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与山东的辖区调整,山东省600多个乡村,为何划归了河北省?

河北与山东的辖区调整,山东省600多个乡村,为何划归了河北省?,第1张

河北与山东的辖区调整,山东省600多个乡村,为何划归河北省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河北省与周边省份区划变动的故事,比如河北省与河南省、河北省与辽宁省、河北省与天津市的区划变动。今天我们来谈谈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区划变化。20世纪60年代,河北省和山东省进行了新一轮区划调整。在这一轮变动中,河北省170多个村被纳入山东省。山东省有600多个村划归河北省。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变化呢?

首先说一下山东省的基本情况。山东省是中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粮食供应大省。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总人口1.01亿人,在全国各省中仅次于广东省。山东人淳朴尚武,山东各地是历代征兵的主要地区。山东省耕地丰富,粮食产量很高,品种很丰富。今年河南、山东等地仍是我国夏粮主产区。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业,建立了一系列蔬菜基地,形成了完善的供应体系,被称为“全国菜篮子”在山东省的很多地区,到处都是蔬菜大棚。2021年,山东省GDP总量达到8.3万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位居全国第三。不得不说,山东省各地级市发展比较均衡,涌现出了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

山东下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菏泽16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特别是青岛,是北方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山东的地理位置很好,在古代历史上军阀混战时期。对于北方政权来说,控制了山东,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从地缘博弈的角度,控制山东各地,然后染指两淮,直接饮马长江。可以保护整个黄河,保证齐鲁和中原的安全。比如南北朝时期,对北方的各种政权和南方的宋、齐、梁、说,能否控制山东,是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南方政权为了控制山东,掌握战略主动权,多次北伐。至于河北省与山东省的区划变化,与大运河的兴起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各地之间的商业运输基本上都是陆路运输。而陆路运输不仅耗时长,而且运输能力小,运输成本高。因此,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兴起了水路运输。

然而,在许多地区,水运无法通行。6世纪末,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解决关中地区的缺粮问题,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管理。杨迪不遗余力地挖掘著名的大运河,连接江南,江淮,中原和华北。大运河开通后,北方的土特产、马匹、矿产都可以通过大运河运到江南。江南的瓷器、茶叶、粮食也可以通过大运河大量运往北方。

与现在的大运河不同,洛阳是大运河的转运中心。唐朝后期,洛阳的水陆运输能力明显下降。河南东部的开封逐渐成为大运河的转运中心。到了宋代,开封号称“四河环城”,水运条件十分便利。唐宋时期,关于大运河的诗词比比皆是,比如“河亡隋,自来桐柏山千里。如果庙里没有龙船没有水,龚宇就做不了多少事”等等。

关于中国历代的区划结构,长期以来,历代沿用州县两级划分。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后,建立了疆域空前的庞大帝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唐宋时期的州县划分已不适合元朝。元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在金国推行书架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了名省司。元朝将全国分为10省,如江浙、江北、辽阳、岭北等。

元朝分省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江河湖山来划分的。由于需要同时兼顾草原、中原和东北各地,元朝的都城是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此时对于元朝来说,大运河继续过境河南,只是彼此距离更近了。元朝花了10多年的时间修改大运河的航道。大运河不再经过河南,而是直接从江淮进入山东、河北等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山东临清地区发展迅速,出现了“两都被繁华压,一县富”的说法。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明代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明朝有南北两个都城,中都凤阳,这是个特例。出现了北直隶、南直隶和十三省。北直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南直隶包括安徽、江苏等大片地区。

中国很多省份的总司都是在明朝时期形成的,比如河南、山东、浙江、江西等等。这一阶段,大运河继续过境山东省和北直隶。由于京杭运河航道的影响,山东省与北直隶交界地区,围绕京杭运河两岸,出现了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

17世纪中期,清朝在各地消灭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逐步建立自己的统治。北京是清朝的首都,南直隶地位下降,改称江南省。后来又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至于北直隶,改称直隶省。明清时期,大运河对北方至关重要,政府专门设立了漕运总督衙门,全面负责大运河的航运安全。江南的各种物资都是通过大运河运到北京的。

但到了清末,大运河年久失修,坍塌,河道淤泥增多,水工纷纷出逃。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之后。大运河的运输能力远不如以前。为了把货物从江南运到北京。天津等地,清朝不得不开始海运粮食。江南各地的物资直接海运到天津,再由陆路运到北京。

此时的清朝,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不堪重负,无力修复大运河。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军阀们忙于争夺地盘,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修大运河。大运河贯穿几个省,属于几个军阀集团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军阀是不可能管理大运河的。

转眼间就是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中国进入了战后重建、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阶段。治理黄河、都江堰、淮河、洪泽湖等一系列大型工程迅速上马。1952年,治理大运河的工作开始了。大运河两岸的区域分布非常复杂,有的地区属于河北省,有的地区属于山东省。管理大运河需要动员大量劳动力和各种物资。

1952年,为统一部署和管理大运河,河北省的恩县、夏津县、武城县、馆陶县等5个大运河沿线县划归山东省管理。为了弥补河北省的损失,将山东省的吴桥县、东光、南皮、盐山、庆云、宁晋等6个县纳入河北省管理。经过这一轮区划变动,河北省与山东省的省界暂时趋于稳定。

为什么是暂时的?因为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围绕大运河的治理,双方进行了第二轮区划变更。1965年划入山东省管了13年的馆陶县,重新划入河北省,开始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管理。同时,将山东省临清市早期大运河以西的299个村落划归河北省邢台特区管理。因为地处临清市西部,所以在邢台特区设立了林西县。此外,山东省武城县大运河以西的244个村,山东省无棣县的51个村纳入河北省管理。

加上河北省其他分散的村,总共有600多个村,从山东省管理到河北省。作为回应,划给了河北省管了13年的宁晋县和庆云县,又重新划给了山东省。此外,河北省吴桥县的150多个村庄被划入山东省陵县和宁晋县。河北省东光县13个村划归山东省宁晋县。河北省盐山县11个村划归山东省庆云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河北省和山东省之间,除了县级区划调整,山东省600多个村陆续划归河北省。河北省170多个村陆续划入山东省。经过这一轮区划变动,两省交界地区的省界已基本稳定。

关于中国的区域分工调整,有很多故事。以后的文章,作者会慢慢和你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65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3
下一篇 2022-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