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四大洋主要特点

主神大道2023-05-04  18

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具体的大西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因为荷兰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就以此为其航道,在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海港纽约也在这儿啊,所以大西洋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港。

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一个洲;南极洲暂时还没人在上面定居;非洲人口增长率最大;亚洲人口最多;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南美洲有足球王国巴西;大洋州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具体下面:

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它的形状近似圆形,面积广达178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是世界水体最深的大洋,平均深度为4028米,全球超过万米深的6个海沟全在太平洋中,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

在太平洋南纬40度地区,终年刮着强大的西风,洋面辽阔,风力很大,被称为“狂吼咆哮的40度带”,是有名的风浪险恶海区,对来往船只造成威胁

夏秋两季,经常产生热带风暴和台风,可以掀起惊涛骇浪,连万吨海轮也会被卷进海底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通过深入内陆的属海地中海黑海与亚洲濒临

大西洋面积约943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8605米,是世界第二大洋

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连接北冰洋,南面则以南纬66度与南冰洋接连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

大西洋沿岸和大西洋中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濒临辽阔的大西洋,是各大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印度洋东西北三面是陆地,分别是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陆,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太平洋大西洋携手相连,南靠冰雪皑皑的南极洲

印度洋的面积为7492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洋

这里的岛屿较少,大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斯里兰卡岛,以及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科摩罗群岛塞舌耳群岛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群岛等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它通过格陵兰海及一系列海峡与大西洋相接,并以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北冰洋的面积为12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水体最浅的大洋

北冰洋地处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零下20度至零下40度,没有真正的夏季,边缘海域有频繁的风暴,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洋

四大洋

太平洋的岛屿非常的多,占到了世界总岛屿的45%,在太平洋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有2万个,面积约达到了440万平方千米。按照成因可以将太平洋的岛屿划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大陆岛又可以划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太平洋的岛屿大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雨林或者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5℃~28℃,年较差一般不会超过5℃。年降水量也比较大,一般为2000毫米~3000毫米,有的地方会超过4000毫米。西部地区的各地区由于受到大陆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在太平洋海域,除了新西兰的南、北二岛之外,大部分岛屿位于太平洋的中部。太平洋的岛屿有一个特点,就是群岛套着群岛。太平洋岛屿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新几内亚岛,,面积是785万平方公里,次于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岛屿的人口总数有580万人,占到了大洋总人数的233%。太平洋的三大群岛:西南部赤道以南,180度经线以西的美拉尼西亚岛,它是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西北部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密克罗尼西亚岛,是自西向东延伸的;位于180度经线以东,南北纬30度之间的波利尼西亚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这三大岛屿处在亚洲、澳洲和北美洲之间,又联系着各个大洋,在国际的交通运输上,太平洋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世界第一大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为界,南抵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东南以南美洲南端合恩角(西经69°55′)至南极半岛( 西经61°12′)间连线同大西洋分界,西南从马六甲海峡北端沿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南岸到新几内亚岛南岸的布季,越过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约克角的连线,以及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 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太平洋”名称来源于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通过波涛汹涌的麦哲伦海峡后进入了一个新大洋,在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的数十日航途中,洋面风平浪静、天气晴朗,船员们称新大洋为和平之海,中文译为太平洋。

太平洋的轮廓近似椭圆形。北从白令海峡到南极大陆北缘罗斯冰障 ,南北跨越纬度135度 ,南北最大长度159万千米。东从南美的巴拿马到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跨越经度180度,东西最大宽度199万千米。面积达179亿平方千米,占世界大洋面积的494%和地球表面积的1/3以上,比地球陆地面积的总和还大1/5,堪称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包括边缘海在内)为4000米左右,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还深300多米 。太平洋中水深超过3000米的洋底面积占857%,水深超过5000米的洋底面积占50%以上,世界大洋中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33个,太平洋中就有26个,其中水深在 1万米以上的深海沟全部在太平洋中 。太平洋的海水总容积达7亿多立方千米 ,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53%,是水量最多的大洋。

地图:太平洋

太平洋中岛屿众多 ,大小有1万多个 ,是世界几个大洋中数量最多的 。岛屿总面积达440万平方千米 ,占世界大洋中岛屿总面积的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大洋中、西部海域,其中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其面积仅次于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二大岛。流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如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等。而大洋东部的南北美洲,因高山几乎逼近海岸,没有大江 、大河注入太平洋。因而江河注入太平洋的水量相对较少,仅占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7。

洋底地形 太平洋是古老的大洋 。现代的太平洋是中生代早期古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的产物。在长期洋底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和海底扩张运动等复杂地质构造活动中形成了现代洋底地形。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边缘带、大洋中脊和海底山脉、大洋海盆3大巨型构造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深海沟以及边缘海盆地,面积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24%。大陆架面积约938万平方千米 ,占太平洋总面积的52% ,占世界海洋大陆架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和西南部、北部。西部大陆架最宽处为750千米 ,中国的黄海几乎全在大陆架上 。大洋东部大陆架狭窄,呈不连续的条带状,在北美宽仅18~20千米 ,南美最宽处70千米 。太平洋的大陆坡平均坡度为5°20′ ,是世界四大洋中坡度最大的 ,坡面上有海底峡谷、断崖、陡坎、阶地等。在西太平洋大陆坡与洋盆交界处有一系列著名岛弧和海沟,岛弧大体呈向大洋突出的弧形,自北而南由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汤加群岛和克马德克群岛等构成,长达9520千米。岛弧外侧伴生一系列海沟,其中深度在1万米以上的深海沟有千岛-堪察加海沟(10542米) 、日本海沟(10554米) 、菲律宾海沟(10497 米) 、汤加 海沟 ( 10882 米 ) 、克马德克海沟 (10047米)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大洋东岸的南北美大陆山系直逼海岸,除南北纬40°以南、以北的峡湾地段分布着一些岛屿和海岸比较曲折外,大部分海岸平直,无岛弧和边缘海盆地。海沟有北部的阿拉斯加海沟,中部中美洲海沟(危地马拉海沟6662米) ,南部秘鲁一智利海沟(阿塔卡马海沟8055米)。在西太平洋岛弧内侧分布着一系列宽阔的边缘海盆地,形成西太平洋边缘海,主要有白令海 、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珊瑚海等。太平洋西部的岛弧、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的产物,是地壳运动最强烈的地带,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因而围绕着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带又成为环太平洋沿岸的地震、火山集中带,地球上大约90%以上的地震和85%的活火山都分布在这个带上。

太平洋中脊(也称海隆)是洋底突出的地形结构,位置偏于大洋东部 。南始于南纬60°的南极-印度洋海岭 ,向东至西经130°附近转向北 ,大致平行于美洲海岸向北延伸 ,直到阿拉斯加湾,长约15万千米 ,宽2000~4000千米,面积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11%。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不太发育,高度比较低,一般2~3千米,在大洋南部比较高,愈向北愈低,到阿留申海盆几乎与海盆相近,潜没于北美大陆之下 。大洋中脊被一系列大致东西向的断裂带所切割,相邻两带间距离约900~2200千米 ,断裂带东西绵延2000千米以上,宽约一、二百千米,在地貌上表现为狭窄的槽沟。自北向南断裂带有:门多西诺断裂带( 北纬40°40′)、默里断裂带(北纬38°)、莫洛凯断裂带(北纬26°左右)、克利珀顿断裂带(北纬11°30′)、加拉帕戈斯断裂带(赤道附近)、伊斯特断裂带(南纬27°左右)等。太平洋中脊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它的南端与南极-印度洋海隆相连接。

太平洋底的中部还分布着一系列呈西北 - 东南走向的海底山脉,是太平洋底最雄伟的地形之一。它北起堪察加半岛,经皇帝海山、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向南直抵土阿莫土群岛,绵延1万多千米 ,是太平洋板块受力作用 ,在近期玄武岩基底上发生断裂,引发大量玄武岩沿断裂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这些海底山脉与大洋中脊不同,多由无地震活动的海底火山构成,也有少数是活火山如马里亚纳群岛北部的海底山脉,还有少数是由一些珊瑚岛沉没在大洋深处形成。它们具有比较平坦的顶峰,称海底平顶山。一些高耸的海底山突出海面成为岛屿,如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等。

一系列海底山脉把太平洋盆地分割成 4 个次一级的深海盆地,以皇帝一夏威夷山脉(海岭)为界,以东是东北太平洋海盆 ,水深4000~6000米 ,最大深度7168米 ;以西为西北太平洋海盆 ,平均深度5700米 ,最大深度6224米 。中太平洋海底山脉、莱恩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之间为中太平洋海盆,水深一般5000~5500米 ,最大水深6370米 。中太平洋海盆以南,南极-太平洋海岭以北为西南太平洋海盆,水深4500~6000米,最大水深8581米。太平洋洋底广阔、平坦的深海盆地上的沉积物有褐粘土、生源沉积物、浊流沉积物、火山沉积物等,其中以生源沉积物和褐粘土分布最广,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洋盆地。

气候与洋流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决定太平洋上气候的主导因素。此外,亚洲大陆和洋流也是影响因素。太平洋大气环流由纬向分布的两个高压带和三个低压带控制。

赤道附近 为低压带 ,太阳辐射强,终年气温高,年均温在26℃以上,是大洋的高温带。同时因温度高,空气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多对流性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又成为大洋的多雨带 。在南北纬5°~20°之间是热带风暴经常形成和活动的地区。

南北纬30°~35°之间 为强大而稳定的副热带高压带,高压中心偏于大洋东部。在高压控制区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形成太平洋面的干燥带和空中水汽的主要供应带,还是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最大地带。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并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称信风带。信风带风向稳定、风力较大,是地球上最著名的行星风带,是低纬度大洋表层洋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动力。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称西风带。西风带也是大洋上的行星风带,冬季强烈,狂风出现频率达25%~35%,成为中纬度大洋表层海水从西向东流动的动力,尤其南半球西风带,由于南太平洋与印度洋相连,加宽了海域以及南极冷源的影响 ,使西风带成为风向稳定、风力强大的风带,加之极锋带气旋活动频繁,常有18米/秒以上的大风,形成咆哮西风带,给南太平洋中高纬度洋流以及航运造成很大影响。

北纬60°附近 为副极地低压带 ,位于阿留申群岛一带,又称阿留申低压。冬季低深,夏季较弱。它吸引周围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吹动周围大洋表层水体形成逆时针方向环流系统。南极低压伸展到南极附近。太平洋上各气压带和风带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一样,在一年中有位置的南北移动和强度的增大、减小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影响到太平洋中的洋流、水温和盐度的相应变化。在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和副热带、温带地区,由于亚洲大陆与太平洋间的热力差异和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形成了世界上特有的季风区。每年夏季海洋上暖湿气流流向陆地,冬季时来自陆地的干冷气流又吹向海洋,这种地区性的季风环流扰乱了大洋中气候的纬向分布,并对太平洋西部的洋流、水温、降水、蒸发、盐度以及海洋生物都产生明显影响。

南、北太平洋 各形成一个以南 、北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规模巨大的反气旋型环流系统,它是由稳定的盛行风带引起和在地转偏向力、大陆轮廓、岛屿分布作用下形成的 。北太平洋环流是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太平洋环流是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在两个环流系统之间是自西向东流的赤道逆流。在北太平洋的北纬45°以北,有以阿留申低压为中心,由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亲潮)和北太平洋暖流构成的气旋型环流系统。在南太平洋的南纬40°以南海域,固无大陆阻挡,形成了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极环流(西风漂流),再南则是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的极地东风漂流。北太平洋的日本暖流(黑潮)是太平洋中最强大的洋流,是仅次于墨西哥暖流的世界第二大暖流,它是由北赤道暖流在吕宋岛以东转变而成,具有流速强、流量大(相当于世界各河流总流量的20倍)、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的特色。因为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又称北太平洋暖流,是组成低纬和高纬洋流环流系统的重要成员。南太平洋的西风漂流是南极绕极流的表层部分,而到南纬35°~65°,则从海面扩展到海底,成为宽阔、深厚而强劲的风生漂流。它向东流,一支穿过德雷克海峡,一支自南纬45°开始转向北流成为秘鲁寒流。秘鲁寒流沿南美洲西岸北流直抵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全长4600千米,是世界行程最长 、最强大的一支寒流 ,它在智利海岸附近宽度为180千米 ,而到秘鲁海岸宽度变为450千米,流速不大,一昼夜约77千米。水温15~17℃ ,比邻近海域水温低7~10℃ 。同时在盛行的东南信风作用下产生离岸流 ,使深约100多米的中层冷水补偿而升到海面,上升流把大量硝酸盐类和磷酸盐类营养物质带到海面,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但是,当东太平洋中自赤道海域南流的埃尔尼诺暖流沿厄瓜多尔海岸南下,一直延伸到南纬5°甚至12°时 ,与秘鲁寒流海水相混 ,引起寒流水温增高,抑制了冷水上泛,引起沿岸的冷水性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到鱼类因不适应而大量死亡,随之食鱼的鸟类也相继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灾难。这一海水温度增暖现象称为埃尔尼诺现象,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水温和盐度 太平洋表层水温的特点主要受大洋洋面上气温的影响。水温分布表现出沿纬度延伸和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基本规律。最高温出现在赤道地区,特别是西部 ,平均水温为 27~29℃ 。 南北纬 10~ 20°之间水温为 25~26℃;到南北纬40~50°之间 ,水温降为5~10℃ 。南极大陆边缘水温为0℃左右 。 水温等值线基本呈纬度地带性分布,在南半球大洋中更为明显。然而由于大洋东西两侧洋流性质的差异以及季风和沿岸上升流等影响,使低纬度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约4~8℃;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西部水温低于东部8~12℃ 。夏季最热月(8月) , 北太平洋表层水温都在0℃以上 ,最高水温出现在接近中美洲的水域 ,达29℃或更高,赤道附近为26~28℃ ;最低温在千岛群岛附近为0~2℃ 。水温的 0℃ 等温线分别位于北纬 55°和南纬66~67°的大洋中。太平洋处于低纬度的面积比其他大洋大,因而水温也比较高 , 年均水温高于 25℃ 的面积占太平洋总面积的35% ,高于 20℃的面积占53% 。太平洋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937℃ , 高于其他大洋平均水温17℃ ,是世界大洋中最暖的大洋。又由于南北半球陆地面积的不同以及大洋南北两端水域开阔程度和与两极冷水交换数量的差异,南、北太平洋水温也不相等,北太平洋表层水温高于南太平洋1~2℃。

大洋海水盐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洋面的大气降水量和洋面蒸发量的对比数量。降水量多于蒸发量,海水得以淡化 ,盐度降低,反之盐度增大。太平洋赤道地区是多雨带,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大于蒸发量,因而海水盐度不太高 ,一般34~345;副热带地区是干燥带,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盐度最高在355以上;温带降水量又多于蒸发量,盐度减小在34以下;寒带蒸发量减小以及受融冰影响,暖季盐度一般在30左右。太平洋的平均盐度为35。

海洋资源 太平洋海域广阔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已经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是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太平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 ,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 ,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同时海洋中生物的种类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每一种动植物的分布密度则是高纬度区大于低纬度区,在高纬地区多优势种。在大洋表层大量繁殖着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近海的海底植物,在温带有鹿角藻类和昆希科藻类(主要是海带),在热带有褐藻、绿藻及多种细藻。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众多水藻为近海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繁殖多种软体动物、软体虫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以及珊瑚虫等,并出产大量鱼蟹。在岛屿和滨海带是海鸟的栖息地。大洋中有不少兽类,如鲸、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獭等。

太平洋的渔业生产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产量为3545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64576万吨)的一半以上。主要渔场有两个:一是西北太平洋渔场;另一个是东南太平洋渔场。西北太平洋渔场包括白令海一部分、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渔场的大陆架面积达219万平方千米 ,海水较浅 ,阳光可透入底层,众多河流带来大量无机盐类,以及寒暖流带来冷性和暖性浮游生物,为浮游生物滋养和鱼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成为世界主要渔场之一。1980年渔产量为1878万吨 ,居世界主要渔区中第一位,其中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鲱 、鲑、鳟等鱼类。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以捕海兽为主,其中捕鲸为多。堪察加半岛沿海是世界最大的捕蟹场。中国沿海舟山群岛一带以捕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海鳗、乌贼为主。东南太平洋渔场包括秘鲁、智利、厄瓜多尔渔场,这里大陆架狭窄,只有16万平方千米,但由于有强盛的秘鲁寒流流经和沿海上升流等环境条件,无机盐类也相当丰富并适宜浮游生物繁殖,鱼类十分丰富,成为重要渔场。其中秘鲁海域以产鳀鱼为主,秘鲁椂蚬隙喽�睾J⒉�鹎褂悖�ê产量500~1000万吨。另外 ,太平洋东北部、中东部、西南部海域每年也产一定数量的鱼。

日本的海带渔船

太平洋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主要集中在近海浅水区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陆架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油区有 :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区,库克湾区,日本西部大陆架区 ,东南亚区,南美洲西海岸区以及中国沿岸的大陆架区。现已探明的太平洋石油储量和开采量还落后于大西洋和印度洋 。大洋近海海底还有煤矿,日本、智利都已开采。其他矿物还有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锆石、钛铁矿、锡、铁、锰等。富有经济意义的金、铂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锡矿主要产地是东南亚各国的滨海。印度和澳大利亚是锆石、金红石、钛铁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近年来在太平洋水深 4000~5000米的海盆中发现大量锰结核和锰壳,其分布范围、储藏量和品位都居各大洋之首 ,主要集中在北纬6~20° ,西经110~180°范围内,估计储量有17000亿吨,是未来可资利用的最大金属矿资源。

中国南海钻井平台

交通通讯 太平洋海域广阔 、港湾众多 ,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太平洋在世界海运中的 地位仅次于大西洋 ,拥有世界 海港总数的1/6,货运周转量的3/10,货物吞吐量的1/4 。海运的大宗货物是石油、矿石、谷物等。主要海运航线有东亚—北美西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航线、东亚沿海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港口众多,主要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釜山、大连、天津、上海、广州、香港、海防、新加坡、雅加达、东京、横滨、神户、大阪、悉尼、惠灵顿、温哥华、西雅图、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巴拿马城、瓜亚基尔等港。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西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等是海、空航线的中继站,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太平洋从1902年开始敷设海底电缆,现已有从加拿大的温哥华到澳大利亚悉尼、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至菲律宾、日本至印度尼西亚,从香港至菲律宾、越南以及南美洲沿海国家之间的海底电缆。近年来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信卫星进行联系。

中国青岛港8号码头一角

澳大利亚悉尼港湾风光

太平洋周围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过去经济长期发展水平不高。太平洋东岸美洲大陆上的高大、漫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减弱或限制了大洋同整个美洲大陆内地的联系,而经济发达的美国、加拿大等国虽然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而其主要经济中心却远离或背向太平洋。拉丁美洲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心区也很少面向太平洋。因而太平洋的海上货运量还不到大西洋的一半。近年来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在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不断增强,太平洋地区各国间以及同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太平洋地区的交通、通讯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0多万年前,当人类诞生之时,地球这颗行星就已经为人类“准备”好了充足的生存条件陆地、海洋、空气和森林。人们生存、繁衍的这片土地,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有着高耸入云的峻岭;有着奔腾不息的江河;有着起伏不平的丘陵;有着巨大的高原和深凹的盆地;还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等等。可是,你知道在浩瀚的太平洋底是一番什么景象吗?

其实,大洋底地貌与陆地有些相像,既有巨大高耸的山脉,辽阔平坦的海底平原,又有深达万米的大海沟。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较大。在太平洋东部。有一条大洋中脊和纵贯南北的海底山岭,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从阿留中海盆开始,经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东太平洋海区相连,再向西与印度洋中脊系统相接。

它的北段被美国太平洋沿岸大陆所淹埋,南段是比较明显的东太平洋海岭。大洋中脊是一种巨型构造地带,被一系列与纬度线平行的长达数千千米的断裂带所切割。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条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雄伟的海底山脉。北起堪察加半岛,经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至上阿莫士群岛,绵延1万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东西两部分。在这条海底山脉中太平洋山脉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外,还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这些海底山有的沉没在深海中,有的耸立于海面之上成为岛屿。

夏威夷岛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它们从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岛上的主峰高出海面4270米,绝对高度达9270多米,超过了陆地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见,海底山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以东,除北太平洋海盆、东太平洋海盆和秘鲁—智利海盆外,还有辽阔的东太平洋高原和阿尔巴特罗斯海台等。

有趣的是,太平洋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中央地带,而是在西部的大陆架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系列巨大的岛弧和海沟带。岛弧和海沟紧挨在一起,构成地球表面起伏最剧烈的地带,地形高差达15000米。在岛弧内侧与大陆之间是一系列边缘海,岛弧外侧紧挨着深达的海沟。其中深度超过1万米的有4个,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就分布在这里。

在太平洋东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带,没有岛弧,只有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10多个。其中秘鲁—智利海沟逶迤近长达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长的海沟。太平洋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约占太平洋底总面积的10%。

以上就是关于七大洲四大洋主要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七大洲四大洋主要特点、著名的四大洋的特点是什么、太平洋的岛屿有什么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966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