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汉乐府诗

什么叫汉乐府诗,第1张

汉代乐府诗定义:汉代乐府是指音乐机构。除了把文人所唱的歌、曲制作成乐谱,制作和播放新的歌、舞外,还到处征集汉人的歌、词。《韩曙·文艺志》记载:“自萧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代之以赵、秦、楚。都觉得悲喜交加,生于物。他们还可以观察风俗,了解厚厚的云层。”汉武帝的诗集,既是为了考察人们的隐居生活,也是为了丰富乐府的音乐以供娱乐。

魏晋六朝时期,乐府由一种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音乐诗体的名称。继《诗经》和《楚辞》之后,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乐府。它曾经光芒四射,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唐代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又称为词,屈为乐府。

“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它负责作曲、培训乐师、收集诗歌和歌谣供朝廷在祭祀和盛宴时演唱,并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观察政治得失。中国的诗歌收藏制度历史悠久,夏树尹正就有诗歌收藏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原本是政府出版、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争斗不休,集诗制度无法实行。到了秦朝,统一时间很短,一切都是废墟。虽有乐府衙门之名,仍不采诗。汉秦制度继承,经济萧条,乐府当局只能学旧,不进则退,勉强维持。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已经大为强大,就是扩大乐府规模,夜读诗。

东汉时期,集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求百姓听民间故事”,皇帝派使者“微服私访,到各州各县听民间故事”。这种风尚在南北朝时沿袭。到了萧时,“乐府”已由府名转化为诗体。刘勰《文心雕龙》除明诗外,乐府中还有专门的一章。

昭明文选、许翎鱼台新诗也开辟了乐府专栏。其中既有文人的诗词,也有民间的歌诗,即凡是音乐之后能唱的歌诗,都称为“乐府”。在这两种诗歌中,民歌和诗歌是精华,文人诗词是在民歌和诗歌的甘露下萌发成长的,所以要高度重视民歌和诗歌。

北朝在战争的间隙所奉行的诗歌采集制度与汉朝是一样的。郭茂谦的乐府诗集《梁古交横吹》中保存了一些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汉文,有的是译作。虽然只有六七十首,但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奔放的精神,与南方大相径庭,呈现出另一种民俗风情。

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更多。他们有的描写战争和徭役带来的苦难,有的赞美野性的尚武精神。尤其是热情歌颂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军的《木兰诗》,更是一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一起,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玉”。汉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的面貌。不仅开辟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唱法乃至节欲都起到了桥梁作用。

新乐府

新乐府是指唐人自行创作的乐府诗。初唐乐府诗大多沿用旧乐府诗,但也有少数创作了新乐府诗。乐府,这类新话题,到了杜甫那里有了很大的发展,“即名文章,无所依”。袁捷、魏、戴树伦、顾匡等。也有新的乐府作品。他们可以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到了贞元、元和年间,社会危机进一步暴露,一些有识之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希望革除弊端,中兴王朝。反映在文坛上,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元和四年(809),沈李先写《新乐府》诗二十首,赠元稹。袁元和写了12首诗《李和学书乐府新题》。后来,白居易写了50首新乐府诗,正式标注了“新乐府”的名称。就这样,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不仅限于写新乐府,也有古乐府。但古题虽用,却能创新,体现了诗歌创新的方向。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要及时写,歌诗要为物写”(白居易《九书同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05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