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仙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满江红·仙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第1张

满江红·仙吕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人扑。

满江红·仙吕》赏析

此词写一个闺中女子伤春怀人的愁绪。全词用代言体写成,辞藻富艳,色彩秾丽,刻画精细,并多处化用前人诗 、词、文成句,却又毫无板滞堆砌之感,而是脉络清晰,跌宕多姿,叙事言情极有层次。

词的上片 ,先写这个女子春日睡起的无聊情态。一上来“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三句,以景衬人 ,写女子日高懒起。阳光已在闺房中移动阴影,则日上三竿 ,时间已晚可知。“揽衣”二句,暗用白居易《长恨歌 》:“揽衣推枕起徘徊”,和《自问行何迟 》:“酒醒夜深后 ,睡足日高时”。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谓“睡足”,并非“睡饱了”、“睡得又香又甜”之意 ,而是指这位女子昨宵因相思而失眠 ,故早上精神倦怠 ,在床上磨蹭够了才慢慢地起来。接下下,“临宝鉴 ”三句 ,以女子起床后无心打份的慵懒之状来透露她情丝繁乱的心理。“绿云 ”句,化用杜牧《阿房宫赋 》:“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句意。“未忺”,不喜欢,不想之意。接下来“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 ”二句 ,继续铺写女主人公睡起之态 。蝶粉蜂黄,指宫妆。蝶粉蜂黄都褪了”,指女子通宵转侧于枕上,宿妆因而尽褪。这里描写睡起的榜样十分细致逼真,所以明人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称赞说“枕痕一线红生玉”等句,“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动人”。以上一大段“欲妆临镜慵”的渲染描绘,都是为了突出女子独居的苦恼,所以上片末又接以如下一个动态描写 :“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通过这个富有特征的细节,开始正面揭示女子的心理状态,为下片宣泄其相思之情埋下了伏线。

通过上片的一系列精致深刻的描写,女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特殊情态已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于是下片放笔直言,代这个子倾诉出了满肚子不可遏抑的想思之苦 。换头的四个三字句:“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 ,萦心曲 。”句短而韵促 ,意悲而情切,以质直而重拙之笔突出全篇的情感内容。一切哀愁都是因为“重会面,犹未卜”而引发的,一切百无聊赖的行动都是由于“无限事,萦心曲”而产生的,因而这十二个字可以说是全词的“ 词眼”。“重会面 ,犹未卜”,即承上片末句“寻棋局”的意脉而展开。接下来“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二句,是作者的构想之辞,意思是说:在情人远离之后,想必你还照常在闺房中弹奏筝曲,向他表达内心的情愫;可是他远在天涯,你的一片心意他又何从理解呢?这一变换角度的虚拟之笔 ,把对女子相思心理的刻画更深入了。“芳草连天迷远望 ,宝香薰被成孤宿。”即承此意而来。二句意思是说 :“女子想尽办法,仍不能排遣忧思;她登高远望,企图看见意中人,不料春草连天,视线为之遮断;只好重薰锦被,再受孤宿之苦。这一组工整流丽的对仗,恰切而生动地写出了女子思远人而不见的痛苦 。作者笔头一转 ,由室内而至庭院,由环境渲染而转入心理描述,由人意表地以“最苦是,蝴蝶满园飞 ,无心扑。”三句束住全篇:这个心理表白含蕴十分丰富,大致说的是:眼下正是春光满园、百花竞放的时候,蝴蝶受春色引诱,纷纷而来,可女子见春色而增愁,不但无心扑捉蝴蝶,反而比锦帐孤眠之时更伤感了。这个结尾,将全篇的抒情推向了 ,热情饱满而余味悠长,相思女子的形象至此而更加完美生动了。

《 满江红》一调 ,句脚几乎全是仄声,音节拗怒,声情激壮,一般适合于抒发豪壮慷慨的感情。此调在现存的唐五代及北宋初词中不见。宋人最早用此调的 ,当推柳永 。《乐章集》中有《满江红》四首,内容为描写山水风光、抒发羁旅哀愁与表达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三类 。其中写山水、写羁愁的,境界阔大,感情沉郁,洵称佳构;而写恋情的那一两首却显得直露而精糙,并非成功之作。此后 ,苏东坡 、辛弃疾等改革派的词人利用这个词牌来恣意抒写政治情怀或人生感慨 ,创作了不少以阳刚之美见长的优秀篇章。

流风所及,遂使几百年来作《满江红》词者,大多走激烈豪放一路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 。作为苏东坡的后辈的柔丽派词人周邦彦,就偏用此调来抒写儿女私情。邦彦的集子里这首唯一的《满江红》词,以柔婉细腻的笔触,写千回百转的相思,特别是对女性的动态与心态的描摹,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它的风格情调,既与苏、辛一派的豪壮激越迥然异趣,也与柳永同词调、同题材作品中那种直露和俚俗的写法大相迳庭。南宋以后用《满江红》来写柔情者,大都不同程度地受了周邦彦这首词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词是众多的《满江红》中的一种创格。

《满江红·仙吕》作者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 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 集》传世。

周邦彦的其它作品

○ 苏幕遮·燎沉香

○ 兰陵王·柳

○ 蝶恋花·早行

○ 少年游·并刀如水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周邦彦更多作品

谒金门·春漏促

[作者] 韦庄   [朝代] 五代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春漏促》注释

⑴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急促。

⑵金烬——灯烛燃后的余灰。

⑶娇娆——形容美丽妩媚。这里指代美女。一作“娇饶”。

⑷“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曲调。

⑸“远山”句——眉黛如远山翠绿。《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谒金门·春漏促》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不安和烦躁。“金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无聊的,情绪是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

人将女子的孤独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子的状态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女子的美丽。然而这样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心绪的凝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内心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的进一步刻画,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此时只是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欢乐时刻的回忆,并想借回忆来冲淡眼下的孤独与凄凉,但回忆也解脱不了困境,而只能更增加孤苦。“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愁容怨态跃然纸上。

《谒金门·春漏促》相关内容

评析作者:佚名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感受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睡,所以感到特别寂静;因为静也就感到漏壶的滴声特别响。特别是“促”字,份量相当

《谒金门·春漏促》作者韦庄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早年屡试不 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 ,召为判官 ,奉使入 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 ,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 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 ,多以伤时 、感旧、离 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 ,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 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 ,与温庭 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 享乐生活及离情别 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 五十五首。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颇多诋毁。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韦庄的其它作品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 长安清明

○ 台城

○ 思帝乡·春日游

○ 菩萨蛮

○ 韦庄更多作品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清代·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出自清代朱彝尊的《桂殿秋·思往事》

婉约 , 怀念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创作背景 这首词忆念的是作者于顺治六年(1649年)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初相恋的往事。朱彝尊十七岁人赘到冯家,其妻妹冯寿常只有十岁。九年后冯氏出嫁,到了二十四岁她又回到娘家来住,在这时她才真的和朱彝尊有了爱情事件。但她在三十三岁就死去了。 赏析

这首《桂殿秋》,五句,二韵,二十七个字,纯属短制。在如此短短的尺幅中,织进了词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而且描画出意中人的眉眼。这大约就是该作赢彩的缘故。“思往事,渡江乾,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以轻灵的笔触描绘了载着他和她的小船,随着回忆的水流,沿江驰向了秋风秋雨的越山的场景。开头一个“思”字,带起“往事”,进而提掣著全词,把全词的内容界域在回忆的范围里;再一个“渡”字,表明词人此行的去向和乘载一乘着船儿沿江而前,至于去往何处,不得而知。词旨并非记游,而是透露一种朦胧的爱情。“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描画意中人的形态,并没有着笔她的眼睛,“青蛾”下面的明眸显得朦胧,从而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一个“低映”,再一个“看”,活画出少女遥望雨色迷濛的越山的情态。这少女许是有满腹心事。透过少女朦胧望山的身姿,似乎可以看到在她不远处正在凝视着她的词人的形象。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共眠”,极险,险些使词趣跌入邪秽的渊薮。“听秋雨”,极写词人与意中人虽同舸共眠却心愿难遂的凄苦心态与情状。既然是“秋雨”,那么这辰光最多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深秋,但词人却硬说是“寒”,是因为“各自”“小簟轻衾”。小簟,意中人所卧,隐写意中人娇小温柔;轻衾,词人所用,隐写不耐秋凉。或日二人皆“小簟轻衾”也未尝不可;但共眠分卧确是不容置疑的。否则,“各自寒”便好无来由了。“各自寒”,分明使自然气温下降了许多,其原因当然是“天气不寒人心寒”了。这一韵曲折往复,蕴藉委婉,不言相思愁苦,而极言相思愁苦。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元代·明本《九字梅花咏》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咏物 , 梅花 , 寓人贞洁 注释 ①梢:树梢。小艇:轻便小船。坳(āo):低凹的地方。

②疏影横斜: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乃谓物影稀疏。

③擫(yè):以指按捺。蓓蕾:花苞,含苞未放的花。

④嘲:本意为调笑,此处作歌咏、吟咏解。 鉴赏 本公这首《九字梅花咏》流传甚广,同代中即获盛誉。《风月堂杂志》载:大书画家赵子昂与本公为方外至交,对本公赞赏备至,翰林学士冯子振却不以为然。赵子昂强拖本公同访冯子振,冯出示自己所作《梅花百咏诗》,颇有炫耀之意。本公一览,走笔亦成百首。冯子振仍未认可。本公出此《九字梅花咏》求和,冯悚然久之,难以下笔。乃服输并致礼,遂成知交。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寒梅忍受西风,含苞欲放的生动姿态。以诗喻人,提醒人们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本性。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明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独睡起来情悄悄,寄愁何处好。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镟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宋词精选 , 孤独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窗外的雨声滴在空空的台阶上,孤独地宿在旅舍里突然惊醒,心中情绪凄清萧索。这一种闲愁,想来用图画难以描摹。秋天渐深,蟋蟀声听起来叫得很苦,夜晚将尽,灯花不久就落了。最无聊的时刻,总是让良宵在孤眠的寂寞中过去。

远处的佳人应该会怪我,离别后不遵守诺言。记得当初,她翦剪下一绺头发作为别后重聚的约定,看来此越难以兑现了。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幽闺深处,填写新词,共饮美酒。如果能再次同欢笑,我肯拿金玉珍珠来换取这样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独居异乡孤宿,耿耿难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与无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词一起笔,作者便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渲染气氛:“夜雨”透著寒凉,“空阶”透著冷落,“孤馆”透著寂寞,寂寞孤馆“梦回”之际,雨打“空阶”,最使人凄凉难耐。故以“情绪萧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全词也笼罩在这伤感的氛围中。羁旅漂泊之时,以夜雨沥沥领起,刹那间情绪萧索,于孤独寂寞中,无限相思与懊恼一齐向词人袭来,情难自禁。而一个“滴”字,如泪坠一般,更是写出了词人对雨意的敏感以及内心深处无可倾诉的苦楚。“闲愁”本无形,词人强自挣扎,试图将之描述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他只好发出这样的感喟:“想丹青难貌。”接下来是一个工整的对句:“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镟落。”写深秋时节蟋蟀悲鸣,又收回来,将视点落在室内很快落下的灯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负良宵的无聊。然后引出下片对佳人的思念。

下片“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是词人构想对方别后的情景,更是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但这自责中透著太多的无奈与悲哀。也正是如此,他对与佳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是那样留恋,又是那样向往。昔日“翦香云为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再相偎相伴,填新词,酌美酒的愿望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词人虽表示愿意用“金玉珠珍”换取再次“同欢笑”,但这种表白同样透著无力,透著悲哀,透著无奈。

柳永不仅是词作大家,且是一位绘画大师。而眼前这位手执丹青竹毫曾绘制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自然秋景的绘画大师,面对“情绪萧索”“一片闲愁”却“丹青难貌”了。这充分表现了羁旅在外、孤馆回梦的词人离情之深、离愁之浓。

凡词都离不开意象。古人称“意象”为“兴象”,即诗词中的意境,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亦即表现作者情趣的形象。词中“灯花”的意象用的自然巧妙。古时俗以灯花为吉兆,如杜甫《独酌成诗》:“灯花和太喜?酒绿正相亲。”王实甫《西厢记》:“昨夜灯花报,今朝喜鹊噪?”《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喜,灯花碰头结双蕊。”秋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蛩声正苦”,词人正“情绪萧索”“一片闲愁”,而此时“夜将阑、灯花镟落”,本已情绪衰颓的词人,哪堪夜深人静之时,却又目睹唯有象征“吉祥”的灯花余烬凋落,这不能不叫词人深深感叹:“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这“灯花”将词人“丹青难貌”的“闲愁”承上启下地推向 ,以致“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才会有词人“肯用金玉珍珠来换取和佳人的再次欢笑”的迫切豪情。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思念佳人的情词,其思念对象不甚明了,应该是“心娘”“佳娘”“虫娘”“酥娘”之类的歌 子。此词具体创作时间未详。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忆共人人睡魂蝶乱,梦鸾孤。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边吊古驻岩昪。梦中马耳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使君抚字知多术,夔府如今正阻饥。——明代·王鏊《送高良新知归州》 送高良新知归州 江上青山识秭归,江边吊古驻岩昪。

梦中马耳先曾到,行处人烟亦已稀。

屈子宅空江渺渺,昭君村在雨霏霏。

使君抚字知多术,夔府如今正阻饥。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

猜您喜欢回望魂犹乱,归支病缓行。道傍将掩骨,塞外即前生。店主辞孤宿,军装付破城。便令身战死,序绩不知名。——明代·王醇《逢病军人》

逢病军人

回望魂犹乱,归支病缓行。

道傍将掩骨,塞外即前生。

店主辞孤宿,军装付破城。

便令身战死,序绩不知名。灯下狂歌酒半醺,兴来为尔写秋云。故人湖海如相问,骨立萧然似此君。——明代·王绂《题竹赠潘晦初》

题竹赠潘晦初

灯下狂歌酒半醺,兴来为尔写秋云。

故人湖海如相问,骨立萧然似此君。赤立已如神,东南一枝绿。名称未能辨,奇怪不可读。繁根万蛇拥,石为何罪束。曾无九方歅,驻彼遗外目。只疑夜雷风,窜入天飞族。濡毫状仿佛,备一百不足。持向画家流,休夸闭门独。——明代·王履《岭下枯木》

岭下枯木

赤立已如神,东南一枝绿。

名称未能辨,奇怪不可读。

繁根万蛇拥,石为何罪束。

曾无九方歅,驻彼遗外目。

只疑夜雷风,窜入天飞族。

濡毫状仿佛,备一百不足。

持向画家流,休夸闭门独。

以上就是关于满江红·仙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满江红·仙吕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谒金门·春漏促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原文_翻译及赏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77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