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是什么人种

红山文化是什么人种,第1张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的中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面积20万平方公里,距今约五六千年,延续两千年。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前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其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群,后期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畜牧、渔猎并存。它的遗迹是新石器文化,独特的彩陶与其字形陶器和细石器共存。

红山文化的日期,碳14大约是公元前4000 ~ 3000年,主体是距今5500年。

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他们还养猪、牛、羊和其他牲畜,并从事捕鱼和狩猎。

在石器中,烟叶形和草鞋形的石刀、月桂叶形的双孔石刀是特色农具,还有磨打双孔石刀、石刀、肩石锄、石磨、石碾棍、石镘。细石器发达,细石器中的刮刀、石刀、石镘等器物小巧玲珑,做工精致。

陶器的特点是有锯齿状的图案和带有印记和篦点的彩陶。有壶、盆、瓮、无底盆等。陶土红陶和陶砂褐陶的壶、碗、盆、瓮都有各自的纹饰,而横曲折纹和直线纹是红山文化的特色纹饰。

红山文化彩陶多为泥塑,红陶和黑陶色彩常见,图案丰富,造型生动简单。彩陶上装饰有漩涡、三角形、刻度和平行线。在结构上开发了一种双烧室连室陶瓷窑炉。

玉雕的工艺水平很高,打磨而成。玉器包括猪龙形弓、玉龟、玉鸟、兽形玉、钩云形玉佩、箍形玉和条形玉。

据考古统计,已出土红山文化玉器近百件。其中,内蒙古赤峰红山出土的大型碧玉C形龙,体卷曲,吻部高,毛浮,运动感强。

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炼铜用的坩埚碎片,表明炼铜工业已经产生。房子是方形半地穴,分大、小。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是仰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地区交汇而产生的多元文化。它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达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后来在邻近地区发现了与赤峰红山遗址文化特征相似或相同的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属于这一文化体系的遗址已被发现和确认,辽西地区有近千处。内涵丰富,有大量造型生动独特的玉器,还有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20世纪70年代对这些玉器的鉴定,考古学家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发现了红山文化的大型玉龙。

1971年,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红山文化的碧玉龙,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玉龙之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05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