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两广提督丁日昌简介

清朝末年两广提督丁日昌简介,第1张

丁日昌(1823-1882227),字禹生,亦作雨生。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由廪生捐教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倡建蓝田书院于汤坑圩。咸丰四年(1854年)办团练,剿潮州土匪。七年(1857年),升任琼州府学训导。九年(1859年),因守城有功,升任江西万安县知县。丁日昌到任后,将历年积案一一整理结案,旋经广东巡抚奏调,办理广东洋务。八月,署庐陵县知县。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占吉安府,丁日昌与知府曾咏以失守被褫职。七月,两江总督曾国藩奏调随营委差,开复原官。在安徽期间,上条陈言江西吏治、丁漕利弊情形,拟定丁漕减价章程数十条,拟州县拟捐款、应裁应留条例数十条。

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攻占广东高州,两广总督调丁日昌赴高州帮办军务。丁日昌主张在燕塘设炮局,铸造开花大炮。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设上海机器局,因丁日昌平时留心西方科学技术,调任督办。因此结识郭嵩焘,引为挚交。淮军克复无锡后,丁日昌被保奏为直隶州知州衔,赏戴花翎,旋委办理营务处。三年(1864年),淮军克常州府,被保奏为知府衔。湘军攻克南京后,丁日昌被保奏为道员,留江苏遇缺即补。四年(1865年),授苏松太道,兼管海关。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时,与英国领事巴夏礼据理力争,办理了驱逐洋兵驻扎城外、将违法外国轮船充公、索回吴淞口炮台地基、裁撤会防营向英法兵支付的兵费、禁止洋兵在洋泾浜收取赌规、将英国传教士陆和尚正法、拔除外商私设的浦东至川沙的电报线、将外国流氓遣送回国等洋务。同时,积极向西方购买机器,将上海机器制造局移址今江南造船厂处。清军攻克福建漳州后,丁日昌以支援军饷、军火不遗余力,被李鸿章评价为“才力过人”、“不避劳怨,操守亦甚清严”,保奏赏加三品顶戴并三代封典。八月,升任两淮盐运使,时两淮盐政多弊薮,丁日昌到任后严禁私贩,惩处贪官,由此税收大增。

同治五年(1866年),扬州清龙潭以下堤坝决口,清廷命丁日昌就近负责修复堤坝。合拢后,加布政使衔。次年,擢江苏布政使,升江苏巡抚。时江苏因太平天国战乱结束不久,民气凋残,丁日昌培民气,锄豪滑,清理积案,制订月报词讼册、钱粮斗则,清廷命各省仿行。七年(1868年),奏设局编刻牧令各书,整理解决江苏历年钱漕税收,修筑常熟等地水利工程。同年呈曾国藩《内外洋水师章程》,其中所附《海洋水师战场别议》提出“专用大兵轮及招募驾驶之人”、“沿海择要修筑炮台”、“选练陆兵”、“建三洋水师”,使“北东南三洋连为一气”等建议。曾国藩阅后无甚反应,直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台,海防之议再起,才由广东巡抚张兆栋代为上奏,引起清廷朝野及地方大员重视。

八年(1869年),丁日昌上奏,主张“举贤才,汰虚冗,益廉俸,先书吏,输漕粟,变武科”。九月,丁日昌出省城勘察水患时,其族人与人斗殴,致一水丁死亡。丁日昌自请交部严加查处,被清廷宽免。同月,与马新贻奏重修《江南通志》。十月,丁母忧。十二年(1873年)七月,回原籍安葬母亲时,得湿症。

光绪元年(1875年),入京陛见后,以病请假回籍调理。清廷命赴津帮同北洋大臣李鸿章商办事务,只准假四月。十一月,任福建巡抚,兼船政大臣。次年夏,连日大雨,福州城内积水深达丈余,丁日昌亲自站在城墙上六昼夜,指挥散赈,救济灾民数十万,并命海关暂停征收米税,派船让商人贩粮至福州,使米谷价平。

时台湾府土著多事,丁日昌抱病赴台巡视,民心安定。并派兵镇压凤山县境内悉茫社及狮头、龟纹诸社的动乱,立善后章程约束。台湾中部水埔等六社不谙树艺,丁日昌命雇 代耕。又命令地方当局按口给土著银两何粮食,教其耕作之法,并广设义学,教土著识字。又奏罢台湾府属渔户税和其他杂税,并上奏认为台湾若不认真整顿,不出数年,日本必出兵侵占,因而主张筑铁路、开矿产,用关税等赋税造轮船,增开航路。七月,以病情加剧乞假回籍调理,朝廷给假三月,准其在家专摺奏事。因病难速愈,屡上奏请求辞职。

光绪四年(1878年),山西、河南大饥,人相食。丁日昌竭力筹款,派人至台湾、新加坡、暹罗等地募捐,得款三百余万两。四月,清廷准其辞职。病稍愈,即被清廷派往福州,办理乌石山教案。次年,回到家乡;闰三月,获总督衔,受命专驻南洋,会同沈葆桢及各督抚办理海防,指挥南洋水师全军。后又兼任各国事务大臣,丁日昌具疏力辞,并陈海防事宜十六条。

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丁母忧去职,奏授丁日昌为直隶总督。消息传来,丁日昌已于正月初十日去世,终年60岁。丁日昌好藏书,多宋元校钞本,编有《持静斋书目》五卷,当与范氏天一阁、黄氏百宋一廛齐名。

光绪四年(1878年),山西、河南大饥,人相食。丁日昌竭力筹款,派人至台湾、新加坡、暹罗等地募捐,得款三百余万两。四月,清廷准其辞职。病稍愈,即被清廷派往福州,办理乌石山教案。次年,回到家乡;闰三月,获总督衔,受命专驻南洋,会同沈葆桢及各督抚办理海防,指挥南洋水师全军。后又兼任各国事务大臣,丁日昌具疏力辞,并陈海防事宜十六条。

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丁母忧去职,奏授丁日昌为直隶总督。消息传来,丁日昌已于正月初十日去世,终年60岁。丁日昌好藏书,多宋元校钞本,编有《持静斋书目》五卷,当与范氏天一阁、黄氏百宋一廛齐名。

1886年是我国清朝光绪帝在位。光绪帝在位时间(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

光绪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元年(1875年)五月,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帮办新疆军务。左宗棠根据敌我情况和新疆地区的地理条件,制订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并花了近两年时间筹集军饷、采运军粮、整顿军队、改善装备,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作战准备。

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清军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开始向南疆进军。阿古柏见大势已去,于五月下旬逃至库尔勒自杀。其子伯克·胡里在喀什噶尔称王,继续顽抗。九月,清军挟连克三城余威,乘秋高气爽之际,开始部署收复南疆八城之战。

清军的破竹之势,使盘踞在西四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喀叶噶尔)的敌军惊恐万分。和阗叛军呢牙斯向清军请降,十二月二十一日,刘锦棠收复叶尔羌,24日收复英吉沙尔。光绪四年(1878年)一月二日,清军克复和阗。

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区外,全部收复。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取得伟大胜利。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战争所以取得胜利,除战争的正义性和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支援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军事上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乙酉年是1885年。

光绪元年是公元1875年,属于乙亥年;光绪二年是公元1876年,属于丙子年;光绪三年是公元1877年,属于丁丑年;光绪四年是公元1878年,属于戊寅年;光绪五年是公元1879年,属于己卯年;光绪六年是公元1880年,属于庚辰年;光绪七年是公元1881年,属于辛巳年。

光绪八年是公元1882年,属于壬午年;光绪九年是公元1883年,属于癸未年;光绪十年是公元1884年,属于甲申年;光绪十一年是公元1885年,属于乙酉年;光绪十二年是公元1886年,属于丙戌年;光绪十三年是公元1887年,属于丁亥年;光绪十四年是公元1888年,属于戊子年;光绪十五年是公元1889年,属于己丑年。

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以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

游击,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赐花翎,加副将衔(从二品),都是褒扬表彰性质的。或说皇恩浩荡宠命优渥。赐匾更是彰显皇家恩宠,以夸耀后世。

再光绪四年,(1878年)二月,新疆的匪患被平定,匪首白彦虎逃入俄罗斯。左宗棠论功被封为二等侯,刘锦棠被封为二等男。 六月,李鸿章开办滦州开平矿务局。(此段引自百度百科)此时太平天国已被剿灭。光绪帝年幼,慈禧对政局依靠恭亲王奕欣,恭亲王此时基本主政,。

所以,或者是君先祖于此时沙场立功获封。

再 看百度大神们的解释了。悬赏高些,解决更快。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末年两广提督丁日昌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清朝末年两广提督丁日昌简介、1886年是我国清朝哪个皇帝、光绪乙酉年是哪一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1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