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计——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每天学一计——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第1张

每天学一计——三十六计之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第四个近战计划的最后一个计划,三十六计的第二十四计——假道斩。

对于郭的伪伐,见《左传》公二年。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的大国金,想吞并两个相邻的小国:虞和郭。为此,晋国大夫荀向献计,说:“请利用生孩子的机会和挂刺的机会,用假道危在旦夕,以便割草。”意思是,请用产的好马和地区产的美玉收买虞国国君,然后借虞国之力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了。晋献公说:“这两样东西是我的宝贝。我怎么能把它们给别人呢?”荀对说:“如果我们能让位于晋国,来攻打虢国,那么将来的虢国就是晋国的了。那时候,你的财宝是放在禹的府库里,就像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一样!”晋献公听了荀的话,便采纳了他的计划。禹没有听从大臣公的劝阻,接受了晋国的请求。他不仅借钱给晋国,还派兵帮助晋国攻占了郭的都城夏阳。这发生在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三年后,再次请求伐郭,的大臣公再次劝说不要上当。他说:“郭是豫州的外围屏障。虢国灭,虞国必然灭。就像嘴唇和牙齿是相互依存的,嘴唇死了,牙齿就冷了。”可是齐桓公不听,说:“晋国和虞国同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不会害于国。”看到不听他的劝阻,公预见到虞国将亡,所以他投靠了他的家人。后来,果然不出龚所料,金灭了郭之后,在去李的路上,顺手又灭了豫州,全家都成了阶下囚。

当敌人迫使小国屈服时,我们必须立即派兵显示我们的力量,并给予小国援助,这将赢得小国的信任。这是从那句“困了,你说什么都不信”悟出的道理。虚假使用武力的行动不是靠花言巧语的欺骗就能达到的。一定是这个国家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如果不是一方受到威胁,就会受到双方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必然会用武力来逼它,但我们从不为了诱惑而侵犯它的利益,利用它的侥幸来控制整个局面。这样势必无法守住阵地,不战而溃。

当然,对于一个夹在夹缝中的小国来说,只有甜言蜜语是不会赢得其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的名义快速游行,以控制其局面,使其失去自主性。然后借机突击,就能轻松取胜。这种战术是军事、外交、政治上“以假乱真”的方法。只有把真理应用到别人身上,才能取得胜利。所以这种战术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屡见不鲜,而且总是有新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7599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4
下一篇 2022-09-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