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带子是什么

黄带子是什么,第1张

清代皇帝和宗室专用的黄色腰带,成制于顺治十八年(1661)。是历史上官服制度的沿袭。包括有朝带、吉服带、常服带和行服带四种。一般用丝线织成,以四块圆形或方形的金属镂花版衔接,版上镶嵌宝石珠玉等装饰品,带子左右的金属版配上两环,以系挂荷包等装饰品。带子的颜色与金属版的镂花镶嵌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皇帝的腰带用明黄色,宗室皆用金黄色。其饰版数量等均各有定制。爱新觉罗家族以外的官员系蓝色或石青色腰带,严禁越级束用。因此,黄带子成为清朝宗室的特殊标志,俗称宗室为“黄带子”。

黄带子就是皇族,但并不是所有的皇族都是黄带子。按满清的规定,从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辈算起,他的儿子、如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等的子孙,都称宗室,也叫黄带子。塔克世的哥哥弟弟、也就是努尔哈赤伯伯、叔叔的后代则称觉罗,也叫红带子。比起黄带子,红带子的血缘显然要远一些,所以,地位、权势、俸禄都无法与黄带子相比。

黄带子是满清王朝的中坚力量,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直到皇太极建立大清,多尔衮护佑寡嫂幼侄入主中原,黄带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清初的黄带子堪称清王朝的四梁八柱,享有多种政治特权和丰厚的待遇。仅以亲王为例,除了每年可得俸银万两、米五千石外,还可得庄园田地五六万亩,庄丁250户。

黄带子,清宗室别称。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规定亲王以下宗室皆束金黄带,以示身份,故称。

清代皇帝和宗室专用的黄色腰带,成制于顺治十八年(1661)。是历史上官服制度的沿袭。包括有朝带、吉服带、常服带和行服带四种。一般用丝线织成,以四块圆形或方形的金属镂花版衔接,版上镶嵌宝石珠玉等装饰品,带子左右的金属版配上两环,以系挂荷包等装饰品。

扩展资料:

黄带子也留下了可以流传千古的东西。当年黄带子在北京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人票起了戏班子,为唱戏的唱曲的写了不少优美的唱词,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乾隆年间,黄带子所写的唱词被结集出版,取名《子弟书》。

七十户黄带子被发配盛京,《子弟书》也被带到了东北。现在火遍大江南北的东北二人转,很多传统唱段的唱词都是改编自黄带子留下的《子弟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带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45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