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

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考试,第1张

新华视点|近90万人报考 社会工作者职业日益受认可

2022年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于6月18日、19日举行。今年约有89万人报考,创历史新高。

社工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不是“社区工作者”。其工作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扶贫到乡村振兴,从社会救助到儿童保护,从社区矫正到禁毒戒毒,从灾后服务到疫情防控。社会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大幅增长。报考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社工的工作前景如何?

申请人的数量正在增加

从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董进入福州木排戒毒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她注意到,这两年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人越来越多。

“我身边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如果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一般都会选择做研究。”她说,“研究热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工作行业正在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个行业。”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等级。考证是有一定门槛的。比如助理社工,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可报考社会工作2年;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者,可报考社会工作4年。

6月18日,在广西南宁某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统计,2019年以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大幅增长,每年增加10万人以上;涵盖考生、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表示,今年约有89万人报考,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社会工作考试热表现为其他专业人员、民政系统外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和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报名人数越来越多。

邹介绍,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每年都不一样。以助理社工为例。据统计,近五年平均通过率为22%。

为什么会升温?

社会治理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持续增加,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升温的重要原因。

邹表示,随着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工作在社区、养老、医疗、禁毒、司法、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就业需求不断增加。例如,民政部发布的一份文件提出,2022年底前培养10万名专职和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目前专业社工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各个领域的人才缺口非常大,尤其是养老服务、司法、医疗等领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慈善促进与社会工作处处长孟昭平说。

一些地方制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办法,对从事社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并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相应补贴或一次性奖励,以鼓励提升专业水平。在孟昭平看来,这也是专业服务力量进入基层治理框架的需要。

曾当选“中国最美社工”的福州信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杰,从2008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刚开始做社工的时候,社会认可度低;如果手里有社工证,更容易获得信任。”

2021年12月4日,张杰(右一)在“乡村儿童妈妈聚会部”教孩子们唱歌曲《爱的鼓励》。新华社记者林山川摄

董介绍,一些社区工作者、乡镇工作人员的调研是出于工作需要。有些政府购买服务对社工机构的认证率有一定要求。同时,社工招聘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工作时间相对固定,也是很多人不错的就业选择。

在社工服务机构,社工也有从一线社工到主管、机构经理的进阶渠道。

“社会工作者解决贫困群体的问题。通过帮助他们联系和争取资源,他们可以让人们看到他们的困境,让社会更加公平。我认为这是一份有职业价值感的工作。”黄于2018年开始担任驻站社工,她说,因为她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照亮”,所以她也想“照亮别人”。

“社工主要是服务性工作,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对从业者有很高的道德和价值要求。”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甘满堂说。

前景如何?

“发展潜力很大。”邹表示,根据相关测算,中国需要200万至300万社会工作者,目前中国有163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已有73.7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甘满堂认为,现在是社工发展的好时机。一方面,城市化、老龄化带来的农民工、社区治理、养老等问题凸显,对社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推动社工的普及,加大购买服务,增加社工的数量。

邹表示,社工的职业发展空和制度环境会越来越好。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到“十四五”末,预计将增加10万个以上的社会就业岗位,就业空将大幅扩大。

《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持有职业证书的社会工作者达到4.5万人,镇街社工站覆盖率达到100%。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张惠平表示,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任何人都可以做社会工作,门槛低。其实社工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法律、心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在基层的深耕,才能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问题。

一些基层行政人员反映,现在社工站已经全面开放,但由于工资低,人才流失严重,很多地方面临着专业人士不愿意去,社工站招不到人的窘境。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中也遇到投标失败,或者中标后被迫中止项目的情况。

值得期待的是,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关于社工薪酬的政策文件。一些地方对政府采购项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社工薪酬的稳定性。

张惠萍建议,社工机构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重视社工专业人才的成长,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充满活力的社工队伍。

邹表示,社会工作者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正在探讨相关的立法文件。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注重从一般人才培养中培养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应更加专业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并重。在职社会工作者也应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者应该准备好面对困难。"张平说,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挑战,社工只有真正喜欢并愿意为困境中的人服务、发声,才能赢得社会认可。(记者、高磊、邓、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4030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