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第1张

刽子手”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这种人在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出现,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强壮,手里拿着一把砍刀,一声令下,就往刀上喷一口酒。当刀落在他们手中时,这些人就消失了。但是,这样的职业不是谁都能胜任的。相传古代的刽子手最多只能杀99人,不能多杀一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斩首的刑罚取消后,曾经的刽子手们是如何度过余生的?现在只要涉及到死刑的情节,各大平台都会出现古装剧中刽子手处决犯人的场景。总的来说,看的人多,甚至出现鲁迅小说里那种触目惊心的人血馒头的场景。你对刽子手了解多少?

很多人对刽子手这个职业并不熟悉。可能连“刽子手”这个词都会念错。很多人把“刽子手”这个词读成“会”,其实读成了“鬼”。

1.刽子手原来是高薪行业。

清末民初的刽子手砍下一个人头约四大洋,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就是4000元。当然,并不是一直都有死囚。在中国古代,人们不能在春夏杀人。当时叫秋判,意思是秋天处决犯人。所以刽子手工作时间不长,一年最多三个月。其余的时间,基本上,我们都是吃老本。

但是刽子手会被歧视,刽子手的家庭会被看不起,社会地位不如普通家庭。古代儒家讲究一个 “礼”字。如果你有钱,你会被看不起。俗话说“士农工商”,商人被踩在最底层。和刽子手差不多,被人看不起。古人认为刽子手庸俗丑陋,内心极其冷酷邪恶,所以对这种东西敬而远之,不想碰。

2.刽子手的门槛很高

第一,一个必须特别有勇气而又无能为力的学者,注定不能胜任刽子手的工作。有力气,刽子手一般都是那种壮汉,因为这是个苦活。身体不好的人做不到,很多人仅仅因为这两个条件就达不到标准。 刽子手也需要长期训练。新手刽子手老师傅会让他们切冬瓜。你得把它切成两半,这样你才能开始。接下来就是砍槐树,刽子手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般来说,不经过多年的训练,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刽子手的。比如处决犯人,你做不干净,基本衙门都不能让你办事,行业内有标准。

3.不能长时间工作

在明清时期,对于那种累犯,通常不是一刀而是几刀。比如主张变法维新的谭嗣同被处死时,刽子手接连砍了六刀。然而,这不是刽子手的错。法院促成了这件事。

靠着衙门的提成和犯人家属的红包,刽子手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比如《水浒传》里的杨雄,他有一个小院子和一家肉店。这种情况基本属实。刽子手大概是小康水平,比一般家庭好一点。

当然,刽子手不可能一直做下去。按照古人的说法,这个行业有损道德。因此,最高行刑人数为99人。斩完99个犯人,刽子手就要改行了。这是祖传的规矩,很少有人打破。

4.刽子手退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末民初,民国政府于1911年颁布了一条法律:枪毙代替斩首。这种职业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练了一辈子的刽子手的技术没有用,大批刽子手开始改行。对于刽子手来说,他最擅长的行业就是屠夫。有的人成了屠夫,更多的是因为刽子手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很多人一直没有结婚。但是,这些人因为没有力量,到了老年就变得无助和孤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57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