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嫦娥奔月的古诗都有哪些

描写嫦娥奔月的古诗都有哪些,第1张

;     1关于嫦娥奔月的古诗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和冯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

      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

      《把酒问月》 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传说:嫦娥,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据说嫦娥与大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飞天的故事,汉族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另有观点认为:"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2嫦娥奔月古诗句有那些

      关于“嫦娥奔月”的古诗包括:

      1、唐代李商隐《常娥》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2、唐代李商隐《霜月》

      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

      听到了南飞的雁叫已听不到鸣蝉,百尺高楼霜华月色融合为水接天。

      青女与嫦娥生来就都耐得住清冷,月中霜里看谁有姣好的身姿容颜。

      3、南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原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4、宋代晁元礼《绿头鸭·咏月(节选)》

      原文: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阑干凭暖,欲下迟迟。

      译文:

      傍晚浮云收敛,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皓洁的月色洒下清澈的银辉,笼罩四野。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装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

      刚刚开始结露,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

      5、唐代李白《把酒问月》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霜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头鸭·咏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把酒问月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少年游 润州作 苏轼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柳枝 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关于嫦娥古诗:

《嫦娥》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香菱咏月·其三》清 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供参考。

描写嫦娥的诗,比较著名的非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莫属。

其嫦娥诗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其诗的含义如下:

从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看去,蜡烛的影子在渐渐变暗。天上的银河也在隐去,晨星渐渐消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嫦娥会悔偷吃了灵药,导致自己一个人那么的落寞,只有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那颗孤寂的心。

可见,诗人李商隐的诗极具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他的巧妙之处在于,看起来是写嫦娥偷吃灵药登上月球而后悔,但要表述的是人们大都对月亮充满了遐想和向往,其实上面并非想象的那般美好 。可不是吗,你看嫦娥都后悔呢。

明朝的边贡写了首《嫦娥》诗:“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

嫦娥: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女。相传她本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就飞入月宫。事见《准南子·览冥训》及高诱注。

云母屏风:以美丽的云母石制成的屏风。

烛影深:烛影暗淡,表明烛已残,夜将尽。

长河:银河。

渐落:渐渐西沉。

晓星:晨星。

沉:落。

应悔:定会悔恨。

偷灵药:指偷长生不死之药。

夜夜心: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

赏析:

关于这首诗的诗意历来解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讽刺女道士的,有人认为是悼亡,有人说是抒发“流落不遇”之情,有人则说是自忏之作。这些说法都不主观臆断之嫌,最好还是就诗篇所描写的内容去理解。诗题是《嫦娥》,但并非咏月中仙子嫦娥,似是描写一个和嫦娥的处境、心情相仿的妇女的感受。第一句描绘深夜室内情况。精美的云母屏风放在床前,夜色已深,烛光暗淡,屏风上的烛影也越来越暗。这里用一“深”字,表现烛影,同时也展示了夜色之深,又暗示女主人公独处无眠。次句写室外景物。女主人公长夜不眠,庭中仰望,天将拂晓,耿耿银河已逐渐西移,晨星出现在东方的天际中,但随着天色将明,晨星渐渐隐没。这句的一个“渐”字,表明时间推移,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又将度过了一个彻夜不眠的长夜。这两句的特点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女主人公孤寂凄冷的情怀。三四两句写女主人公展开想象。她由银河、晨星而想到月,由月而想到月中仙子,再想到嫦娥奔月后的孤寂无侣,结合自己独处孤室的情况,很自然地会有后悔偷药奔月的想法。这虽是想象之词,但又合情合理。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嫦娥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李商隐的嫦娥古诗如下: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昏暗,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嫦娥》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对诗人的创作契机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

李商隐在《送宫人入道》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

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以上就是关于描写嫦娥奔月的古诗都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描写嫦娥奔月的古诗都有哪些、关于嫦娥的古诗。、有关嫦娥的古诗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40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