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车厢里扔瓜子皮,为什么有人宁愿拍视频,也不站出来劝止呢?

老人在车厢里扔瓜子皮,为什么有人宁愿拍视频,也不站出来劝止呢?,第1张

这是近几天刷屏的视频。某车次高铁上,一位老人在嗑瓜子乱扔瓜子壳,被列车保洁员劝阻后,老人很恼火,当场起身,将瓜子和更多垃圾碎屑扔向几乎整节车厢。

我把视频贴在这里,你也可以看看:

无疑,这位老人的冲动举动又一次把老年群体推上风口浪尖。

到底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讨论重燃热度。评论或谴责某个个体的不当行为当然没问题,但是上升到整个群体就有点过了。

这种贴标签的抹黑行为除了浪费情绪和口水,毫无意义,我并不关心。

我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老人扔瓜子皮的过程中,长达一分钟的时间里,其他旅客全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无动于衷,冷静旁观,没有一个人出来提醒或劝止老人的冲动行为。

拍视频的这位旅客显然道义感比其他人强烈,否则也不会举起手机拍下这一过程。可是,拍下来放在网上让网民一边倒地批评老人,对事发当时的情形有任何帮助吗?老人还是在乱扔,保洁员还是束手无策,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如果说,拍视频的行为收获了心理上的正义感,那么,为什么不愿付出行为上的正义感呢?如果老人进一步对保洁员辱骂或者动手,周围的旅客会有站出来的吗?

我并不是在揣测动机,揣测动机是没用的。我只是好奇,这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还记得几年前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吗?

广东佛山2岁的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无一人施救,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因抢救不及时,8天后,小悦悦去世。

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谴责路人冷漠,见死不救,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如果每次发生这样的事件,就用道德沦丧这一套论调来评判,似乎很容易就找到了症结所在,似乎只要提升民众的道德感,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显然,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民众的道德感明显在提高,但为何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呢?

实际上,这和道德感无关,是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在起作用。

旁观者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紧急事件现场,在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似乎违背我们的常识,因为我们通常会认为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换个场景,就很容易理解。

比如,老板要求你一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你的责任感就会很强,因为没有人可以依靠,你会积极主动地想如何完成任务。但如果是要求你们几个人共同完成,那群体中每个人的责任感都大大减弱,遇到困难时,你可能会想,反正还有别人呢,往往会退缩或推卸。

所以,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一位28岁的女子在住所附近被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最后女子被杀死。

事件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

事件引起两位心理学家的注意,他们仔细研究了相关报道,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 人越多,就越没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提出假设后,他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旁观者效应」的存在。

面对突发事件,当一个人无法判断该采取何种行为时,通常会参照周围人的做法,看别人会怎么做。而周围的人恰恰也在互相参照。

这就导致每一个不明真相的人都通过其他不明真相的人来判断情况,结果是大家都不明真相。

责任分散的同时,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降低了。人们会认为:我不帮,总会有人帮。别人帮了,就用不着我了。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

这样的心理最终导致旁观者集体冷漠,无人出手。

冷漠事件面前,道德谴责是不管用的,只有科学研究才能给出解决方案。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旁观者效应」的发生呢?

如果你是求助者,周围有很多陌生人,最好的做法不是大喊救命。而是对着人群中的某个具体的人发出求助。

当他被点名后,责任就从众人身上落到了一个人身上,他来帮你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且,要明确地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如果你是旁观者,虽然不确定整个事件真相,宁可小题大做误以为真,也不要随大流去参照别人的判断。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如果你愿意施以援手,应该告诉自己,此时现场只有你一个人。

回到开头的视频,或许可以这样分析,保洁员没有向乘客求助,所以大家并不觉得老人的行为很严重,会危及到保洁员的人身安全,这并非紧急事件。扔了瓜子再打扫就是了,这种局面保洁员完全应付得过来,并不需要帮助。

那么问题又来了,究竟面对什么样的状况,旁观者才愿意施以援手呢?或者说,判断出手与否的具体标准又是什么呢?

这是另一个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虽然我们不知道老头是不是坏蛋变老了,也不知道老头是不是退休干部。但这么大岁数干出这种有损公德的事情来,确实是白活了。如果他年轻时本身就是坏蛋,老了之后这副德行并不奇怪,因为本质决定了他的行为。

如果他曾经是一位干部,大概也是个作威作福,欺压吃瓜人群,不尊重劳动的寄生虫。有人说他给儿女丢脸,这副德行的老头,其儿女还能是善茬吗?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和推理,我们并不想追究其过去的身份,只看其现实的表现,确实太坏了。

除了当事老头本人,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对这种行为给予谴责,因为这是有损公德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所有乘车人的乘坐环境。有网友说,这是坏蛋变老了。有的网友认为,这老头肯定是退休干部,因为他不尊重劳动。有的网友说,这老头白活那么大岁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587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