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仗为何这么厉害

粟裕打仗为何这么厉害,第1张

在十大开国将领中,虽然粟裕排名第一,徐海东第二,但从军事资历来说,徐海东其实更深厚。徐海东1925年入党,早在红军时期的1934年,徐海东就已经是红25军军长,后成为陕北红15军军长,而粟裕将军1934年还只是红10军团参谋长(1927年入党)。

1937年红军整编之初,徐海东成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而粟裕的第一个职务是新四军第2支队副师长。横向比较,排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鄂豫皖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徐海东于1939年转战华中,出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原高敬亭所在支队,笔者之前有专文)司令员。

比较容易,因为这个时候粟裕将军还是2支队的副司令员(后来的代司令员),只是一个团级的副干部(新四军四支队都是团级单位)。直到1941年新四军改编后,粟裕才成为第1师师长,而徐海东则因病休养,否则应该继续担任由第4支队改编的第2师师长。但徐海东是华中局成员,政治地位还更高。

个人认为,两位开国将军的作战指挥能力可谓“各有千秋”。徐海东被称为“徐老虎”,英勇奋战。红二十五军长征时,徐海东曾挥刀与敌肉搏战。这是红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即军队规模不大,兵力尚弱,在战场上更注重“勇猛”。比如许、王近山等四方面军的名将,早期都是这样。

粟裕将军的战斗更多体现在“谋”上。红十军团主力损失后,率500余人回到浙西南开展游击战争。他能够多次以弱胜强,坚持红旗三年,靠的就是他的机智、灵活和足智多谋。从身体条件上来说,瘦弱书生的苏羽在肉搏战中当然没有太多优势。他的优势在于他的指挥能力和对敌情的判断分析能力。

粟裕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能力在抗战末期逐渐显现出来。此时,新四军第1师已发展到一万多人的规模,使粟裕能够展开大规模的歼敌行动。从1944年的车轴战役到1945年的天目山反顽战役,战役指挥水平越来越高,很快在新四军将领中脱颖而出。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粟裕已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手下有3万强队。

从军事养成教育的历史来看,徐海东和粟裕都没有上过正规的军校。徐海东凭借勇敢和良好的战斗技能于1925年成为四方面军的一名排长,而苏雨泽则于1927年成为四方面军第11师教导队的一名中士。所以,很明显,粟裕将军在军事指挥方面还是相当有天赋的。虽然也包含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积累的经验教训,但问题是新四军其他六个师中,

尤其是在与蒋介石作战之初,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屡战屡败,军事能力甚至遭到老部下的质疑。延安也同意了和华野合并的建议,于是强大的华东野战军恒空诞生了。在华野的作战行动中,501给予502充分的信任和放权,为502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范围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自然引起了延安的重视。

而徐海东在军旅生涯中多次负伤,两次重伤,所以从1941年开始基本就离开了指挥所。客观来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徐海东也应该在华野或者华东军区扮演老战友谭震林、张鼎丞的角色,因为在战争后期的大兵团战略决战中,光靠勇猛肯定不行。在这方面,我军开国将领恐怕都不如粟裕真诚。

应该说,徐海东将军在中国革命早期,特别是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最困难的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粟裕将军在新四军重建后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更大,这是历史时期和战争性质决定的。不能简单评价谁打的更狠,“各有千秋”就是最好的诠释。

先来回顾一下十大将领的排序名单:苏羽、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小、张、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11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