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冠英古街有什么好吃

宜宾冠英古街有什么好吃,第1张

宜宾冠英古街的美食:

1.店名:不贰家日料美食:土豆沙拉、香炸鸡软骨、鳗鱼寿司、鹅肝寿司地点:翠屏区涌泉街49号附2号人均消费60元

2.店名:MR·MIGO坝坝汉堡美食:美式汉堡地点:冠英古街1102号游客中心旁

汉堡味道不错薯条脆脆的特别好吃适合三俩好友拍照聚会消费也不高

3.宜宾美食街必吃美食有:燃面,烤串、酸辣粉、冒菜、炸土豆、芝士棒、烤苕皮

4.临港美食街位于邦泰国际小区楼下,美食有把把烧、烤肉、日料、牛海鲜、牛排、鸡公煲、麻辣烫、串串香。

香竹笼,生意相当火爆,经常都要排队买,好多人都是一口袋一口袋的买回去。包子皮很薄,松软可口。豆沙包有豆沙和红糖,甜甜的银丝卷是最抢手的,猪油白糖和面发酵,面压成面条状,再卷起来压成饼蒸熟刚出笼充满猪油香味。

还有点点香,只要是宜宾人,真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点点香就是客人先点各种荤素串,然后放在清水里头煮,煮完之后再把菜从竹签上撸下来,倒入一不锈钢盆,师傅加入各种佐料,搅拌之后即可食用。一定要去林家巷的那家

还有黄粑,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风味。丝绸街那边有家祝氏富油黄粑还不错。

还有就是烧烤,其他地方叫把把烧,其实我们这叫的是小烧烤。把各种食材串到签子上,再猛火炭烤,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推荐秀秀烧烤,他们家人超级多,生意好的很,经常位置爆满!包浆豆腐,烤黄粑,烤宽粉,烤鼻筋,牛肉,五花肉真的必点,还有特色的蒜香藕片,蘑菇,蘸上黄豆粉辣椒面,味道真的没话说!其他地方吃不到这种味道。

对了!来宜宾必须要去吃面,有家陆二倩还是比较有名的,在西门车站附近。特色精粹燃面,真的是必点,老板用的调料都是精挑细选的,红油,芽菜,花生真的巨好吃!吃不了辣的可以点口蘑面,用鸡汤打底加上蘑菇,汤鲜味美,香得很。还有姜鸭面,抄手那些,都很好吃不得踩雷。PS.老板拌面的时候你注意看,很有意思。

说起四川,可是许多人都夸奖的好地方。那里不仅风景优美,名胜众多,而且川菜名扬天下,只要在四川境内,走到哪里都不发愁能不能找到好吃的,而且四川气候潮湿,让姑娘小伙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滋养,年轻人个个水灵秀气。到一个地方旅行,能够同时享受美景、 美食 、再加上美人,岂不是人生的乐事?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 03′ 34 19′,东经97 21′ 108 1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

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拥有众多长寿之乡,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区、长宁县等90岁以上人口均超过千人。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并在 新石器时代 晚期形成了以 宝墩文化 、 三星堆遗址 、 金沙遗址 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 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与 华夏文明 、 良渚文明 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 21' 108 33'和北纬26 03' 34 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 2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川西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 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是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平原和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其中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贡嘎山是四川省地理最高点,海拔7556米。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长江上游,囊括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是川渝的主体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布。

四川省的气候地理图四川盆地的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行政面积的33%。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按其地理差异,自西向东又可分为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四川河流众多,以长江水系为主。黄河一小段流经四川西北部,为四川和青海两省交界,支流包括黑河和白河;长江上游金沙江为四川和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边界,在攀枝花流经四川南部,在宜宾流经四川东南部,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理塘河、沱江、涪江、嘉陵江、赤水河。

四川主要的湖泊有邛海、泸沽湖和马湖。

四川东部即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又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该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温16 18 ,日温 10 的持续期240 280天,积温达到4000 6000 ,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 340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2013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1000 1400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600 800小时。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2013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 20 ,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2013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 1200毫米,90%集中在5 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 2600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4 12 ,年降水量500 900毫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年日照1600 2600小时。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绿尾虹雉、苏门羚、黑鹳、云豹、雪豹等。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熊猫、猕猴、黑熊、大天鹅、水鹿、红腹角雉等。

四川话

四川话是流行于川渝地区及周边省份邻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 历史 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川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

川菜在口味上尤具独特风格,以味型丰富、变化多样著称。川菜善用麻辣,但决不光是麻辣。麻和辣只是川菜种基本味型的两种,其他种味型分别是甜、咸、酸、苦。在这种味型的基础上经过调配变化,形成复合味型。川菜调味的特点是突出主味,其制作方法是集中用味。通常川菜把咸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个菜上,再辅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如水煮牛肉、豆瓣鱼等。川菜的复合味型有多种,主要有咸鲜、家常(咸鲜微辣)、麻辣、糊辣、鱼香、姜汁、酸辣、糖醋、荔枝、芥末、甜香、椒麻、怪味等,丰富多样,花样百出,形成了川菜多味美味的独特风格。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川菜中不同味型的菜,需选用不同的调料品种。味型与其独特的调味品共生共存。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风味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

四川有世界遗产7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处(东风堰、都江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2017年),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2010年)。有“中国 旅游 胜地40佳”5处(2010年)。截止2020年底,四川省境内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15家 ,4A级284家,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 拥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七洞沟东汉崖墓群(七个洞崖墓群)等2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19年末,四川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1%。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 稻城县、九寨沟县、长宁县等10个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有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21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

自古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九寨天下奇”之誉。四川有贡嘎山(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蜀山皇后)、华蓥山(天下情山)、金城山(道教仙境)、青城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螺髻山、天台山、千佛山、蒙顶山、西岭雪山等著名山峰,有横断山系的雀儿山、大雪山、邛崃山、岷山,以及大凉山、小凉山、龙门山、丹景山、米仓山、大巴山、龙泉山等大小山脉。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 旅游 景区

绵阳北川羌城 旅游 区(中国羌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吉娜羌寨)

乐山峨眉山 旅游 景区

乐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别 旅游 区(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 旅游 区)

南充市阆中古城 旅游 景区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 旅游 景区

广元市剑门蜀道剑门关 旅游 区

南充市朱德故里景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

碧峰峡 旅游 景区

巴中市光雾山 旅游 景区

甘孜州稻城亚丁 旅游 景区

四川小吃扫盲,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四川小吃还有太多:游记肥肠、棒棒鸡、老妈蹄花、牛肉咔饼、长药油炸、叶儿粑、酸辣粉、铺盖面、宜宾燃面、担担面、绵阳米粉……各种衍生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到成都吃什么呀?四川有啥好吃的?这是外地朋友对我的高频疑问。说实话我听到之后会瞬间懵逼,为啥?用那句老到不行的土话: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的涌入……

是的——火锅、冒菜、烧烤、串串已经混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可以说全国人民对他们都非常熟悉了。所以今天,我就努力开个脑洞,为大家扫荡四川小吃精粹,推荐一些热度不是那么高,但本地人万分热爱的小吃。若大家得空来四川就可按图索骥,做个更加有深度的老饕。

成都蛋烘糕

窗外的麻雀儿,在电线杆上多嘴。淑芬梳着“丁丁猫”,正在想思考今天下课吃什么口味的蛋烘糕,最后决定来个烂肉豇豆和红豆沙吧。这个童年记忆的美味,仍旧在本土的各个角落散发着吸引“好吃狗”们的“清口水”。

外焦里嫩口感微甜的糕体,夹着食客自主决定的馅料。红糖水蛋液调配的糕体带着粗糖的微甜,将馅料的精髓烘托到了极致。甜的馅料让你感到甜蜜在嘴巴里面旋转跳跃,咸的馅料让你在甜咸交织的复合口感中忍不住再来一个。

甜馅料:蓝莓、巧克力、奥利奥、各类果酱。

咸馅料:酸辣土豆丝、烂肉豇豆、梅菜扣肉、鸡米芽菜、肉松等。

当然如果你有创意要求甜咸混合,老板也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所以街头巷尾的小推车蛋烘糕,商场负一楼的网红蛋烘糕请不要忘记来品尝噢。来了成都,你必须搞一坨蛋烘糕,不然对不起你来成都的车票!

跷脚牛肉

躺着吃的牛肉汤

乐山大佛脚下的苏稽小镇,一位老中医把药材和牛肉混合熬煮后,产出的鲜甜美味——跷脚牛肉。这是一道四川老饕都爱的美味,那喝了舌头都要鲜掉的口感,让店家挤满了顾客。随性的客人急于喝汤,没有位置就坐在门槛翘着二郎腿,跷脚牛肉之名也就此传开来。

现在还有plus版本的跷脚牛肉汤锅,但是最正宗的吃法仍旧是在店家单单舀上一碗汤肉,一饮而下的爽快和牛肉蘸着干碟劲道弹牙,真正的乐不思蜀。今天也来做个洒脱随性的四川崽儿。喝上一口汤,嘴里不禁冒出一句“巴适!!!”。

右下,小碗跷脚牛肉。鲜甜清爽的汤头与“开水白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解你在各色麻辣美味中大快朵颐时产生的刺激和燥热。

钵钵鸡VS.小郡肝串串

冷串串?热串串?

“老板数签签……”,一串串的竹签像战利品般宣示着食客刚才的风卷残云。如果说火锅是正式的聚会,那么串串就像朋友临时决定的凑席。

地道的钵钵鸡都是自助即食的,老板预先准备一大盆放在桌上,随您自取,量小品种多,价格亲民。老板依照签签数量收费,一个人也可以吃的很愉快。如此特质,也就使之成为了重要的市井美味,来了四川不到路边大排档吃一遭串串,我真的想说一句嬢嬢们常说的话“瓜兮兮滴,好东西都不晓得多吃点”。

先说钵钵鸡,你以为是只有鸡肉的凉拌鸡?不,这种叫法只是一种江湖概念。

起源于乐山的钵钵鸡,最初确实基本只有与鸡相关的一切。老板庖丁解鸡,分散成串,去腥煮熟。然后将其置于秘制的汤汁中浸泡,汤汁以鲜土鸡汤为基底,佐以各类药食同源的调料,最后再撒上一层红油几捧葱花。

而总能最早嗅出客户需求的商家们,在原始钵钵鸡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入了顾客钟爱的青笋、木耳、油豆皮等种类,变身“钵钵鸡豪华全餐阵容”。

钵钵鸡跟热串串相较少了几分油润,多了几分清新,似一口油泼面里青菜叶的爽口。凉风习习的夏夜吃着冰镇的串串,看着来往的四川妹儿,怎么就一个“巴适”了得。

再说热串串,很多同志都会觉得串串就是穿着煮的火锅,那么串串的精妙到底在哪?还看小郡肝、泡椒牛肉、折耳根牛肉、芹菜牛肉串串现身说法。

郡肝,四川方言叫法。学名叫胗,其中包含鸡胗、鸭胗等,是禽类帮助进行消化的部位。以麻辣调料腌制入味,比撒尿牛丸更弹的口感加上特有的四川麻辣,那你一撸就至少10串起步。这类串串在川渝地区以外是少见的。

手工将泡椒、折耳根、芹菜等配料卷入片好的牛肉条中再码料,串好,下锅。喝几口四川老鹰茶的功夫就可以开整了。似吃烤五花肉卷泡菜,泡椒、折耳根、芹菜就是串串牛肉升华的那一笔,而这一笔却是用火锅很难搞定的美味秘方。毕竟吃火锅时,你拿肉包菜一块煮的那会儿功夫,小伙伴已经把你最爱吃毛肚全部抢走了~

冷淡杯VS.川南小烧烤——宜宾把把烧

夜啤酒江湖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打响了知名度,但是当本地人在下午8点给你打个电话说“走,我们切次冷淡杯嘛”你肯定还是要蒙圈的。冷淡杯?是什么玩意儿?蓉城(成都)本地人传统宵夜摊,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传统的夜宵也可以依照喜好点最爱的江湖菜。

冷淡杯就是夜宵小吃里的“沃尔玛”,毛豆、花生、小龙虾,泡菜、炒饭、卤鸡爪,只有来一遭你才能体味到成都的市井气息,满足你一口吃下成都味的愿望。毕竟,冷淡杯旁边一定还有其他各种小吃店铺,比如宜宾把把烧。

烧烤是夜宵的灵魂,说到四川烧烤怎么能少得了宜宾把把烧。宜宾把把烧的精髓就在小巧、入味,所有的食材都精致细小的串在竹签上,牛肉、羊肉、玉米粒按把起卖,一把10串。而这样一把,仅可能等同于豪迈东北一串的量。

烤把把烧的关键在于灵动的飘。师傅拿着串,串在火上飘,一粒粒的玉米、肉坨在竹签上滋滋作响,食材在火上飘动,受热均匀。待其入口之时你方能明白,这样的小巧是为了在你的味蕾上留下“马杀鸡”效果,每一粒沾满调料的食物在你舌尖奔跑跳跃……

这个时候再点上一个烤茄子就能马上进入美味天堂。云贵川地区烤熟的茄子一般都会剖开再撒入鲜鸡蛋和葱花等佐料,用余温熨熟,香甜微辣的口感让你连舌头都找不到了,当然如果你喜欢还可以要求撒入烂肉豇豆等因地制宜的配菜。

钟水饺·甜水面·狼牙土豆·小凉面

如果说钟水饺和甜水面是娇滴滴的小姑娘,狼牙土豆和小凉面就是混迹街头的浪人了。在春熙路宽窄巷子的小吃铺,你可以轻易寻见钟水饺和甜水面的身影;而最正宗的狼牙土豆和小凉面,一定要在放学课后的校门口和肩膀挑的流动摊贩才能寻到。

钟水饺是成都道地名吃,外观似干拌红油抄手,但佐料中的红糖回甜会让你明白为什么川妹儿那么多人喜欢——毕竟是带着回甜的呛口小辣椒嘛 。

甜水面一改四川面条细长的特点,又粗又白的面条口感似蒸熟的年糕,沾上甜水面特别的调料,轻咬下去,不仅糯软粘牙,还随着川味特有的复合性调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左上,甜水面;下,甜水面叶儿粑~

狼牙土豆·小凉面则是隔壁小孩都馋哭了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兜里揣着的“子弹”刚够买一碗时,面对老板的询问,摇头晃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选定了“麻辣糖醋加折耳根”这一区域限定口味。

眼见着红的辣椒油、黄的花椒粉、绿的折耳叶、黑的醋汁,再加白糖、蒜泥等林林总总各色香料,在老板的手里和土豆、凉面旋转跳跃闭上眼……然后把你馋哭的狼牙土豆和小凉面就做好了。

细面(左),小凉面;粗面(右)甜水面,

四川小吃还有太多:游记肥肠、棒棒鸡、老妈蹄花、牛肉咔饼、长药油炸、叶儿粑、酸辣粉、铺盖面、宜宾燃面、担担面、绵阳米粉……各种衍生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如白乐天吃多了所做的诗句一般“乱食渐欲迷我肚,四川才能吃开心”。

本期四川地域限定类 美食 介绍给你,希望让来四川的你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

说起四川省,可是人人都夸奖的好地方。那里不仅风景优美,名胜众多,而且川菜名扬天下,只要在四川境内,走到哪里都不发愁能不能找到好吃的,而且四川气候潮湿,让姑娘小伙都能得到大自然的滋养,年轻人个个水灵秀气。到一个地方旅行,能够同时享受美景、 美食 、再加上美人,岂不是人生的乐事?

不过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么一个处处都与“美”挂钩的省份,为啥名字听起来却有点刚硬刚硬的感觉?“四川”的名字到底是从何而来的?据笔者了解,有两种比较靠谱儿的说法,下面咱就来聊一聊。

一、河流命名说

这种说法认为,“四川”的来历与其境内的河流有关。因为在古汉语中,“川”的意思是河流,而四川境内,恰好流经了四条大河,分别是:岷江、沱江、嘉陵江和大渡河,故而此省份得名“四川”。

“四川”由河流命名的说法流传很广,就连民国初年的通识课本中,都采用了这个说法,足见其影响的广度。

二、区域划分说

这种说法的来历也是非常久远的,起源于宋代。北宋在设置全国的行政区划时,设置了十五路(这里的“路”,与现在的“省“,概念相当)。其中四川这个区域被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被称为:西川路和峡路,四川地区也因此被称为“川峡”地区。

后来根据形势的需要,宋朝又把西川路和峡路进一步划分,分成了夔州路、益州路、梓州路、还有利州路,总共为四路,并且这四路行政区,还有个总称:川峡四路。

再往后,官员们觉得平时朝堂议事,或者撰写奏章的时候,总是写“川峡四路”,实在有些麻烦,慢慢便又将这四个字进行精简,变成了“四川”。

到了元朝,中央政府在宋代“川峡四路”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整合,将四路合并,正式设置了四川行省。到此时,作为整体的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四川”才正式诞生了。

这两种说法,虽然从出发点来看,有些大相径庭,但又殊途同归,对“四川”省名称的来历,解释得非常到位,并且不论从地理位置角度,还是从文化 历史 的阐述,各自都有着恰当的合理性,还真有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意味,若是一定要在两种说法中,分出一个高低胜负出来,似乎还真的不太容易做出判断。

不过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展现了四川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都体现了四川的 历史 和文化,所以在笔者眼中,“四川”这个名称的来历,恐怕与这两种说法都是密不可分,有着很深的渊源的。

不知朋友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或者这两种说法中,您更认同哪一种呢?欢迎留言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22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