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奇诺防线

什么是马奇诺防线,第1张

马奇诺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永备筑垒配系。因法国陆军部长A马奇诺为修建该防线从国民议会争得巨额拨款,所以世称马奇诺防线。防线的使命是:在与德国发生战争时,保障法军坚守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阻止德军入侵,并为全国进行战争动员和军队的战略展开赢得时间。修建经过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开始研究其东北边境地区的设防问题。由于法国军界对奉行进攻还是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有分歧,因而对是否修建防线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直到1924年还没有作出修建防线的决定。1925年,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从进攻的战略思想出发,批准了边境防御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即在东北边境地区构筑若干独立的永备筑垒地域作为防御和节约兵力的一种手段,筑垒地域之间的地带不设防,在那里集中部署主要兵力。一旦爆发战争,立即越过莱茵河向德国展开进攻。1927年9月成立了筑垒地域建设委员会,具体制定了构筑梅斯、劳特和贝尔福3个独立筑垒地域(前两个筑垒地域在有的文献资料中分别称为洛林、阿尔萨斯筑垒地域)的计划,并于次年开始施工试点。由于德国违反《凡尔赛和约》,秘密重整军备,因此法国主张沿东北边境地区建立绵亘防线的呼声趋于强烈。1929年12月,马奇诺出任陆军部长。经他努力,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1930~1934年防线工程拨款法案,防线即全面展开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约1200万立方米。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平均每千米正面达15个。鉴于希特勒1935年合并萨尔区并恢复征兵制,1936年3月重新占领了莱茵兰,比利时又于同年10月废除了与法国的军事联盟,法国遂决定重新审查其边境防御计划。1937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E达拉第视察了法国边境之后,法国决定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构筑“达拉第防线”,并对马奇诺防线进行加强。工程施工一直进行到1940年5月德军进攻法国时才停止。概况及工程构筑特点 马奇诺防线自隆吉永沿法国与卢森堡、德国接壤的整个边境直至瑞士方向上的贝尔福,绵延约390千米。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梅斯筑垒地域掩护法国最重要的布里埃-蒂翁维尔工业区。这里地势较为平坦,易攻难守,因此工事构筑最为坚固。劳特筑垒地域位于萨尔河与莱茵河之间,控制着普鲁士军队1870年入侵法国时的路线。两个筑垒地域之间为萨尔泛滥区,这里多江河障碍和沼泽,便于造成泛滥。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下莱茵筑垒地境位于莱茵河西岸,以莱茵河和罗讷-莱茵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若干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用以防止德军渡河。贝尔福筑垒地域封锁汝拉山脉与孚日山脉之间的贝尔福山口,可阻止敌人经瑞士西北部入侵。马奇诺防线基本上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千米)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千米)编成。保障地带内设置有以多列防坦克桩砦为骨干,与地雷场和防步兵铁丝障碍物相结合的障碍物配系,在前哨阵地掩护下,能起到迟滞敌军进攻的作用。主要防御地带包括战斗警戒阵地、主要防御阵地(法国称之为“抵抗阵地”)和后方支援阵地以及阻滞阵地。主要防御阵地的基础是工事群。工事群由坑道连通的若干地面工事组成,其规模视所在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条件而定。在梅斯和劳特筑垒地域最重要方向上的大型工事群,称为“综合工事群”(图1),如哈根堡综合工事群、霍赫瓦尔德综合工事群。综合工事群正面约1200米,纵深达1500米,守备兵力为1100~1200人(图2)。中等工事群相当于营抵抗枢纽部,守备兵力为500人。小型工事群的守备兵力为200人。工事群周围有桩砦、地雷场以及防步兵铁丝网掩护(有的工事群内还构筑有防坦克壕和崖壁)。工事群内主要工事之间因有坑道连通而形成有机整体,能独立进行环形反坦克防御。在工事群之间还配置有由侧防暗堡组成的支撑点,供野战部队防守用。其任务是对障碍物进行火力掩护和封锁友邻工事群的接近地。工事群的地面工事,主要有各种射击工事,如钢筋混凝土穹窖式或装甲炮塔式火炮、机枪工事,装甲迫击炮工事,装甲机枪帽堡工事(见装甲帽堡)以及观察帽堡工事等。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和安装的。主要武器类型有75、120、135毫米火炮,25、37毫米反坦克炮,50、60、81毫米迫击炮,双联装机枪等。装甲炮塔式工事的炮塔能旋转360°,部分工事的炮塔为升降式,炮管平时观察不到,射击时才伸出地面。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射击工事的顶盖厚度达35米,炮塔装甲厚度30厘米,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和1000千克炸弹的轰炸。工事群通常设有人员出入口和补给品出入口。出入口安装有装甲密闭门和建有自卫工事。工事群的坑道,位于地下20~90米深处。主坑道宽6~8米,高3~6米;支坑道宽2~3米,通过垂坑道与地面工事连通。坑道工事包括指挥通信中心、人员休息室、弹药库、给养储藏室、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补给的弹药可由电动车经内部地下铁道运进,通过升降机送到地面射击工事的弹药室内。围绕升降机还设有螺旋梯以应急需。马奇诺防线以其独具特色的工事群和在工程上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而著称于世。评价 马奇诺防线的建成,使希特勒德国军队不得不考虑避开德法边境正面,另选进攻法国的方向。1940年5~6月,德军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法军防御,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防线后方,使其失去了作用。防线陷落的根本原因,除法国在政治上实行绥靖主义的错误政策外,还因为法国拘泥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思想,在战争指导上犯了严重错误。它实行消极防御,片面强调防线的作用,不重视装甲兵和航空兵的发展,缺乏战略预备队。加之在判断德军进攻方向和估计德军进攻能力的问题上,完全没有预见到德国装甲兵和摩托化步兵在良好的工程保障条件下能够通过阿登山脉进攻法国。另外,马奇诺防线的左翼,因达拉第防线工程薄弱而得不到可靠的掩护。马奇诺防线本身也存在弱点,主要是没有形成较大的战役纵深,工事只适合消极防御的需要,不能保障守备部队广泛机动和适时出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奇诺防线的大部分工事被保存下来用作军事仓库或用于经济目的,少数工事群被开发成旅游点供游人参观。

马奇诺防线在当时法国人的眼里犹如中国的长城一样,号称固若金汤,也被称为法国人的骄傲。然而,这个极为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在二战爆发后,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法国人被啪啪打脸了。

二战爆发后,德国也知道马奇诺防线的坚固,因此绕过这个防线,从法国东北部的阿登森林突破,绕到了马奇诺防线的后面,法军被打的措手不及。然后,法国在几个星期就投降了,而这条砸了重金的防线成了一个摆设。

然而,马奇诺防线真的是法国人花钱建造的笑话吗?

历史上的法国人一直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作为欧洲大国,法国从不缺人才,他们肯定也懂得德国人会绕过马奇诺防线进攻。作为自己的国家,法国有几个缺口,在哪里建立防线,他们比德国更明白。

所以,其实当时的法国做法是,一个房间有两扇门,他们只给一扇门上锁,另一扇不上锁。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并不是从法国边境入侵的,他们绕过边境从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方向进攻,也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这里就有个疑问了,马奇诺防线建立在哪?

它在法国和德国的边境上,按照常人的逻辑,一战德国从法国北边进攻,那么马奇诺防线就应该建立在北边吧。但法国人偏偏跑到东边、南边推图砌墙搞防线,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所以,法国的做法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知道战争后续的发展,这一切都是故意为之,法国这个房间的两扇门,故意一扇上锁,另一扇不上锁,而上锁的门就是马奇诺防线,未上锁的就是放小偷“德国”进来的。

不明白?我举一个例子,以色列修的“巴列夫防线”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他们和埃及中间现在只隔着苏伊士运河。双方都明白,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为此在休息期间大家都在做准备,以色列就忙着修防线,也就是“巴列夫防线”。

但让人惊讶的是,以色列修的不是钢筋混凝土防线,而是直接用沙子堆,堆成一道高60米,长175公里的沙墙。以色列认为,沙漠地区沙子多,用来修防线不但省钱,还能抵御现代化部队。因为沙子松软,不管是人还是坦克、装甲车等,一旦上去就会陷进去动不了,甚至火炮打在沙子上不会造成什么威力。

但这道想象中完美的沙墙被埃及军队戏剧性的攻克了。刚开始时埃及军队面对沙墙也表示无能为力,直到某位埃及工程师在浇花时发现,沙子用水冲不就崩塌了吗?埃及军队高层顿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就从英德两国买了450太高压水泵。

埃及军队进攻开始了,因为当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以色列全国放假包括军人,在他们认为巴列夫防线可以完美的阻挡埃及军队的进攻,所以整条防线都没什么军人。而埃及军队也不遵守什么战场规则,没打招呼直接就从苏伊士运河中抽水,对着沙墙冲。

仅仅5个小时,巴列夫防线上就被冲出了60个口子,接着埃及军队突破了巴列夫防线,埃及高层对此感到信心满满。从这里就有问题了,在所有人看来巴列夫防线竟然用沙子堆建,简直就是一个浪费时间的摆设,虽然他不怎么花钱。

但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这道沙强才是以色列真正布的局,也是以色列战争中取胜的关键。

在埃及进攻那天,因为“赎罪日”的原因,沙墙仅有460名士兵守卫,埃及军队人数达到了31万人,如果他们全部进攻,以色列那么点人不可能守住175公里的防线。因为沙墙的原因,埃及军队冲了60个缺口,可也正因为这个缺口,导致埃及军队只能被迫分为一小股部队,从缺口中进攻,埃及发挥不了人数上的优势。

等埃及军队好不容易突破这道防线,以色列已经集结好了兵力并包围了出口,这就在局部上比埃及拥有更多的兵力,然后举枪对冲出缺口的埃及士兵扫射。此外,巴列夫防线并非只有一道关卡,整条防线纵深16公里,而埃及军队既然已经进入防线,就不好撤退,不然风险更大,既然如此他们只能冒着以色列的枪林弹雨推进,可是这样的挺进用了6天时间。

6天时间不算长,但对战场形势时刻变化来说已经太长了,6天的时间让以色列军队获得北线战争的胜利,他们调动部队向南边集合,把埃及军队包了饺子。自此,第四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告终。

从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这个战争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防线的意义他们的目的并非用坚固的防线将敌人阻挡在外,而是故意露出一个漏洞让敌人看到,把敌人放进来打。沙墙的意义就在于让敌人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限制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再守株待兔消灭。

明白了巴列夫防线的目的,再回头看马奇诺防线,其实法国人当时的想法也差不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从荷兰比利时方向进攻,结果撞到了法军的防线上,然后双方进行了4年的战斗,最后德国输了战争。

因此,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目的,并非是阻挡德国军队的进攻,而是让德国人明白这道防线太坚固,你们从别的地方进来吧,我们等着你。这就好像主人抓小偷,故意锁上房间的一扇门,另一扇门不上锁,目的就是让小偷从未上锁的门进来,然后来个瓮中捉鳖。

法国在一战的时候还没有彻底准备好,就把德国打退,而二战时英法联军准备了330万大军,而只要德国按照法国布的局,就可以再次把德国军队打的哭爹喊娘。这个剧本是法国为德国量身定做的,所以马奇诺防线只是一个幌子,让德国再按照一战时的路线,从比利时荷兰进入法国,然后守株待兔消灭德军。

但法国人的剧本中间出了问题,他们没想到这次德国人聪明了,不按自己安排的剧本来,他们竟从阿登森林里面钻了出来,让法国人完全措手不及。法国人所有的设想都被德国人不按套路的出牌给打乱了。

如今我们回头看法国人重金打造的马奇诺防线,才会发现他们的苦心,这道防线的意义其实就让不想让德国人那么轻易攻破,如果德国人要强行攻破这道防线,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所以德国人必定要绕路。

而马奇诺防线存在的目的也是与此,法国人并非建立这个防线把敌人拒之门外,自己躲在家高枕无忧,他们其实是想让敌人按照自己设计的剧本走。虽然法国的计划失败了,但事实上马奇诺防线的目的达到了,德国人确实绕过了这道防线,只是没从比利时跟荷兰方向进攻。

综合来说,马奇诺防线并非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了,它也并非是个摆设,所以法国人才会话重金打造这么一个防线,法国人并不蠢,相反很聪明。

马奇诺防线 (Maginot Line)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命名。

法国对边境工程设防问题的研究始于1919年。1925年制定了在边境构筑独立筑垒地域配系的计划,1927年决定先在其东北边境构筑梅斯、劳特尔和贝尔福3个独立的筑垒地域(前两个筑垒地域在有的文献资料中也分别称为洛林、阿尔萨斯筑垒地域),并于1928年开始施工。由于德国重振武装,法国朝野强烈要求加强法德边境设防。1929年12月马奇诺任陆军部长,经他努力,法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防线的巨额拨款。于是,防线即全面展开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鉴于A.希特勒德国1935年吞并了萨尔区,1936年占领了莱茵兰,法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E.达拉第遂于1937年决定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构筑达拉第防线,并对马奇诺防线进行加强,工程一直进行到1940年5月德军对法国发起进攻时为止。

马奇诺防线的位置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工程构筑以梅斯和劳特尔两个筑垒地域最强。萨尔泛滥区是利用天然的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成的,1935年以后才开始构筑工事,设防最为薄弱。下莱茵筑垒地境以莱茵河、罗讷河菜茵河运河为天然屏障,仅在莱茵河沿岸地区构筑了由永备射击工事组成的支撑点。在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最重要地段构筑有地面和地下部分相结合、适于环形防御的综合工事群。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420毫米臼炮炮弹两发直接命中。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马奇诺防线的建成,使希特勒德国军队不得不避开德法边境正面,另选进攻法国的方向。1940年5~6月,德国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达拉弟防线,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马奇诺防线的后方,使防线丧失了作用。

现在用来意指看似表面坚固,实际毫无价值的东西。

德军没有公婆马奇诺防线,而是绕开了它。

马奇诺防线的部署,主要是为了防备首都巴黎沦陷。但是法国北方的两个国家比利时和卢森堡坚决抗议,因此在这两个国家与法国的边境并没有严密布防。1940年5月,德军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法军防御,占领了法国北部。

接着,德军依靠装甲军团的推进速度,一路向法国腹地推进。至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德军只用了6周的时间。马奇诺防线机动性的缺陷使其完全成了摆设。

除此之外,由于防线本身恐怖的消耗(前后共投入超过50亿法郎),马奇诺防线一直是法国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按照事先设计,防线内应该驻守十余个师的机动部队,以应对突发状况,实施战略反击。

而直到法国投降,其中的驻军不到一半;按照预先设计,只建造了390公里的马奇诺防线,也远没有完工。如果防线能补上上述几个缺口,德军想要拿下法国,恐怕还要多费很多功夫。

马奇诺防线介绍:

整个防线共构筑各种用途的永备工事约5800个,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13~15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要注意,这里所谓的“工事”可不是一个机枪碉堡那么简单,表面上看就是一个碉堡,而下面却拥有完备的军事设施,包括作战指挥室、弹药库和通讯中心等。

整座防线共包括大型工事50余座,每座大型地下的工事都处于相邻的大型地下工事的加农炮射程之内。这种设计是为了实现火力的完全覆盖,一旦有敌人从某个方向靠近时,每个工事都可以呼叫相邻工事对其开火。

马其诺防线耗资巨大,但它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自法国一战战败以来。马其诺防线是法国在法国东部边境修建的一个防御区,旨在防止一战后德国的潜在军事威胁。该防线建于1928年,以法国议员兼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

马其诺防线由混凝土制成,非常坚固。有各种火炮、战壕、要塞、厨房、电站、医院、工厂等。在防线上,通道四通八达,在较大的防御工事中有电车通道。防线就可以被视为一座微型城市。整个防线包括50多个大型地下工事,每个大型地下工事都在相邻大型地下工事的火炮射程内。该设计旨在实现火炮的全覆盖。一旦敌人从某个方向靠近,每个防御工事都可以呼叫相邻的防御工事向其开火。因此,拥有独立系统的马其诺防线不怕敌人从背后发起攻击。这种无死角设计考虑了任何可能事故。

德国能够穿过马琪诺防线另一个原因是:指挥官的盲目自信会导致军事指挥员在战场上做出错误的预测,关键是贯穿全局。假设法国当局填补了阿登斯森林的缺口,并连接了马其诺防线的南北,它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德国军队面前的一堵铁墙信息传输的不及时是马其诺失败的另一个因素。而德军的信息传输非常顺利。

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仅限于该地区,虽然使得该地区足够强大,但缺乏灵活性,而德国的坦克和飞机具有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的攻击能力。对于不可移动的沟渠和堡垒式区域防御,德国可以完全突破敌人防御的最薄弱环节。事实证明,情况确实如此。德国军队绕道而行,马其诺防线变得毫无意义,法国的完全防御思想注定要失败。有一种说法,攻击是最有效的防御。只有攻防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法国依靠完全马其诺防线维持国家安全,在我看来是不现实的。

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国的东北部,自隆吉永至贝尔福,全长约390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筑垒地域和贝尔福筑垒地域,其中尤以梅斯和劳特尔筑垒地域的防御工事最强。在重要地段筑有地上和地下工事,沿莱茵河一线设有两道防御体系,以适于环形梯次防御。地上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筑有数层地下室,包括指挥所、体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水电站、通风过滤室等。工事之间由地下暗道相连接,便于人员或车辆机动。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4~14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组成。共构筑永备工事约5800个。防线内设有反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岩等反坦克障碍物。防线前面有地雷场、金属桩、木桩铁丝网、通电铁丝网等防步兵障碍物。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马奇诺防线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连普通人都知道能够绕开,为什么法国还想不到呢、什么是马奇诺防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91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