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什么意思详细!

化学: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什么意思详细!,第1张

共用电子就是指当物质以共价键形成物质时,期间是通过相互共用电子以达到结合的目的比如H2,2者共享彼此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物质

电子对偏移:由于化合物中的不同种原子对于电子的吸引力不尽相同,在形成共价键后,其共用的电子对会朝向电负性强的一方发生偏移,从而形成化合物所谓的价态(比如HCl,Cl电负性更强因而共享的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从而表现出-1价,而H则显示+1)

高中只是。

几个原子组成分子时候,有的原子周围有不成对电子,然后两个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这么说你也不懂,要明白要去饭高一的书。说简单点假如两个东西旁边有两个环扣,现在要把他们连起来,就要把环扣起来,这时候这两个东西就共用这2个环扣从而使他们连起来,这两个环扣就相当于共用电子对。

形成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是同种元素,那么它们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是一样的,电子对就在当中,而不偏移,称为非极性键。如果,形成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是不同元素,那么它们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就是不一样的,就像拔河一样,谁对电子的吸引力大,电子对就偏向它。所以,决定电子对偏向谁,是这种元素对电子的吸引力,也就是非金属性,或者是电负性。一般,周期表,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即电负性减弱。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即电负性增强。例如,C在Si的上面,所以C-Si之间的电子对就偏向C,O在N的右面,所以N-O之间的电子对就偏向O

原子在最外层是8电子时是稳定结构(氢、氦除外),所以原子会尽量从外界获得电子以形成八电子稳定结构。金属的失电子能力比较强,非金属的得电子能力比较强。所以他们结合就会直接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而得失电子能力差不多的元素相遇,它们不能直接进行电子的得失,所以就会各拿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候,每一个电子都同时属于两个原子,它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同时绕两个原子核运转,使原子的最外层有八个电子。而因原子核对电子吸引力的强弱而使电子对有所偏移。电子对偏向一方略显负电性,偏离一方略显正电。这就是共用电子对。

Lewis首先提出的“共用电子对理论”。

现在一般认为:

原子内部有一个原子核与一群被原子核束缚的电子,从而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也是因为电磁作用而形成的,在共价化合物里,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共价键。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都有使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例如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而氢元素的原子也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为两原子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叫做共用电子对。决定电子对偏向谁,是这种元素对电子的吸引力,也就是非金属性,或者是电负性。

一般情况下,为了使两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或者2电子稳定结构,就由其中每个原子都供应一个电子被两个原子公用。

共用电子是指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不多,谁都不能完全把电子夺到自己身边来,只能与其共用这对电子。

比如氯气,是两个氯原子,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7,都想得到一个电子,但是它们电负性相同,所以就只能一人提供一个电子来共用。

氯化氢,氢电负性小于氯的电负性(非金属性),所以氯就能从氢那里夺得电子,但又不能使其完全成为自己的,就是电子偏向氯原子。氯化氢共价化合物。

在形成共用电子对时,两种原子各自提供的电子数一不定相等形成配位键就是典型的例子,如NH4+,原来NH3有一对孤对电子,是有N原子自身的一对电子组成的,此时N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但NH3可吸引一个H+离子形成NH4+,这个H+直接结合在那一对孤对电子上,这就形成了配位共价键,公用电子都是由N原子提供的

至于你说的那种情况:一种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另一种原子提供一个电子,这三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应该是形成了π键,比较复杂,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什么意思详细!全部的内容,包括:化学: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什么意思详细!、什么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的相关问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8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