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第1张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

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使一些矿产具有相当的集中,如钨矿,在19个省区均有分布,储量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南、粤北、闽西和桂东—桂中,虽有利于大规模开采,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扩展资料

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

19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1949年为止,中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18种。

中国有色矿产数量很多,但从总体上讲贫矿多、富矿少。如铜矿,平均地质品位只有0.87%,远远低于智利、赞比亚等世界主要产铜国家。

铝土矿虽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点,但几乎全部属于难选冶的一水硬铝土矿,可经济开采的铝硅比大于7%的矿石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特点决定了必然增大矿山建设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矿产资源

1.主要的矿物组成

通过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鉴定,高峰100号矿体的矿石矿物组成与长坡-铜坑矿体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锡石、铁闪锌矿、毒砂、脆硫锑铅矿和白铁矿等,其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硫锑铅矿、银黝铜矿及异辉锑铅银矿等硫盐矿物,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炭质沥青和磷灰石等。其中矿石矿物含量达到85%以上,其中金属硫化物占63%左右,硫盐矿物占21%左右,锡石占3%~5%;脉石矿物含量很少,一般为5%~15%。金属矿物的富集程度较高。Zn,Pb,Sb,Sn,Ag平均含量分别为10.1%,5.21%,4.8%,1.86%和156.9×10-6。

2.矿石的主要结构、构造

(1)矿石的构造

矿石的构造较为简单,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细脉状构造、栉节状构造等。

1)块状构造:是100号矿体中的最主要构造。金属矿物等呈致密排列(图3-30A,B,E),脉石矿物含量很少。

2)条带状构造:由于矿液充填交代作用,使不同的金属矿物排列呈条带状,如图3-30C和F,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等矿物呈条带状交互排列。

3)细脉状构造:在100号矿体的上、下盘,沿着礁灰岩中的裂隙,矿液充填形成的裂隙脉,可见磁黄铁矿-铁闪锌矿脉、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脉、黄铁矿-铁闪锌矿-方解石脉等(图3-30D)。

栉节状构造:在矿体边缘的细裂隙脉中可见磁黄铁矿、方铅矿等垂直脉壁呈栉节状(图3-30D)。

(2)矿石的结构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压碎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等。

1)自形晶结构:矿石矿物呈自形晶产出。如锡石的四方柱夹锥面聚晶、毒砂的菱面体、黄铁矿的立方体、脆硫锑铅矿的长柱状单晶及放射状的集合体等(图3-31)。

2)半自形晶-他形晶结构:由于交代、溶蚀作用,矿物呈半自形-他形,如图3-31F中的毒砂。

3)交代溶蚀结构:该结构在100号矿体中普遍存在,如图3-31D中的锡石受到磁黄铁矿的交代溶蚀呈孤岛状;图3-32A中锡石、磁黄铁矿被铁闪锌矿交代;图3-32B中锡石被脆硫锑铅矿交代,边缘呈港湾状。

4)交代残余结构:当交代作用强烈时,早期形成的矿物被交代,仅保留有部分残留。如图3-32A中磁黄铁矿被铁闪锌矿交代溶蚀;图3-32C黄铁矿中的磁黄铁矿残留;图3-32D中磁黄铁矿被白铁矿交代,仅留下一些残粒保存在白铁矿中。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结构、构造外,还可能出现固溶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等。

3.围岩蚀变

100号矿体的围岩蚀变较为简单,主要有大理岩化、硅化及局部透闪石化。大理岩化分布较广,岩石退色,发生重结晶,形成粗大粒状镶嵌结构(图3-33)。

图3-31 100号矿体中的自形晶结构

图3-32 交代溶蚀结构

图3-33 围岩的大理岩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99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