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是我国人口大迁移,人们是怎样从“关内”闯到“关东”的?

闯关东是我国人口大迁移,人们是怎样从“关内”闯到“关东”的?,第1张

人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到关东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著名的人口迁移,即东进、西出和南下。这三次人口迁徙都是人们自发进行的自救。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即山海关之外,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白山黑水之地。

中国古代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家园意识。任何能活下去的人都不会想离开自己的家乡。事实上,在公元1860年之前,清政府禁止民众随意入关。因为这里是清朝发迹的地方,所以也被称为他们的龙族之地。顺治皇帝过去常常未雨绸缪。如果关内出了问题,他可以退守东北。所以一直作为清朝的大本营存在,当然要保护。随着满人大规模入关,这里人口锐减,堪称真正的地广人稀。

公元1860年以后,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存在越来越强大,清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谁也保不住地盘,于是开始陆续放宽进入东北的限制。

当然,更根本的原因是黄河开始给人穿小鞋了。河北和山东作为黄河下游,人口非常多,但是黄河总是在这两个地方开始泛滥。人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求生的欲望让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关外,那里有100万平方公里的良田。于是,为了生存,河北和山东的居民纷纷掀起结婚生子的浪潮,开始长途跋涉前往东北。当然,这条路也充满了血泪和你将何去何从。但此时朝廷的政策并没有完全放开,山海关的管理依然严格,这也是“闯”字在广东产生的原因。

人们用心灵手巧,从山海关、柳条边潜入东北,一步步向北,用脚丈量这片土地,用汗水浇灌。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创作的。

东北明珠大连,其实是一座东部突围打造的移民城市。

当我们看中国地图时,我们可以看到。走水路的话,胶州半岛到辽东半岛其实很近。甲午战争期间,大量山东人由水路来到大连,这里成为山东人由海路东进的中转站。许多人去北方寻找肥沃的土地,许多人留下来一步步建设大连。

东北的土地真的很肥沃,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打狍子捞鱼”的现象绝不是吹牛。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定居。1910年,清朝灭亡前夕,中国东北的人口已经激增到1800万。

从此,东北和关中一样,成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成为国家重工业基地,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巨大的能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65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