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求!过去的“宣慰使“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官

    宣慰使官名。元代始置,掌军民事务。在行省之下,分道管理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连络机关,或称“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多设于少数民族地区,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土官的最高职衔。在元明清之际,有这样一块地方,有时独立、有时

  • 古代对教师的称谓有哪些

    师 教师的通称,自先秦至清末,未能例外。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保 古代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学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书·太甲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

    2023-5-7
    400
  • 古代一品到十品官员都有哪些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

    2023-5-6
    120
  • 繁体字难字的左边,右边一个欠字读什么

    繁体字难字的左边,右边一个欠字读:kuǎn◎同“款”。欵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欵字的同音字kuǎn»梡款歀窽窾与欵字同偏旁部首的汉字次欢欣欤欥欦欧欨欩欪欫欬欭欮欯欰欱欲欳欴欶欷欸欹欺欻欼钦款欿歀歁歂歃歄歅歆歇歈歉歊歋歌歍叹歏欧歑

    2023-5-5
    100
  • 句读之不知 句读的意思

    意思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句读,拼音为jù dòu,也称为句逗。出处:唐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扩展资

  • 大明官职表。主要是要其职能。

    明代官衔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令、宗正、宗人、左右都督。 官阶,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勋位,左、右柱国。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 官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 古代的大臣中,哪些级别的大臣才能上朝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皇帝坐在龙椅上,一群大臣站在殿上,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古代的列班上朝,是皇帝可以与大臣商议国事的一种大型会议。不过对于上朝这件事情,有的皇帝有时候也不会天天去上朝,既然连皇帝都嫌上朝麻烦,那么

  • 北宋时期从七品是什么官职

    北宋时从七品的职事官(阶官、散官之类无权的虚衔就不计算)有:左、右正官,符宝郎(保管皇帝玉玺的官员),监察御史,太常丞,宗正丞,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内符宝郎(保管皇后玺印的官员),阁门宣赞舍人,太子中舍人,太子舍人,太子诸率府率,亲王府

    2023-5-2
    460
  • 明朝官员分几品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

  • 按察司佥事能管知府吗

    不能。朱元璋建吴政权时,于甲辰年(公元一三六四年)初置此官,正五品。明建国后沿置。此官职掌与按察副使同。后逐渐演变成为分巡道,故又称此官为道员。清初沿置,乾隆时 裁省按察佥事衔衔,专设分巡道。佥事是各道按察司的下属官员,开始是正五品,后来变

  • 都察院安徽道御史是几品官

    都察院安徽道御史为明清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督察御史之一,明代为正七品,清代乾隆提高品级为从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厅局级监察巡视员,直属都察院,都察院独立于六部之外,左都御史为都察院最高官职,京官正二品,别看御史品级不高,巡抚多不鸟1、正一品: 太

    2023-4-29
    440
  • 春秋,汉代,唐朝,宋朝,明朝对老师称呼

    教师在古代也是受人敬重的职业。先秦时期,把教师称为“师傅”,可见人们对教师的敬重程度。如今在高等学府授予教师以“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是根据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水平授予的,而这几种称谓在古代都有。“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

    2023-4-29
    110
  • 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什么时代

    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中央官学国家的中央官学,在汉朝正式创办。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

  • 国子监祭酒名字的来历

    监”是政府机构的意思,国子监就是为“国之学子”而设的最高学府。祭酒原意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

    2023-4-28
    100
  • 清朝文官官职品级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

    2023-4-27
    150
  • 古代人的地位分为哪十级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这种分法属于元朝的封建等级制,最早可见于赵翼《陔余丛考》:“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意思为:元朝制定,一级是当官的人,二级是小官员,三

    2023-4-26
    130
  • 古代官员等级是七品还是九品

    时代不同等级也不一样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

    2023-4-26
    160
  • 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是什么意思

    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是意动用法,以……为师的意思。意思是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写作背景:《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

    2023-4-26
    90
  • 古代我国的选贡监生是什么意思

    贡监生是贡生和监生的合称。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向国家贡献的优秀学生)监生:国子监监生员的简称,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称国子监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那

    2023-4-25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