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是造型艺术所依赖的一门科学。透视也是一种视觉现象。这种视觉现象是随着人的视点移动而产生变化,即这种变化与视点的位置和距离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边走边看景物时,景物的形状会随着脚步的移动在视网膜上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某个物体很难说出它固定的形状。观者只有停住脚步,眼睛固定朝一个方向看去时,才能描述某个景物在特定位置的准确形状。
再则,随着景物与我们远近距离不同,所看到的景物形状也不一样。通常在距离的前提下,空间越深,透视越大。同样大小的物体,也会因视点与物体远近距离的不同而产生大小变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近大远小透视变化规律。
【透视】 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有三种:NO.1 色彩透视 NO.2 消逝透视 NO.3 线透视. 这是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如
中国画在的透视学应用:
(1)多视点
中国画善于表现丰富的情节,西方绘画注重单视点(类似于摄影).中国画讲求的丰富情节用单视点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国画用(类似于把摄象的多镜头分割再重新组合)多视点来表现.如
(2)高视高
采用微俯的视角表现,"远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画在远处的,其间再用云雾缭绕加以衔接.表现一种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国画是不采用近距离仰视来表现高山的.
(2)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毕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视学的基本规律,把一个物体的正面反面,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全都表现在一个二维的空间中.理解毕加索的画首先要抛弃透视学.
现在的画家已经开始无视一切规则,尝试打破所有的规则.但这些做法又在一个基本的哲学规则之中----打破一个旧的规则,创造新的规则.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 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