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撇下赵一荻直飞纽约,跟蒋士云一起住了三个月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撇下赵一荻直飞纽约,跟蒋士云一起住了三个月,第1张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撇下赵一荻直飞纽约,跟蒋士云一起住了三个月

晚年的张学良

1990年,随着蒋介石和蒋经国的去世,张学良基本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当年6月1日,中国台湾省当局部分官员和张学良亲友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张学良90大寿。这一天后来被视为张学良自由的象征。

张学良终于自由了,这成了当时mainland China最大的新闻之一。中共中央也向他发出邀请,希望去东北老家看看。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直到去世都没有回大陆,连墓地都选在了夏威夷。

在张学良被软禁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的子女、亲友几乎都生活在美国。既然他们自由了,张学良和赵一荻决定去美国探亲。在张学良看来,去美国更重要。他要去纽约见一位老朋友,所以他将离开陪伴他多年的赵一荻。

一九九一年三月,张学良和赵一荻开始了美国探亲访友之旅。张学良在美国的第一站是三藩市,他的女儿张和女婿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游览了三藩市的许多著名景点。

女婿陶鹏飞回忆说:“虽然我的岳父已经90岁了,但他的胃口很好。所有的水果、面包、蔬菜和甜点都吃完了。”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张学良就只身飞往纽约。在那里,张学良将与前女友贝夫人同住三个月。

张学良

张学良有句名言:“是最好的老婆,是最心疼的老婆,贝夫人是最可爱的女朋友,我最喜欢的在纽约。”贝夫人是江·。那么,张学良和蒋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蒋,1912年生于江苏苏州。他的祖父在无锡经商,他的父亲是外交官蒋·。因为在家里排行第四,所以也被称为“蒋四小姐”。江从小就聪明伶俐,家境优越,使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一点的时候,她随父亲去了欧洲,在法国学习了一年。

1927年,蒋回到了中国。此时,她凭借流利的英语和法语以及出色的外貌,活跃在北平的上流社会,成为北京著名的交际花。当时,有人专门在报纸上称赞江的长相:

“江思小姐的美在于她的姿态。她每一次举手投足,无论拿起杯子喝茶,还是低头吞东西,都有一个动作的姿态,如春云般虚幻。尤其是她玉指夹着烟,在遐想中休息的时候,右肩微驼,左侧倾斜,手指卷曲成空拳,掌心朝天,香气夺目。她那朦胧的眼睛,在她卷曲的眉毛和头发中,被迷住了。真像一个醉酒的玉环,在晨雾中遮住了岱山...

尽管追求姜的人络绎不绝,拜倒在她脚下的权贵贵族也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人与她擦出爱情的火花。1927年夏,在北平的一次宴会上,张学良偶然认识了年仅15岁的蒋。

江·

此时此刻,张学良情绪高涨。尽管他已经有了家庭,他还是对姜一见钟情。蒋也被在他面前风度翩翩的张学良所吸引,称他为“韩庆”。有一段时间,张学良和蒋频频出现在各大舞蹈现场,两人很难不发生暧昧关系,成为很多人闲暇时的谈资。

然而,他们朦胧的爱情很快戛然而止。第二年春天,再次来到北京。她从朋友那里得知张学良还有一个秘书叫赵一荻,于是她直接离开北京,再次去了欧洲。江出国后,张学良经常给她写信,倾吐内心的想法。

1930年,张学良临摹了一首宋代诗人的《薛梅》,送给蒋。诗的全文:

薛梅不会因为春天而投降,诗人把他们的空闲时间用来评论这一章。寻梅的雪是三分白,但雪失去了香味。

一首短诗表达了张学良对江的赞美。遗憾的是,张学良和蒋没有走到一起。第二次欧洲之行使江成了别人的妻子。1931年9月,蒋来罗马旅游,结识了一位杰出的男子,并拜其为夫人。

这个人就是贝祖义。江和贝祖义并不陌生。他们在中国见过几次面。此时的贝祖义正处于丧妻的悲痛之中。他来欧洲是为了放松,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成功的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生涯。

蒋与贝祖义

一个是妻子病逝,一个是他刚刚恋爱,两个内心都受到伤害的人在异国他乡越走越近。得知贝祖仪当时是六个孩子的父亲,最大的孩子比姜大,姜的父母并不赞成他们的婚事,最终她毅然选择嫁给贝祖仪,成为六个孩子的继母。

1932年春,20岁的蒋和37岁的贝祖义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但此时的张学良却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他因为九一八事变受到了无数人的谩骂。我们不知道张学良对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是什么感觉,现在她却成了别人的妻子。

消息传到北平后,张学良仍派人送礼物。蒋婚后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国外,正当她以为这辈子很难再见到张学良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个噩耗。1936年12月“Xi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不顾各方劝说,执意将蒋介石送回南京。

张学良一到南京,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当江得知张学良失去了人身自由时,她感到难过。她多次参与营救张学良,并积极与于凤至一起奔走。遗憾的是,蒋介石不仅拒绝释放张学良,还多次秘密命令军统头目戴笠转移关押地点。

张学良与赵一荻

经过蒋的多方努力,终于得到了一个看望张学良的机会。当时,张学良已被秘密送往奉化雪窦山关押。曾经有名的少帅,现在却成了阶下囚。江的眼泪止不住了。多年后,她回忆起这次会面,说道:

“我对戴也很了解。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包括我去见他时的飞机和汽车。由于戴的关心,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当然,那时他没有空。我不认为他心情愉快。那天我离开奉化去了上海。”

这次会面后,蒋和张学良时隔几十年又见面了。1979年春,远在美国的江得知张学良在台湾省有一定的自由,可以出入各大宾馆,于是前往台湾省访问。两人时隔40多年重逢,张学良已经八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这是多么尴尬的一幕啊。

在台北的一家旅馆里,张学良和蒋聊起了,互相讲述了他们这些年来的经历。有人说两人这次见面是为了重续友谊,但事实并非如此。江说:“自从我们在奉化见面后,我就没在大陆见过他。我们将在台湾省再次见面。那时候他已经搬到北投了。我去过他家,但我们见面的时候,是在一家餐厅。在那次会议上,因为蒋经国对他好,他没有通过有关部门。但我知道他不是完全自由的,有人在跟踪他。那一次他坐了一辆车,后面跟着一辆车。在一家饭店吃完饭,我去了他家。”

江认为自己与张学良有着深厚的友谊,是那种可以成为终生朋友的人。张学良很真诚,这使江很佩服他。总之,江这次省台之行让很高兴,但她心里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了。当时的她万万没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她和张学良一起生活了三个月。

张学良在纽约。

1982年12月,贝祖义在纽约病逝。丈夫去世后,江独自一人住在纽约曼哈顿花园的豪宅里。江和贝祖义只有一个女儿,当时在一家书店工作。因为工作忙,她只在周末去看望母亲。

后来张学良获得自由,来到美国后,向女儿女婿提出去纽约看望朋友,于是看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他独自一人去纽约看望江。张学良一到纽约,就直接住在蒋的公馆里,一住就是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中,张学良多次告诉蒋,这是他自1936年12月被软禁以来最自由的一次。他身边没有特工24小时监视他,赵一荻也不在身边。在此期间,张学良的一切活动都由蒋安排。

也是在纽约期间,张学良的老部下、开国将军吕正操专程来美国迎接他。吕正操此行受中共中央委托,应邀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大陆。他还向他转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问候和良好祝愿。

张学良非常感动。他说,“我明明想回去,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我搬家,它将影响大陆和台湾省。我不想为了我的私事把它政治化。”虽然没说什么时候回大陆,但张学良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学良在纽约。

张学良对吕正操说:“我愿意保留我的身份,我迟早会用它。虽然我已经90多岁了,但我还有用武之地,我愿意尽我所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做贡献。”

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外,江还邀请了几位朋友陪同张学良游览了纽约几乎所有的名胜,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生日庆祝会。江对他的朋友说:“韩庆已经受了大半辈子的苦,现在她真该好好享受一下了。”张学良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有这样一个好朋友为自己做一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台湾被软禁期间,张学良终于在宋美龄的指导下皈依了基督教。张学良改信基督教有两个原因:“照看他的人都是江家人,信基督教,一是自保,不谈政治;另一个是给蒋家看的。”

蒋在纽约期间,每个周末都陪张学良去教堂做礼拜。说来也怪,姜以前对没有任何信心。后来张学良走后,她甚至皈依了基督教。

一九九一年六月下旬,赵一荻派人把张学良从纽约接回三藩市。过了一会儿,他们回到了台湾省。当时张学良已经考虑过在哪里度过余生,最终选择了美国夏威夷。一年后,张学良和赵一荻正式定居夏威夷。

晚年的张学良

江以为纽约是离别,但原来是他们的告别。值得一提的是,蒋后来给张学良打了一次电话,希望去夏威夷看望他,但没有得到张学良的回应。至于原因,可能是因为赵一荻。

很多人可能很难相信,张学良和蒋最后连通电话的机会都没有。江说:“韩庆在台湾省的时候,我和他通过电话,自从我离开台湾省以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我打过一次电话,但是打不通。我知道有人在挡我。他不能和外界联系,所以他不能打电话。韩庆可能觉得不方便,也许不自由。说是为了休息,不打扰了,我年纪大了……”

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在夏威夷去世,享年88岁。赵一荻去世后,张学良握着她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儿女们在料理丧事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张学良久久不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赵一荻死后,张学良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的斯特劳比医院病逝,享年101岁。消息传回国内,党中央立即向张学良子女发去慰问电,表示深切哀悼。

电报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张学良的评论:“张学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毅然发动了Xi安事变,联共抗日,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以爱国之心、赤诚之心进行了全民族抗战。他们堪称中华民族的历史英雄。"

张学良和赵一荻葬在一起。

远在纽约的江得知朋友病逝,几天茶饭不思。后来,有人问江,曾说,他最喜欢的人是纽约人。是你吗?”江也不否认,只是一个劲地说,“管他呢,管他呢。”

赵一荻葬礼后,张学良对儿女们说:“我的妻子很好,她是最关心我的人。我这辈子欠她的最多。”对于张学良来说,他和赵一荻定居夏威夷的那一刻,从来没有想过一切会回归本源,于是在距离檀香山市区约60公里的“庙谷”买下了一片美丽的墓地。

临终前,张学良告诉他的子女将他和赵一荻葬在一起,孩子们遵从了他的遗愿。如今,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参观张学良和赵一荻的陵墓。可惜张学良晚年没能回到大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830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