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下吉为 三贤故里 ?

为什么称下吉为 三贤故里 ?,第1张

即下邽镇,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 下吉镇(1978年下邽(guī)更名为下吉)位于临渭区北端,距渭南城区28公里。下吉镇原名下邽,是临渭区古老集镇之一。  下吉镇人才辈出。因唐朝名将张仁愿、大诗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准或出生于此,或在此地生活过,素有“三贤故里”之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原陕西省人大副主任李连壁,也分别出生于下吉西关和见庄村。名胜古迹有慧照寺(晋)、塔(宋)、秦汉下邽县城遗址、景贤书院遗址等。 张仁愿(?—714),本名仁擅,改仁愿,华州下邽人,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景龙二年(708年)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其为相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服”,与李靖、郭元振、唐休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寇准(961年一1023年),字平仲,宋华州下邽县人。他是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寇准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19岁时赴汴梁(开封)会试就被录取。先后任大理评事、大名府成安军,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因他刚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所以宋太宗就称赞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有住宿的地方。

下吉镇上有下吉镇长安商务宾馆,朋来快捷酒店,景贤宾馆等多家宾馆提供住宿。

下吉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北端,原名下邽,是临渭区古老集镇之一。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坐落于“三贤故里”的下邽镇,东依慧照寺,西邻张兴斌艺术馆,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中。

学校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由本县举人唐顺祖于宋寇莱公祠创建,因取景仰“三贤”(唐诗人白居易、武将张仁愿、宋相寇准)之意,名曰“景贤书院”至今已有180年历史,名人辈出,屈武、惠春林、张兴斌等社会名流曾就读于此,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荣誉:

学校占地面积49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2109平方米,绿化面积4244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00余人,有教职工 146人。近年来,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连年位居临渭区普 通中学前茅。学校连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高考优胜学校”、“高中教学一等奖”“综合评定一等奖”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渭南市下吉中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439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