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第一名进士的专称。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就像今天考大学,有一本、二本、三本,分数线不同,录取的成绩也不一样!高分的你就上名牌。状元呢就是名牌中的第一名!呵呵
进士和状元区别还是非常大的,状元是进士中的第1名,1300年科举史上只出不到700状元,而进士多达十几万,这个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举人通过了会试都可以称之为进士,但是只有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第1名的才叫状元。状元每三年才有一个,而进士却多达几百人,这就是差距。
通过会试的都叫进士及第,但是进士要分为三甲,前三甲只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的名额按照国家每年情况的不同规定也是不一样的,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状元会被朝廷赐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而榜眼和探花会被赐予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官职。翰林院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刚考完试的士子便能进入皇地私人秘书机构,将来有很大的几率出将入相。清朝历史上状元中的14位,都是翰林院出身,并且进入了内阁。历史上的名臣如王安石,曾国藩,李鸿章,张居正等这些出将入线的人物都是翰林院出身。
二甲三甲的进士会派到地方基层做一个县长或者副县长之类的,从基层开始锻炼。统观历朝历代,但按比例来看的话,并不是状元在官场混得最好,反而是进士出身的人比状元出身的人混得还要好。原因在于能当上状元的读书人,一般家境都是比较贫寒的,一门心思读书,研究如何写好文章,如何一举夺魁。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当官,当状元进入官场后,由于没有强大的靠山予以扶持,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但官场的规则谁都懂,没有人扶持是没有出头之日的。要凭自己实力论资排辈的话,以前的老状元还在那儿等着呢。
而恰恰是普通进士出身的这帮人,往往出生于名门贵族或者家庭背景实力雄厚,他们一旦过了进士这条线,其家族或背景力量就会迅速爆发出来,这帮人由于各种裙带关系或帮扶关系会迅速蹿升。再者,能考状元的读书人更适合搞研究,书本知识学的太多,自然处事能力尤其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能力比一般进士要差很多,性格也更为张扬,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只有挨宰的份。生于官僚世家的进士对于祖辈父辈如何当官,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手到擒来,说话做事更容易上道。这种能力可不是读几年书便能养成的。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秀才、举人、进士、状元不是职称,而是一个人的身份和头衔。就像大学生、工人、农民、职员、工程师等一样,都是一个人社会身份的标签。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身份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而进士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秀才等身份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凡能通过殿试的,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还可以名扬天下。不过,他们的名利地位都是从八股文里抠出来的,至于有没有真才实学,可就不一定了。
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解元、会元、状元都带有“元”字,即第一,居首位的意思。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科举积极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九品官人法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
科举的弊端: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
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的高考中体现。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这些都是科举残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