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第1张

1、无意识性。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心事,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2、情境性。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3、可信性。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假,人体语言则不同,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

4、个性化。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同说话人的性格、气质是紧密相关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内向稳重的人的手势和表情肯定是有明显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它体现了个性特征,人们时常从一个人的形体表现来解读他的个性。

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仪表服饰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

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

在这里,声音和表情都是非语言沟通的形式。

从这个公式不难看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7%是通过语言实现的,高达93%的沟通都不是用嘴说出去,而是通过声音和表情表达出来的。所以,人们不只是单纯地从你说的话里判断是非,更能从你的肢体语言、眼神、表情、语气语调里面分析出其它意思来。

对业务伙伴而言,学会用非语言沟通来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非语言性沟通是通过身体运动、姿势、面部表情、眼神和触觉等进行的沟通。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交流、学习中,往往会发现,在某些时候,非言语沟通这种交流方式是可以起到普通语言文字所无法达到效果、作用。

一个人的动作、表情、语调、眼神等都可以起到说话或是传情达意的目的,所以说,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及文字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方式,更是人类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

类语言:

一般包括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音,前者如音质、音量、音调、节奏等辅助性语言,后者则指无固定词义的发音,如哭,笑,叹息,呻吟等,它们能够弥补语言表达感情的不足,增加了语言的特殊意义。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多渠道(通过声音、视觉、嗅觉等传递信息)、多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等)、无意识性(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

真实性(极难压抑和掩盖)、情绪表现(附带有相应的表情)、多种涵义(表达交流沟通中不同阶段的意向)、

个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

情境性(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的含义)。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使用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形体语言、副语言、空间利用以及沟通环境等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以上就是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征、什么是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性沟通的五种形式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02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