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为什么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喜欢吃

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为什么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喜欢吃,第1张

东坡肉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那么有多少人知道东坡肉名字的来历吗?今天大叔就和大家聊聊东坡肉的历史由来和做法。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浙江,川菜,粤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不同,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东坡肉的材料和造型大同小异,材料都是五花肉,成品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大块肉,红得透亮,色入玛瑙,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顾名思义“东坡肉”和大文豪苏东坡有关,这样看来,其实苏东坡不仅是大文豪,而且是彻底的吃货。其实苏东坡做过很多菜,只是流传至今的就是东坡肉比较有名了。

在赣北的永修(即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一带,每逢酒席,宴会,首先是两大碗和菜,象征和睦相处。随后就是两大碗用稻草扎着的大块猪肉。丰盛的酒席上摆着这样的两碗猪肉,别有风味。拿起剪刀,剪断稻草,即可品尝。入口香酥软糯。肉香中还有稻草的清香味。沁人心脾,回味无穷。这种肉就是东坡肉。

东坡肉的来历呢,有这样一个传说。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被派到徐州任知府,任职期间当地发洪灾,苏轼与民同战,修堤保城,与百姓共同度过难关。当地百姓为感谢这位好官,纷纷增肉以示感谢,苏轼呢,婉拒不成,就自己将肉做好回赠给老百姓。老百姓都觉得这样的猪肉好吃,就纷纷效仿。这便是东坡肉的前身“回赠肉”。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其号“东坡居士”也是那时流传而来。苏轼在广州也推广这种肉的烹制方法,所以,东坡肉就这样被叫开了。在黄州,苏东坡很是闲了一阵,在四处闲逛,跟渔夫酒徒厮混之余,还在江边的东坡上开了一块地,由此自命“东坡居士”,还烧了著名的东坡肉。

东坡肉诉说:“急火鱼,慢火肉。”这两句话中从烹调经验而来的。唐冯贽《云仙杂记》说道:“黄升日享鹿肉三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喜曰:“火候足以。””可见,得猪肉火候是最要紧了。有人常喜欢吃东坡肉,就是把肉切成大块,用酱油,好酒及佐料慢慢烧煮,其味鲜美。这方法是宋朝苏东坡创造出来的,他在黄冈的时候,曾有一首吃猪肉的诗是这样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着不能煮。慢煮火,少煮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苏东坡煮肉的方法之妙了。

“东坡肉”的做法并不难,其方法是:大块五花肉煮熟以后再切成合适的方块,砂锅内放入葱,姜块垫底。五花肉皮朝下放在葱姜上,加入酱油,冰糖,黄酒,葱结,加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焖两小时,然后,再将肉块装入陶罐中,加盖密封,上蒸笼蒸熟透即可。这个菜的关键就是五花三层肉,特别是肉皮下的第一层脂肪要厚一些。肉买的不对,花再多时间,配料再好,也很难做成,只有选对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做出来的肉才能有层次分明,口感丰富不会变得干巴巴,肥而不腻的口感。烹制过程中,用黄酒代替水烧肉,可去除腥味并且使肉质酥软。最后一步蒸肉不要忽略,能增香。

今食品中有东坡肉之名,盖谓烂煮肉也,随所在厨子能为之,或谓不应如此侮东坡,余谓此坡公自取之也。

东坡肉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最早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赠肉,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

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

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东坡肉的做法:

主料:三层肉1条。

辅料:食盐1勺、蒜1个、生姜1块、老抽1勺、生抽1勺、料酒1勺、冰糖1块。

步骤:

1、准备好食材,三层肉,带皮、还有生姜、蒜等。

2、三层五花肉,放入水中,焯下;煮沸。

3、捞出,切成四方块。

4、然后,再把四方块的肉,用根棉线,绑起来。

5、准备一个平底锅,绑好的五花肉,放进去,煎下。

6、煎至四面都微黄,就可以,取出。

7、准备好生姜、蒜还有生抽、老抽、还有料酒。

8、依次都放入砂锅中,肉肉整齐的摆放好。

9、再把各种调料也一并加进去。

10、盖上盖子,焖烧,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满炖,直至五花肉熟烂。

11、收汁,就可以了。

苏东坡因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他自己开荒种地,便因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也是“东坡肉”名字的由来。宋神宗驾崩后,苏东坡重新被起用,调到杭州作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把挖起来的泥堆筑成了长堤,后来被称为苏公堤。老百姓为了赞颂苏东坡的功德,到了春节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

食者盛赞之,还把他送来的肉命名为“东坡肉”。

以上就是关于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为什么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喜欢吃全部的内容,包括: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为什么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喜欢吃、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东坡肉》的来历50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135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