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是哪来的,和鲫鱼有关系吗

罗非鱼是哪来的,和鲫鱼有关系吗,第1张

原产于非洲罗非鱼其实有很多别名,比如学名叫“莫桑比克口孵鱼”,在台称作“吴郭鱼”。由于罗非鱼的体型大小与外型的确与鲫鱼非常类似,所以也被称作“非洲鲫鱼”,不过罗非鱼跟鲫鱼是没啥关系的。

罗非鱼属于慈鲷科,原产于非洲的热带河流与湖泊,北至尼罗河下游,南至赞比西河流域,包括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都是罗非鱼产地。而在东非大裂谷的亚洲延伸部分——加利利海也有罗非鱼分布。

从外型来看,罗非鱼与鲫鱼的确很像,但也有明显不同。比如罗非鱼背部的鱼鳍几乎覆盖整个背部,而鲫鱼的背鳍主要位于靠近尾巴的地方。另外,罗非鱼体态较鲫鱼更宽,尾鳍的鳞片花纹也是不同的。单看鱼鳍,罗非鱼的鳍倒更像鳜鱼。

除了怕冷,罗非鱼的适应性还是非常强的。作为广盐性鱼类,罗非鱼不仅能在淡水生存,也能在咸水中存活。即便是低氧环境,也不妨碍罗非鱼生长。由于罗非鱼怕冷,所以在国内主产地基本都是南方。

鲫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鱼类,而罗非鱼也一样,但罗非鱼的食性更杂。罗非鱼贪食,生长速度也非常快,半岁大的罗非鱼就可以繁殖下一代。罗非鱼是世界上分布与养殖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消费量也非常高。众所周知,美国人很少食用淡水鱼,以至于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成灾,但罗非鱼却是个例外。在美国,罗非鱼是最常见的鱼类食材之一。

不仅是生长迅速,罗非鱼鱼刺不多且肉质细腻,相对于普遍多刺的其他淡水鱼,罗非鱼食用更加安全方便。而且罗非鱼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相当高,营养丰富。

在我国,罗非鱼与小龙虾一样都是属于外来物种,年产量已经接近200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国内罗非鱼主要集中于南方,广东省占据46%,海南省占19%,云南与广西产量也不低。

不过,罗非鱼在国内的境遇与小龙虾完全不同,虽说不那么少见,却也并不常见。国产罗非鱼近一半都用于出口而非自家消费,要知道,国内小龙虾产量也极其巨大,却依旧存在缺口需要进口弥补,更别说出口了。相较之下,罗非鱼似乎没那么受欢迎。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一种中小形鱼。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尼罗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2]

奥利亚罗非鱼

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

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

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红罗非鱼

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

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奥尼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

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

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1, 价格的多少,还要参考地区的不同的,罗非鱼的养殖方式。大致上8—15元每斤。

2,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

3,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罗非鱼不是很脏;

罗非鱼(非洲鲫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别高。罗非鱼因以上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之称,近年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目前,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等温度较高的地区,以池塘精养为主。除了内销外,部分企业利用罗非鱼制作鱼片、鱼排等出口国外,为优良养殖品种。

生活习性

罗非鱼栖息在中下层,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罗非鱼不耐低温,在水温10℃左右就会冻死。

有些种类的罗非鱼会有口孵的行为,即雌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为幼鱼,这种护幼行为对其繁殖十分有利。部分种类的罗非鱼在繁殖前,雄鱼会挖掘底土筑成盆状的巢,具有强烈的领域性,雌鱼将卵产于巢中,待孵化后再由雌鱼将幼鱼含在口中保护。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此鱼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人工繁殖:

1.鱼种培育

池塘面积667-3333平方米(1-5亩),放苗前约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然后注水,水深控制在08-1米。每667平方米施粪肥、绿肥各约500千克,作为基肥,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放苗约10万尾,除施基肥外,每日泼洒豆浆喂苗,以强化培苗。在水温25℃左右,经15-20天培育,鱼苗可长至1克/尾左右,即可及时出苗供作饲养商品鱼。

2.商品鱼饲养

福寿鱼的池塘饲养与其他罗非鱼的饲养技术一样,可行多种饲养模式。但当时推广以混养为主。这里指的是以饲养四大家鱼为主,福寿鱼仅作为搭配品种进行饲养。在一般以饲养肥水鱼为主的池塘中,可根据水温情况,只要水温能稳定地维持在18℃以上时,即可进行放养。

3.放养规格

小则在5-15克/尾,大则可放养25-30克/尾,早繁苗规格小些,但亦应不小于3克/尾。放养密度,一般可视苗种大小及苗种来源而定。作为四大家鱼为主的成鱼池,每667平方米可搭配放养福寿鱼200-1000尾。当年孵化的鱼苗,饲养150天,个体可达150-250克,与四大家鱼混养,单项每667平方米产量高达150-500千克。

以上就是关于罗非鱼是哪来的,和鲫鱼有关系吗全部的内容,包括:罗非鱼是哪来的,和鲫鱼有关系吗、海上非洲鲫鱼又叫什么、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价格多少钱一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46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