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第1张

汉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特点,汉语内容很多的,我介绍一些主要的哦:)~~

(一)语音的系统性特点

语音的系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不同的语音单位,二是这些语音单位有不同的组合特点就汉语普通话而言,基本的语音单位辅音有22个,元音6个,声调4个这些最小的发音单位进一步组成了话语(即言语,语流)中在听感上最自然的单位——音节音节的划分是直接凭借听觉的,并不需要专门的语言知识汉语一般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也有例外,如"花儿,马儿,盘儿"等,写作两个汉字,实际上只代表一个音节,即"[huār],[mǎr],[pánr]"

(二)词汇中的固定语

1什么是固定语

固定语是指在语言中作用相当于词,可以把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独立运用单位固定语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专门用语和熟语两个大类

2合成词的构成:)~

组合式可细分为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类(词根+词根),如:

A,并列式:寻常,出纳,是非,兄弟,儿女,质量,人物,睡觉,窗户,干净;

B,限定式:黄豆,卷烟,卧铺,拖鞋,血红,蚕食,笔直,鸟瞰,尾随,;

C,补充式:改正,推翻,扩大,记住,减少,吃透,纠正,削弱,提高,人群;

D,支配式:干事,司机,失色,揭底,吹牛,鞠躬,洗澡,丢脸,上当,跳舞;

E,陈述式:神往,脸红,口吃,性急,心疼,日食,自卫,发指,眼花,人为,肉松

附加式可分前附式(前缀+词根),后附式(词根+后缀)两类

A,前附式:老师,阿姨,可恨,非凡,以前,小偷;

B,后附式:编者,箱子,苦头,盖儿,恶化,洋气;

综合式,较为特殊:

A,重叠式: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爷爷,星星,刚刚,常常,明明,场场

B,连动式:认领,报销,扮演,接管,查封,抽查,抽调,割让,借用,退休

C,兼语式:请教,召集,召见,逗笑,遣返

3词汇(专门用语)

广义上的专门用语:是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用的术语,行业语,是以词作为构成成分的短语,也包括词;而狭义上的专门用语:只是指短语式的,不包括以词的形式出现的专名称,术语和行业语专门用语的特点是固定使用,结构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作用上相当于一个词的功能专门用语包括专名称(又叫专名词语),术语,行业语三类

4熟语

熟语指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这样一些结构固定,意义独特的固定语

成语根据构成成分的特点,可分名词性成语,动词性成语,形容词性成语,主谓关系和动宾关系的成语(根据谓语和动词中心确定词性)四类

谚语可分不同的类别,如:农谚,气象谚,讽颂谚,规戒谚,风土谚,生活常识谚,修辞谚等它们有下列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材料的选择与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传说,典章文化,动植山川有关;二是反映了民族特有的心理状态;三是反映了特有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四是形式上音节搭配整齐,多对偶排比,多韵语

谚语和成语的区别是:第一,成语书面语性强,谚语口语性强;第二,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第三,成语在语言运用中作用一般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

歇后语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后之间有一种"引注"关系,结构上很有特点

惯用语的特点:第一,大部分由三个音节构成,以动宾关系为主,如"敲竹杠","吃老本";第二,意义和结构上有定型性的特点,整体意义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多表示比喻意义;第三,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语法单位和语法学习,语法特点:)

语法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句子是由词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而词又是由比词小的语言成分组成的学习,研究语法主要就是学习研究怎么组词,组词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怎么造句,造句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就汉语来说,学习,研究句子的构造规则,要比学习研究词的构造规则重要得多从实用的角度说,学习汉语语法,主要是学习汉语的造句法

语法特点:

1名词的小称:普通话名词用附加成分"儿"表小称,方言用其他手段,如"重叠,音变"

2人称代词的数:复数,大多数用附加法,如加"们",有些方言用"音变"方式

3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重叠方式改变形容词的形容程度有些方言则有"变调,附加成分,三叠,衬字,复合的后附成分"等

4动词的动态和动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用助词,有些方言用"变调,重叠,动词前缀"等

5指示代词: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分近指和远指,有些方言则有三个基本语素

6双宾语的次序:普通话和多数方言先是指人宾语,后是指物宾语有的方言则相反

7比较句的句型:闽粤方言的差比式句型与古汉语相似

8疑问句:反复问句普通话是"VP不VP",有些方言用另一种"副VP"式

语序的使用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在构造疑问句、倒装句时

eg:i

can have

an

apple--->can

i

have

an

apple

至于虚词,是为了具体说明一些关系的,位置关系、方向性、所属关系等

eg:

i

bought

this

bike

----->i

bought this

bike

for

you

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语法形式相对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即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五种基本语法结构是从语法意义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这种语法意义是很宽泛的是高度概括的。主谓结构的意义是“陈述”,偏正结构的意义是“修饰”,述宾结构的意义是“支配”,述补结构的意义是“补足(述语)”,联合结构的意义是“并列”或者“选择”。特定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反之特定的语法形式必须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研究语法结构时需要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主要有:选词,组合成基本结构的词要在词义上相配;词序,词选出来以后必须按照一定的词序加一排列,各种语言在述宾结构两项的位置是句法结构的重要标志;虚词和词形变化是词和词的组合的“粘合剂”。虚词是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的重要组合手段。在有变格、变位等词形变化的语言里,词要组成结构往往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

语法范畴是一种把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类型,或者说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对语法意义的类别的概括。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语法意义是从各种具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广义语法范畴是一个比语法意义更广的概念,常见语法范畴类型有数、格、性、人称、时、体。

①数:是通过语法手段表现出来的事物的数量,指一个时是单数,多于一个时是复数。

②格:表示名词、代词等在句子中的其它词的关系。

③性:表明在同一词类的词同时并存着一些不同类型的变化形式。

④人称:表明词所属的人或事物是说话人(第一人称)还是说话的对方听话人(第二人称),还是说话涉及的第三方(第三人称)。

⑤时:表示句中谈到的动作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相互关系。

⑥体:表明动作进行的状态。

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短句---短小,短语特征有,主谓短语,谓宾短语,谓补短语,偏正短语 短语特征有,偏正短语句子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叫长句,就可称为短句,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句子使用的词语多, 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

短句特点: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长句的作用:将短句改为长句,这会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使句子更加优美, 短句的作用:短句使用,使文章富 短句的作用: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短语的特点是什么

语序是各类词语排列的前后顺序,直接组合的,语法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法短句---短小,主要是要了解各类短语的特征,其意义 主要是要了解各类短语的特征。

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任何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是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手段有语序、虚词、内部曲折、异根、重叠、语调、附加法

语法范畴:把某些具有共同点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类别就是语法范畴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例如:

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

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

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

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

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例如:

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

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

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

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

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例如:

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 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

阿Q性格—→阿Q的性格 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

“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请及时采纳,多谢!

语法形式,用时态\非谓语动词\动名词\不定式\分词

语法手段就是指语言中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比如,英语中在可数名词后加-s构成表示复数的语法形式,“附加”就是这里所采用的语法手段也可以说,语法手段就是语法形式的概括,语法形式概括出来的类别就叫语法手段

人类语言多种多样,语法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可以把语法形式归并为两个大类:

一类是综合性的语法手段,即表现于一个词的语法手段,如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等由于这些变化都是在一个词内部进行的,通常把这种变化称为形态变化,也有人称为词法手段

一类是分析式语法手段,即表现于几个词或一个句子的语法手段,如词序、辅助词、轻重音、语调等这种手段也叫句法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全部的内容,包括: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什么是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29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