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战争片,冲锋前都会炮火覆盖摧毁工事,那有修建工事的必要吗?

我看战争片,冲锋前都会炮火覆盖摧毁工事,那有修建工事的必要吗?,第1张

防御工事的高低决定了防御的高低。与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初期相比,我们知道其重要性。谢谢你。著名的“红谍”郭汝瑰在淞沪之战后给陈诚写了一份总结报告(郭汝瑰是陈诚的“土木十三太保”之一),其中对国军的防御工事水平提出了强烈批评。陈诚看后大加赞赏,并推荐给老蒋,这也成为郭汝瑰升至高层,直接进入国军核心决策层的原因之一。

第一,火点设置不合理。当时国军的主要支援武器是重机枪,有些杂牌军一个团有两三挺重机枪。在修筑工事时,他们总是喜欢把重机枪设置在前线阵地的高处,以控制更大的战场区域。但这也使得重机枪的地位非常明显,日军装备了大量的92式步兵炮和榴弹发射器,一有交火就迅速空投。

二是没有增援的前线指挥所。国军的师、团指挥所都设在远离阵地后方的房子里。前线只有一些营、连级的军事主观,没有增援的前线指挥所。一旦防线被突破,前线连队很难在第一时间组织调度有效反击,从而导致整条防线崩溃。

第三,不重视临时工作的施工。往往是壕沟一挖好,沙袋就堆好了。战壕很少用原木加固,92步兵炮炸了都会烂掉;防线深度不足,负责后备防线的后卫往往属于不同的组织单位;一线配套准备不足。比如大部分壕沟都没有配备排水设施。10月,秋雨连绵,士兵们不得不在冰冷的水坑里战斗。

可以说,防御工事水平差是抗战初期国军伤亡惨重,但战绩不佳的重要原因。当时国军将领几乎是按照国内军阀的水平和经验来修筑工事的,而日军不仅火炮数量和质量强几倍,而且火炮质量也非常高。反炮兵的速度和水平相当高,在攻击时与92步兵炮和榴弹发射器之间的步炮配合相当不错。国军可以说吃够了苦头。在忻口魏作战的20万大军挡不住日军第五师团一半的突击;兰战役,薛岳12个师的中央军挡不住日军14个师的2万头猪。最后扒掉花园口以水代兵,是国耻。武汉会战,李、两个军团30余万人欲攻布兜阵,吃独进的日军第六师团。结果对方突破了口袋底,接连攻占了半壁山和田家镇要塞,他们认为这是天灾。

也可以说,以武汉会战为分界点,国军认真总结并组织训练强调工事建设后,防御水平最终得到明显提高,其效果在随后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得到充分证明。可以说,抗战初期,国军近百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工事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部队的防御水平。

更何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动脑筋,解决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在炮火覆盖和摧毁工事的水平上,恐怕全世界都比不上美国。但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种种战术创新也让美军的火力覆盖无可奈何。比如反坡步兵战术,主要工事建在火炮难以有效打击的山脊背面反坡上,仅在山脊山脊上设置观察哨或小据点。敌军冲上后,展开反突击,争夺和防守山脊。葛仙岭的阻击战是经典的反坡防御战。志愿者们在葛仙岭主峰上搭建了一个假阵地,而真正的主峰则放在葛仙岭的后反坡山上。一次又一次,美军向葛仙岭的假阵地倾泻炮火,志愿军则在距离山顶不足30米的地方等待敌军实施防御和反突击。最终歼灭敌军215人,缴获6门大炮和58辆满载军需物资的完好汽车,但无一伤亡。

上甘岭战役是反斜面战术的巅峰。志愿者将隧道与反斜面巧妙结合,将隧道布置在反斜面上。当所有的地表工事丢失后,防守部队退入反斜坑道,而美军要进攻反斜坑道入口时,就不得不在后面山头的前斜面上对志愿军进行攻击,却要不顾直接进攻,把不得不背对反斜坑道的志愿军打下。志愿军还到处布置隐蔽出口,不断骚扰地面疲惫的敌军,并呼叫炮火打击,让对方一刻不得安宁。可以说,志愿军的这种反斜坑道战术,即使使用范·克里夫的弹药消耗,对美军也没有什么帮助。

最令人感动的是志愿军63军在铁源狙击行动中使用的“断牙”战术。2万多人分成200多个作战单元,分散在长宽都超过20公里的宽阔战线上。每个战斗单位都在其负责的防御点上建造防御工事。当这一点被打破,残余部队向后撤退,在后方重新集结,并建立新的防御工事。这种剥洋葱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消耗美军的进攻力量。这种战术非常残忍,要求每个点的防御力量在面对铺天盖地的敌军和火力围攻时,尽可能长时间坚持。在战争史上,只有那支志愿军能做得这么好。63军投入的两万多人伤亡接近四分之三。它阻挡了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5万多名联合国部队14天,消灭了大约1.5万名敌军。这期间涌现出无数英模部队,562团、营、营、连、2排战斗到最后三人。子弹全部射出后,他们每个人都握紧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53团1连2排1营剩下的最后8个人,在所有弹药都打完之后,集体跳下悬崖,其中3个人用树枝支撑着爬回部队再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89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