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周边的省份有哪些

山东周边的省份有哪些,第1张

1、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2、河南省: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3、江苏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苏”,省会南京,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得名。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4、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邻的省份: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

山东省简介: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鲁”,省会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省陆域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1],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常住人口9946.64万(2016年末)[2]。夏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商朝建立之前,商的始祖契都于蕃,相土东都在泰山下。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1949年,长山列岛解放,山东省至此全部解放。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姜太公等均出生于鲁国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著名景点有:泰山、三孔、趵突泉、大明湖、青岛栈桥、蓬莱阁、周村、蒙山等。

地形地貌: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山东土地利用类型按一级分类共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8大类,其特点是垦殖率高,后备资源少。因受生物、气候、地域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土壤呈多样化,共有15个土类、36个亚类、85个土属、257个土种,适宜于农田和园地的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6个土类的15个亚类,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积较大,分别占耕地的48%、24%和19%。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85.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222

亿立方米。

环境气候: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328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