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是什么

红山文化是什么,第1张

红山文化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是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显著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

第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体系的原始文化或仰韶文化的变体。

二、红山文化继承了磁山文化,河北。

第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相互影响后产生的新文化,包含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两个因素;

第四,红山文化是该地区特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受其他文化的影响。

五、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

五种理论并存,各持己见。后者的理解更符合现实。考古发现,粘土陶器、彩陶、盖有“之”字的混砂陶器、石器和细石器并存,这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龙题材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这种“家徽”图案从红山文化早期延续到晚期。

陶土中的彩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虽受中原仰韶文化影响,但两者仍有异同。

仰韶文化的彩陶以黑色、紫色或白色为装饰,与红山以后的陶器种类相比,色彩丰富。带状纹饰有圈涡纹、叶纹、斜格纹、绳纹等,并分别饰以“S”和“X”纹,与红山以后的陶器类型有较大区别。

在红山后类型的陶器中,连点弧线都是一种落的形式,这是仰韶文化陶器所没有的。

他们之间也有相似之处。红山文化的“红顶碗”碗与仰韶文化的同类彩陶相似,彩陶中平行线和对角线的三角花纹与后港型相似。它们的差异显示了各自的文化特征。他们的相似性说明他们的时代相近,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个分支、地方变体或混合文化。

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内涵不是单一的,它包含了不同经济类型的不同文化特征。不同的地方类型或不同的发展阶段。

大凌河流域的东山嘴、牛河梁、城子山、虎头沟的文物与老哈河流域的红山后、西水泉、四灵山的文物不同。前一型有专用彩陶桶和磨光的泥黑陶箍脚,后红山型常见的“红顶碗”式碗和三角涡纹未见或少见。

这说明红山文化的形成绝不是单一的农耕,而是以农耕为主,农、牧、渔、猎相结合的经济类型和多样的文化内涵。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红山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本质提供了依据。

它注重自我发展,跨文化影响一度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首先,文化的影响是红山文化分布区“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中原文化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

要知道红山文化的起源,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地区找出比红山文化更早的遗迹。1983年兴隆洼遗址发掘后,对兴隆洼文化的清晰认识,使探讨红山文化的起源有了坚实的比较对象。

兴隆洼遗址发现的红山文化早中期遗址,分别打破了兴隆洼文化聚落和壕沟的地层关系,具有早期石器文化遗存的特征。C14测年为7470+80-6895+-205,比红山文化早得多,与红山文化的前身有关,可称为“前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地理分布大致相同。

红山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早期的陶器大多质地粗糙,器物种类和纹饰较少。一般有沙褐色陶桶壶和粗陶土壶,代表纹饰有之字形纹、网格状纹等。

可见早期红山文化比兴隆洼文化内涵更丰富,并表现出一定的进步。兴隆洼文化茶海遗址出土的龙陶片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大型石雕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龙形象。对红山文化的龙形有直接影响。

兴隆洼文化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水平,聚落遗址的规模和数量相当可观。它可以被认为是红山文化繁荣的原始农业社会的基础。这说明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有传承关系,可能是红山文化的源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05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