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后什么节气

惊蛰后什么节气,第1张

蛰的习俗主要有鼓皮盖、驱虫、打小人、吃梨等。

吃梨

有被蛰就吃梨的习俗。这是因为蛰伤后天气明显转暖,人容易口干咳嗽。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吃梨对身体很有营养。

鼓皮

打雷是节气的一个重要特征。古人把雷神想象成一个鸟嘴人,一个长着翅膀的大神,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若干绕在身上的铃鼓,发出隆隆的雷声。刺之日,天庭有雷神击鼓,世人也借此机会盖鼓皮。“一周的仪式”,第40卷,“摇摆一个人”,说:“每个鼓手必须开始它的刺。”注:“我被蛰的时候,在孟春中部,蛰虫听到雷声开始活动;鼓,像也拍;冒这个险,被人倒腾。”可见,不仅百虫生态符合四季运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得不顺应天气,让一切事半功倍。

牺牲白虎化解是非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白虎是是非之神。每年它都会出来觅食,咬人。如果是在这一年之内犯下,恶小人往往会对你兴风作浪,阻碍你未来的发展,造成种种困难。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在刺的那天牺牲了白虎。所谓白虎祭祀,是指用纸画的白虎进行祭祀。纸老虎一般是黄黑相间,口角画着一对獠牙。祭拜的时候要用肥猪血喂它,让它吃饱了就不会伤人,再把生猪肉放在纸老虎的嘴上,让它浑身油水,让它张不开嘴跟人说是非。

“打小人”赶走厄运

在民间,在刺的当天,打一个小人,摆脱厄运,是一种习俗。万物被蛰,世界打雷。人们祈求更好的生活,期待幸福的未来。这就是“打小人”的习俗。震惊于“打小人”的习俗,女子用木拖鞋拍打着纸娃娃,嘴里喃喃道:“打你的小脑袋,直到你气得浑身发抖,直到你的吃货亲戚和野人呕吐”。

刺是仲春二月初。会有一声平雷,把所有冬眠的蛇、虫、鼠、蚁都吵醒。家里的爬虫和蚂蚁会起来四处寻找食物。因此,在古代,人们在被蛰的日子里,会用清香的熏香和艾草熏制房屋的四个角落,以驱除蛇、虫、蚊、鼠和霉味。据说,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了殴打仇人,驱除厄运的习惯,也就是“打小人”的前身。很多人神化“打小人”。其实这纯粹是一种民俗。打小人的目的是为了赶走身边的小人,通过拍打代表对手的纸娃娃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大多数人去打小人都是为了新年万事如意这个大目的,没有人会让他们发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944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