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一分

高考成绩一分,第1张

627分!这张高考成绩单见证生命奇迹

三湘都市报6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黄静实习生邓虎)长沙市长郡中学1913班学生小从确诊白血病、休学、复学到参加高考,历时近四年。高考刚放榜,这个看起来还很柔弱的女生,物理考了627分。“这张高考成绩单见证了生命的奇迹!”所有熟悉她的老师和学生都称赞这个坚强而美丽的故事。

2018年8月,一向健康的小子涵突然反复发热,随即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更糟糕的是,一些基因检测结果并不好,让这个原本成绩优异,打算在学习上大有作为的少女一下子跌入谷底。“我以为我的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了,挺难过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子涵的眼眶红了。她祈祷所有的结果都是“虚惊一场”,但最终她也未能幸免。“那就等着有惊无险吧!”从小到大,子涵都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于主动表达。他习惯于把所有不好的情绪打包,用自己的方式悄悄解决。在父母的陪同下,她到北京开始了近一年半的治疗。“经过几次骨髓穿刺和化疗,看到自己浓密的头发全部掉光,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在母亲肖文玲的眼里,子涵一直是个叛逆而年幼的孩子,但经历了这样的磨难,她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

2019年1月,在经过配型和体检等一系列测试后,子涵接受了母亲的骨髓移植。“妈妈的造血干细胞血浆注入我体内后,我觉得我的生命不再只是我一个人的,而是爸爸妈妈的。”在病床上,子涵拿起画笔,画了一幅肖像。画中的母亲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一张桃花脸,这也是子涵最期待帮助她找到的幸福模样。最后,子涵的身体慢慢恢复了,所有指标都变得正常了。于是,在母亲的鼓励下,她阔别两年后重返校园。“当时我就觉得她应该和同龄人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害怕再出现身体状况而被困在家里。”

虽然对于曾经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来说,教室才是她最向往的地方。然而,这一次,回归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来我高考分文理,现在实行新高考。我要选科目了,课本知识也调整了。”时尚在恢复期的时候,她不停的在学校和医院之间来回,请假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医院,她都会带上课本或者习题,不愿意落下作业。在第一次月考中,子涵在班上得了20多分。虽然肖文玲觉得她已经很好了,但子涵觉得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我觉得我改变不了健康是事实,但是学习成绩不会落后别人。”子涵有点沮丧,但她仍然不肯放弃,所以她加倍努力,终于在第二次月考中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其实不一定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应该是你的心态变得更稳定了。”从那以后,子涵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再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疾病而稍感自卑。

渐渐地,子涵的故事也在班上传开了。“她就像是班上的骨干。她不倒,谁也倒不了。”校长彭海洋表扬了子涵的力量。他甚至鼓励子涵与大家分享他的经验,让他身边的榜样为全班加油。“有时候同学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会带着我在校园里散步。好像不用我说什么,她就放心了。”回忆起自己的高三生活,子涵觉得最自豪的地方是他几乎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请假,每天都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冲刺。问及她的学习秘诀,她想了很久,给出了“完成今天能完成的事情”的答案。今天定下的所有学习任务,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绝不能拖到明天。

“其实我担心她的健康撑不下去。每天我都劝她少学习多休息,但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肖文玲说,上学期,子涵每天6点出门上学,晚上11点回家,有时甚至回家学习到凌晨。“我只是不想再做病人了。我只想做一个和别人没什么区别的高考生。”对于这个627分的好成绩,子涵显得很平静。“由于疫情反复,加上网络课程模式,别人都用‘最难的高考生’来形容我们,但实际上有多难?”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子涵形容自己更加“佛教化”:“我不会太在意一切背后的结果。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如果没有,那只是因为还没有结束。”在阳光下,她捋了捋曾经掉光又长出来,但还有些稀疏的头发,希望有一天,能像她的心一样丰满。

(一审:黄静二审:林雪三审:张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3530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6
下一篇 2022-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