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孙膑斗庞涓兵史留名【花咪读史0064】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孙膑斗庞涓兵史留名【花咪读史0064】,第1张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孙膑斗庞涓兵史留名【花咪读史0064】

第六十四章孙庞斗智斗勇

魏国齐心协力,几年后魏国实力大增,欲收复被赵占领的孙中山。孙中山的国家最初被魏国征服,后被赵国掠夺。但是庞涓不同意攻打孙中山,他认为孙中山只是弹丸之地,而且离魏国很远,不如直接打赵。打败赵后,孙中山自然回魏,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魏惠王接受了庞涓的建议,于是他派庞涓作为将军,带领军队去攻击赵。

庞涓带着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君连忙派使者去请求帮助。其中一个人奉命去齐国见齐威王,请他派军队去帮助他。

本来是不打算多管闲事的,但是使者说:“我们国君说只要齐国能帮赵脱困,赵的国君就交给孙中山”,听到这个条件后,有点感动,于是召集群臣商量要不要救赵。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

当时齐国的宰相邹忌和齐国的将军田忌不和。田忌要求出兵救赵,邹忌知道要救赵,齐王就会派田忌。他不希望田忌建功立业,所以坚决反对救赵。就在他们争论的时候,一位大臣站出来,提出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玄德曰:“可遣一军至关,待赵、魏皆败,再行击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渔民了。到那时,赵和魏都将被肢解,我们就可以得到孙中山,”立即采用这一巧妙的计划,以达到多重目的。他派田忌和孙膑去边境等候。

田忌、孙膑领兵出征。当他们听说赵国的首都即将被攻破时,他们都感到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于是他们讨论如何解决赵国的围攻。田忌的想法很简单。他说:“我们可以带领我们的军队到赵国的首都,然后与魏军战斗到底。”孙膑急忙拦住他说:“要解决纠纷,我们决不能参加打架。取魏都大梁,庞涓必引兵回救,邯郸之围自然解。而我们可以在途中伏击魏军,然后魏军就会被打败。”认为孙膑的这个方法很好,所以他按照这个计划做了。

庞涓听说齐军向大梁进发,就赶紧率军离开赵去救魏。田忌和孙膑在桂岭设下埋伏,只有这样才能救出庞涓。魏军过桂陵时,到处都是齐国的伏兵,魏军大败。庞涓带着残兵败将逃回魏国,留下了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

魏九汉

桂陵之战后,魏国损失惨重,但兵力未损。休息一段时间后,他们康复了。这时,魏惠王想效仿春秋时期诸侯的做法,号召诸侯国联合起来。结果各国都不响应他的号召,就派他的儿子,太子沈,和大将庞涓共同率领十万多的军队讨伐南朝鲜。韩国迅速组织军队抵抗,结果五战皆败。韩国的君主别无选择,只能派使者去其他国家寻求帮助。一个使者来到齐国,这次又犹豫了。毕竟,拯救韩国没有任何实际好处。齐威王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召集部长们开会讨论是否要拯救南韩。

在这次见面之前,邹忌有个客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他对邹忌说:“你应该说服齐王派田忌去救韩国。这样,如果你赢了,你的想法就是好的。如果战败,田忌即使不战死沙场,也会受到军法处置。”邹忌拍着大腿说:“这么好的主意,你上次怎么不告诉我?”

因此,邹忌力劝齐威王这次派田忌去救南朝鲜。见大家都同意出兵,便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令其幼子田为副将,三人共同领兵救南朝鲜。

这一次,田忌和孙膑仍然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取魏都大梁。进攻韩国的申太子和庞涓也不能坐视不管。他们只能带领军队去营救他们。然而这次魏军寡不敌众,小心翼翼。他们时刻提防着齐军,田忌和孙膑见没有机会就下令撤退,同时引诱魏军追击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925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