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怎么读是什么字

荆 怎么读是什么字,第1张

“荆”的读音:jīng

部首:刂

释义:有紫荆、牡荆、古代用荆枝条做的刑仗、荆山、姓氏等意思。

相关词组:

荆条

[jīng tiáo]

荆树枝条,性柔韧,古代用作刑杖

负荆

[fù jīng]

后世借用负荆表示认错赔礼

识荆

[shí jīng]

敬辞。 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榛荆

[zhēn jīng]

荆棘。形容荒芜。

荆芥

[jīng jiè]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尺左右,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开淡红色的唇形小花;全草入药

荆楛

[jīng kǔ]

荆、楛皆木,材质粗窳,用以比喻粗劣之物。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荆棘载途

[jīng jí zài tú]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三荆同株

[sān jīng tóng zhū]

比喻同胞兄弟。也指兄弟分而复合

劈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 jí]

①砍伐荆棘。②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斩荆披棘

[zhǎn jīng pī jí]

斩除荆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

荆的拼音组词如下:

1、负荆请罪[fùjīng qǐng zuì]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2、荆条[jīng tiáo]荆树枝条,性柔韧,古代用作刑杖;又可编制筐篮、篱笆等。

3、识荆[shíjīng]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辞,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4、负荆[fùjīng]荆,楚木,可作鞭杖。负荆指背负鞭杖,请求责罚。表示认错赔礼。

5、披荆斩棘[pījīng zhǎn jí]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

6、荆榛[jīng zhēn]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7、荆凡[jīng fán]西周时代的荆国。

8、荆棘满腹[jīng jímǎn fù]谓多日不弹琴,手指变得不灵活,指法就生疏。比喻业精于勤荒于嬉。

9、满目荆榛[mǎn mùjīng zhēn]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10、分荆[fēn jīng]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

11、三荆同株[sān jīng tóng zhū]比喻同胞兄弟。也指兄弟分而复合。

12、荆梓[jīng zǐ]荆地所产的梓木,质地优良,因用以喻优异人才。

13、荆钗[jīng chāi]荆枝制作的髻钗。

14、楚荆[chǔjīng]指江陵。因江陵旧为楚都,后又为荆州治所,故称。

荆(读作jīng)。

释义: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荆”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荆”字早期的金文字形,右边是一个人形,左下边两个“X”,表示一种刺,整个字形画面表示荆这种刺刺进了人的手与脚中。

荆篠的解释

楚 地所产的小竹。 《列子·汤问》 :“ 詹何 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篠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於百仞之渊。”

词语分解

荆的解释 荆 ī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 紫色 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 荆条 。 荆棘 。 披荆斩棘 。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中国 古代“ 九州 ” 之一 ,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 篠的解释 篠 ǎ 同“筱”。 见“筿”。 部首 :竹。

以上就是关于荆 怎么读是什么字全部的内容,包括:荆 怎么读是什么字、荆的拼音组词、荆的读音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34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