是第三声。二、基本字义廪lǐn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廪。廪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廪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2、积聚,郁结:“廪于

  • 落第秀才是什么意思?

    “落第”注释是:“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古时中了童子试就是秀才,而接下来秀才再考中乡试就是举人,举人的头名叫解元。而没有中举的秀才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