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害死刘伯温

李善长害死刘伯温,第1张

李善长是怎么死的,李善长和刘伯温谁的功劳大?

李善长是怎么死的

李善长的死因很简单,就是被判谋反。总的来说,像李善长这样在皇帝身边施展才华是件好事。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所以朱元璋最后给了他死刑,历史上李善长的死大致有三个原因。

李善长肖像

一个是李善长太了解朱元璋了。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最伤害自己的是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朱元璋已经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最高职位,内心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平静。

第二,李善长不能太掩饰自己的锋芒。李善长在汉代被称为萧何,其实是一个标志。李善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与朱元璋的亲密关系让朱元璋不免忐忑。

第三是牵连问题。李善长与朱元璋关系密切,但李善长也与胡关系密切。李善长与胡是老乡,的儿子娶了胡的侄女,胡也是李善长介绍认识的。朱元璋很明白这种关系。所以当胡起义爆发初期,李善长并没有受到牵连。但在一次意外中,当胡案再次被翻出时,李善长说的一句话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感觉让朱元璋杀人。

也许是李善长太爱名气,不知道把握度,所以才会落得如此凄惨的境地。当皇帝感到受到威胁时,再多的信用和避免死亡的铁券都没有用。如果你想让我死,我就得死。

李善长和刘伯温,谁的贡献大?

李善长提出:筑起高墙,积足粮,慢慢称王。

公元1360年,起义军总司令明太祖两次邀请隐居在青田的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刘伯温最终决定出山相助,希望通过帮助朱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与诸葛亮 龙对 同样,刘伯温第一次见朱的时候,就提出 时代的18个策略 。明太祖见到刘伯温时喜出望外。从此,他把刘伯温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后,忠实地为朱政权工作,并积极为出谋划策。他为朱制定了 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上中原,一统天下 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更是如虎添翼。基本上是按照刘伯温给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以诱敌之计击败陈友谅,后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决战,彻底摧毁其势力。第二年,张士诚的势力按计划被灭。接着,明太祖派兵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正式建立明朝,改元 吴鸿 。作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刘基,为朱最终平定天下、开创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朝廷大吏、朝廷重臣。为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丰功伟绩,明太祖还下诏免除刘伯温故里青田县的赋税。这是滁州唯一没有加税的县。不久之后,刘伯温的祖父和父亲都被封为永郡公爵。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 建国,易云,寿文,陈子善,博士,去保军队 衔,赐诚意”,吃了241石。此时,刘伯温自身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处于巅峰,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

老年生活

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智者,刘伯温是一个敬畏上帝的人。他知道自己平时嫉恶如仇,得罪了很多同事和权贵,他也知道 君子如虎 真相。所以他成功之后,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吴鸿四年(1371年),他主动辞去一切职务,退居故里,回到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两年,曾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但是,他的智慧和才华太高了,名声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人士渲染成活神仙,这也避免不了政敌的羡慕和皇帝的怀疑。到了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当上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要占一块名叫 杨明 王琦 土地是你自己的坟墓,一块土地。长期以来一直对刘伯温感到不安的明太祖在听到错误的指控后,被剥夺了刘伯温的印章。刘伯温非常害怕,他亲自去南京向明太祖道歉,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被提升为右丞相。胡是世界上最大的奸臣,可以和相比。刘伯温更加担心,最后病倒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3534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6
下一篇 2022-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