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什么时代的人啊

鲁迅是什么时代的人啊,第1张

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年谱

一八八一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一八八六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一八九二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一八九三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一八九六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一八九八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一八九九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一九零一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一九零二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十分熟悉,他的文章一向以犀利的笔风而闻名。

他本该成为一个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生,然而最后他却成为了一位战士,以笔为武器,锋芒直逼当时麻木的看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医治的不再是受伤的病人,而是中国人民失去的的灵魂。

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然而就算是这样高度的评价,也无法囊括鲁迅在世界水平上的影响力。鲁迅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称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不仅如此,在韩国和日本,鲁迅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作品被收入韩国教材70年

韩国作家朴宰雨在《韩国七八十年代变革运动与鲁迅》中提出鲁迅亦属于韩国文学和历史领域的观点。鲁迅在韩国的地位可见一斑。而韩国更是用将鲁迅的作品编入教科书这一行为展现着这个民族对鲁迅的尊崇。

早在1949年,韩国的《中国语·读本篇》就收录了鲁迅的《药》和《故乡》两篇小说,之后又增加了《孔乙己》和《一件小事》。韩国教科书《文学》中收录了他的《阿Q正传》《风筝》、《故乡》等作品。

韩国鲁迅接受史的六个阶段

韩国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朴宰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作报告时指出,韩国接受鲁迅分为六个阶段

1920-1945,鲁迅刚刚进入韩国的土地中,这时候鲁迅仅仅在文章中简单带过,少有几篇关于鲁迅的研究文章,这时候鲁迅对于多数韩国人来说仅是一个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的人。

直到1945年,鲁迅的才在韩国有了几次露面的机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46年韩国顶尖大学高丽大学艺术会将《阿Q正传》搬上舞台,同时首尔大学也举办了鲁迅演讲会。这时候鲁迅逐渐出现在韩国大众的视野中。这个阶段,韩国教科书甚至引入了鲁迅的文章。1950年开始,韩国学者对鲁迅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拓展。到1980年,鲁迅在韩国的影响急剧上升。

在有“韩国鲁迅”之称的韩国韩国社会活动家李泳禧对鲁迅的宣扬下,鲁迅真正开始被韩国人民接受,韩国的大学生、学者开始真正去了解这位来自中国的革命家、文学家。这时候鲁迅在韩国开始有一定影响力。1990年左右,是韩国学者对鲁迅的研究逐渐成熟并发展,到了2000年以后,鲁迅在韩国的影响已经逐步扩大深入了。韩国在这一阶段出版了韩译本《鲁迅全集》。而韩国是海外第二个出版《鲁迅全集》的国家。

直至现在,鲁迅仍然在韩国极具影响力。今年(2019年)是鲁迅在韩国兴起的九十九周年。朴宰雨提出,韩国的鲁迅文学经过时间的考验,将不但继续保持下去,而且还会更加发展,更是直接说道:“鲁迅亦属于韩国文学和历史。”

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曾说:“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何以见得?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演讲时说,自己在十岁左右就开始读鲁迅作品,在鲁迅作品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之路。想想看,如果没有鲁迅的作品,世界上大概会少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们也也许就无缘《个人的体验》这部优秀的作品了。除了江健三郎,春上村树也曾表示过鲁迅对自己的影响。

1953年,鲁迅的《故乡》入选日本中学国语教科书。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这样评价鲁迅:“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

为什么鲁迅能够在韩国与日本拥有如此大影响力呢?

他以鲁迅为笔名的第一篇文章是写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随后他的其余文章,皆表现了极强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他的文章中混合了古今中外的元素;他在文章中展现了对入现代元素和封建元素的思考,同时他比较东西方人文的差异,写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警醒国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用辛辣的文字、独特的风格鞭策中国人民,他具有拯救中国的强烈民族热情,他所有的批评均建立在他爱国的赤子之心上。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至少,在那个病态的充满不幸与悲剧的社会,鲁迅是一名战士,一个无畏的革命家。

他的文字中与世界时代思潮相融合,这种融合是当时很多作家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这种融合中又融入了他的民族性。他所具备的革命性正是韩国所需要的。中国籍韩裔,被誉为“**皇帝”的民国影帝金焰因为对鲁迅的钦佩,甚至在读书期间将自己名字改为金迅以此激励自己。

当然,这与韩国日本的社会状况也是分不开的。当时的韩国受军事独裁影响,国内民主化运动高涨,韩国人从鲁迅的文学与思想里解锁了反封建斗争的精神,进而燃起了同帝国主义以及法西斯相斗争的勇气。

这也是鲁迅亦属于韩国的文学和历史的缘故所在。鲁迅的笔,不仅唤醒了中国饱受压迫精神麻木的底层大众,他的“呐喊”同时也为“彷徨”的韩国指出了发展的明路。

前文提及,韩国是第二个海外出版《鲁迅全集》的国家而第一个则是日本。在日本,鲁迅和孔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代表。

日本文学家通过研究孔子与鲁迅来了解中国文化。此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热衷于研究中国文化,研究鲁迅。

鲁迅的影响范围还在不停地扩大,世界各地对鲁迅的研究也在层层深入,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用他别具一格的风采吸引着世界对中国的瞩目!“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鲁迅的路,还需要我们继续走下去。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周树人”并非鲁迅原名,而是鲁迅十八岁以后的名字,十八岁以前他还有一个名字,那才是他的“原名”。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他祖父(名福清,字介孚)给取的。鲁迅出生在旧历八月初三日(1981年9月25日,他的祖父当时正在做“京官”。因为旧时有这样的风俗或说习惯,即给出生的小孩取名,多采用接报时有关的景物或人、事。据周作人回忆说,他祖父接到家报时,适值一位张姓翰林来访,翰林虽穷但地位尊贵,为图吉利,就以姓为名,给鲁迅取名“阿张”。随后又找同音字替代取了学名,就是“樟寿”,号曰“豫山”。后来鲁迅上学堂去,同学们喊他“雨伞”(吴语“雨伞”和“豫山”音同,旧时同学同辈间依礼只能互称字号,不可直呼其名。笔者注),他不高兴,又请祖父改名,于是去掉“山”,添上“才”,改为“豫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被纳入初中一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这些文章都被摘入《鲁迅全集》。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周樟寿。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以上就是关于鲁迅是什么时代的人啊全部的内容,包括:鲁迅是什么时代的人啊、鲁迅是谁、鲁迅原名周树人还是周樟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92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