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阳谋之一的“围魏救赵”,真的无解吗?

四大阳谋之一的“围魏救赵”,真的无解吗?,第1张

四大阳谋之一的“围魏救赵”,真的无解吗?

魏救赵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

赵忍不住了。情况危急,他只好向齐求助。

齐威王同意救援赵,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

田忌想带兵去救赵。

军事家孙膑说:“想解开缠在一起的线的人,拳头握得不紧;打架的人不能乱卷入打架。为了抓住拳手的要害,拳手迫于形势不得不自己松绑。

现在,魏国和赵国正在互相攻击。魏国的精锐部队在赵国已经消耗殆尽。如今,魏国首都只剩下老弱残兵。不如引兵攻魏都大梁,占其交通要道,打其本空空处。魏国一定会放弃赵国,撤退回国救援。这样既解决了赵之围,又能打败魏国的军队,一举两得。"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看到齐军已经逼近大梁,急忙召见大将庞涓,让他马上赶回来镇守魏都。

庞涓要占领邯郸,但是没有办法。王维的命令必须服从,所以他必须回去。他在桂陵遇到了齐军,被打得一败涂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

为什么“围攻赵国”无解

牟阳的意思是对方明明知道你在想什么,却无能为力。

当时魏国的大将庞涓就有这个想法。真气并没有那么强。孙膑的目的不是攻击杜薇。即使它想,它也不能带走杜薇。作为首都,大梁是一座沉重的城市。齐可能一时拿不动大梁,甚至打不动大梁。这是为了吓唬魏惠王,让魏惠王下令,让庞涓必须回来。

庞涓真的必须回来。如果他没有,魏惠王会怎么想?如果不回来,就算庞涓赢了邯,魏惠王没事,君臣之间也会有隔阂,会有抗命之罪,对庞涓以后的仕途极为不利。

孙膑伏击了桂陵,这是庞涓返回大梁的唯一地点。魏军刚刚从战场上回来,他疲惫不堪,筋疲力尽。齐军严阵以待,伺机而动,庞涓被打得一败涂地。

孙膑的战斗手段真是太精彩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65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