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猫现身秦岭!真是传说动物“彪”吗,能控制泛滥的野猪吗?

亚洲金猫现身秦岭!真是传说动物“彪”吗,能控制泛滥的野猪吗?,第1张

亚洲金猫现身秦岭!真是传说动物“彪”吗,能控制泛滥的野猪吗? 秦岭牛脊梁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回收红外相机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亚洲金猫的活动身影,而这也是秦岭牛脊梁自然保护区内首次拍摄到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在野外非常罕见,如果你在野外发现了一只亚洲金猫,那么恭喜你,这种概率堪比是买彩票中了一等奖,非常地稀少。


亚洲金猫

真的是传说中的“彪”吗?

传说“虎生三子,必有虎”。这里的虎,就是出类拔萃,凶猛的意思。

古人认为: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古人认为,老虎一般一胎只生2只幼崽,偶尔生出第三只幼崽,这就是“彪”。


亚洲金猫

彪因为先天营养不良而体型较小,备受母亲冷落,母亲不仅不喂奶,反而还会驱逐它。被母亲遗弃的幼崽通常会很快死亡。

但极少数个体会表现出超强的生存能力,吃腐肉,喝污水,爬悬崖,快速追赶猎物,捕猎时全力以赴。

总的来说,一只从小离开母亲,还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生存长大的动物,必定被环境磨炼地非常强大,生命力旺盛。


亚洲金猫

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人认为彪非常凶残,甚至会因为仇恨而攻击自己的母亲以及兄弟姐妹。

然而,今天的科学家认为“彪”不是老虎的第三个儿子,而是“亚洲金猫”。

首先是因为亚洲金猫和老虎的分布地有重叠,华南虎和亚洲金猫的栖息地有所重叠,而且它们的食性都相同,以肉食为主。


亚洲金猫

其次是,亚洲金猫和老虎的长相很相似,亚洲金猫脸上有花纹,但身上没有花纹。因为头部和老虎很像,因此一些人也将亚洲金猫称为“金虎”,将其当作另一种老虎。

再者,古人认为美洲狮比老虎小,因为美洲狮从小不接受母爱,生长期营养不良。其实亚洲金猫比老虎小一号,但和老虎相比,亚洲金猫更凶猛,它们甚至会主动攻击老虎幼崽。

这是因为,亚洲金猫和老虎分布地重叠,食谱有重叠,意味着两者存在着竞争关系,老虎数量多对于亚洲金猫而言并不是好事,所以它们猎杀独自在家的幼崽相当于为未来除掉了一个劲敌。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为中型猫科动物,体重20-30斤,能捕食啮齿动物、鸟类、小鹿等生物。

亚洲金猫非常神秘,它们生性非常机警,听到人类的动静就会悄悄潜伏起来,甚至是跑得远远的,以至于如果你能够在野外偶遇到1只亚洲金猫,概率堪比是中彩票一等奖。


亚洲金猫

目前我们发现的亚洲金猫,都是通过安装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拍摄,通过红外相机发现,亚洲金猫属于独居生物,昼伏夜出,在晨昏时期活动较多,白天就在洞穴里休息。

出现在秦岭牛脊岭自然保护区的亚洲金猫也被红外相机拍摄到。图中的亚洲金猫在山上站了一会儿,就像巡视领地一样,然后慢慢走开了。

这是秦岭牛脊梁自然保护区内第一次拍摄到亚洲金猫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它们在我国的分布地又多了一块,对秦岭牛脊梁自然保护区而言,亚洲金猫的出现其实是好事。


亚洲金猫

亚洲金猫真能控制住泛滥的野猪吗?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野猪泛滥成灾,其实是生态链失衡造成的。

一个健康的生态链系统中,必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食肉动物,尤其是大型食肉动物。但现如今因为栖息地破碎以及过去人们错误将四大猛兽当作害兽,以至于“豺狼虎豹”种群数量不断下跌。


数据映射

尽管现如今我们大力保护猛兽,但因为猛兽种群数量少,栖息地破碎,以及自身繁殖能力弱等因素,导致它们种群恢复速度并不快,比如:我国保护多年的东北虎,但野外东北虎数量也不到100头。

另一方面,野猪是食草动物。在野外,无论是根、叶、花还是果实,它们都会啃树皮等。,而且它们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


野猪

野猪的繁殖能力又非常强,巅峰时期一年能生两胎,一胎能生4-12头。所以同样是被保护,野猪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种群数量。

过去,豺狼、屠夫、豹子等野生动物猎杀年幼的野猪。野猪虽然繁殖力很强,但大多不能活到成年,所以很难传播。

现如今不同了,野生华南虎多年没见踪迹,野生东北虎数量少得可怜,黑熊、棕熊更偏爱植物,豹子也难觅踪迹,豺甚至成了濒危动物。


亚洲金猫

可以说,野猪的天敌一蹶不振,而这给了野猪机会,野猪幼崽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导致了野猪在短短几年之内开始泛滥。

亚洲金猫的出现对于野猪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亚洲金猫的捕猎能力很强,而且它们也是食草动物。在没有老虎的地区,它们甚至成为顶级捕食者,限制了当地食草动物的数量。


亚洲金猫

只不过,亚洲金猫野外数量并不多,而且暂时不知道秦岭牛脊梁保护区内究竟生活着多少只亚洲金猫,如果亚洲金猫种群数量少,对于遏制野猪发展来说贡献并不大,但是反过来,野猪的泛滥也为亚洲金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能够帮助它们慢慢复苏。

当亚洲金猫种群达到一定程度,野猪泛滥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相关报道

在四川祁连山发现了8只“野猪终结者”,马彪只剩下1000只。

祁连山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是青藏高原北部的“固体水库”,更是河西走廊至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祁连山也是中国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被科学家称为“鸟类的天堂”、“蛇的王国”、“动物的世界”。豹、熊、狼、马彪、猞猁、鹿、麝等50多个物种都选择在这里定居,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在这里繁衍后代。

资料图

“看,马彪!”上周,祁连山冰沟裸露的岩石上出现了八只马彪。他们开始在雪地里觅食,然后快速向大路跑去。他们看起来很聪明。直到看到行人,八匹美洲狮才陆续走进附近的树林。

像狼又像狐狸的马彪,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01马彪到处露脸,祁连山14个追打,太阳河5个告急

今年来,马彪在中国西北、西南一些地方开始频露踪迹,它们好像是约好了似的。南至高黎贡山,北至祁连山、秦岭,成群的马彪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甘肃祁连山的广阔无人区是马彪最喜欢的栖息地之一。在这里,马彪人口主要分布在祁连山西部的甘青交界地区。

资料图

今年6月,祁连山黑崖沟高寒草甸上,14只马彪整齐地排成一行出现。它们以一匹母马为首,三四只在“追逐打闹”,其中一只还在教她的幼崽寻找食物。那架势,连老虎见了都害怕。

在四川,马彪主要分布在邛崃山东侧的卧龙、黑水河等保护区里,川西的甘孜州也有几个小群马彪出没。

在云南,从西双版纳南部的勐腊到普洱,马彪最近非常活跃,尤其是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经常捕捉到一些马彪的活动。9月初,在云南公山丙中洛双拉洛首次发现了“马彪”的身影。一只棕红色的马彪,很像当地的一只狗,活跃在长满青苔的山区洼地里。它的皮毛是金色的,毛茸茸的耳朵竖起来,还有一条长长的黑色尾巴。似乎在觅食,又似乎在巡视领地,看起来非常警觉。

与此同时,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东南部的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发现5只毛色金黄、耳朵尖而上翘的马彪,也许正在追捕猎物,行色匆匆。



资料图

在西藏,更多的马彪出现在西藏东南部的丛林中。从墨脱到察隅,成群结队的马彪人经常下到村子里偷鸡。据说马彪可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

02像狼又像狐狸,爪子不仅锋利,而且还带了“倒刺”‍‍

马彪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它的中文文献叫豺,有的地方叫马彪狗、红狼、亚洲野狗,有的地方叫郊狼、红狗、红毛狗、马将军、马狼、虎狗、魔狗。曾经被动物学家划分为11个亚种,但遗传学研究表明,这11个亚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小,最多划分为南北两个亚种就够了。

资料图

它的外表看起来像一只狼。虽然马彪的外貌与狼相似,但它比狼更小也更灵活。从远处看,它更像一只乡村狗。不仅大小相似,头发也相似。

马彪也像狐狸,长了一对圆耳朵,这一点颇似北极狐,马彪的吻尖,带有一副狐相,看起来很狡黠。

体长90-110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0-58厘米,成年雄性马彪重约15-21公斤,雌性稍小,重9-18公斤。

马彪的爪子很像一把利刃。它的爪子不仅锋利,而且还是一把带了“倒刺”的利刃,比起狼来还要厉害一些。

下颌只有六颗臼齿,而其他犬科动物只有七颗。它的牙齿又尖又硬,咬合力比大多数猛兽都强得多,达到300公斤左右。

马彪的体色十分张扬。背部的毛色呈红棕色,吻部为黑褐色,腹部为米白色或浅黄色,拖着一条很显眼的黑尾巴。

03它能跳过6米宽的山谷和一层楼高的墙,灵活性比狮子老虎狼都强

对栖息的环境没什么讲究,马彪的适应能力很强,既能抗寒也能耐热,无论是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高山雪地、草甸、裸岩等地带,都能很好地生存下来。



资料图

马彪是一种群居动物,从两三只到五六只不等,有时多达10只动物生活在一起。马彪也是一个母系社会,女性繁衍,男性和母亲在一起。在这个“大家庭”中,雄性的数量一般是雌性的两倍。往往一个群体只有一个雌性,其他雄性都是满天星。

马彪的凶悍也是出了名的,它们一下子就能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猛兽见了都要惧怕三分。当然,它们群成员之间也会打架,很多时候,它们之间的内斗,往往也会打得你死我活,遍体鳞伤,有时甚至会被咬掉耳朵。



资料图

马彪不仅大胆谨慎,而且非常机警。它们行动迅速,最擅长跳跃。它们可以原地跳2-4米远。如果他们跑得快,他们可以跳过6米宽的山谷或高墙。

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介绍,马彪的灵活性要强于狮虎狼等猛兽,接近于猫科动物中最为灵活的猞猁和云豹。

04弄瞎猎物的眼睛,咬它的肛门,直接掏出内脏吃

马彪从不挑食,小到鼠兔,大到野猪、野牛,都是它捕猎的对象,甚至还敢对付狼。不过,它们主要还是以狍、白唇鹿、麝、花鹿、水鹿、泽鹿、岩羊与山羊等有蹄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吃素,比如包谷、甘蔗等植物性食物,也摘树上的水果吃。



资料图

马彪的进攻策略非常巧妙,其狩猎风格类似于非洲野狗。可以说是勇敢而足智多谋:第一,它抓住了孤独的家伙;二是打心理战;第三,它玩拔河。

它们在集体捕猎时,喜欢追逐,长时间追逐猎物不放,边追边发出“嚎叫声”,来恐吓对方。如果人手少,就“吹哨”招来帮手。

然后找准时机,冲上去把猎物弄瞎,让猎物看不见,从而失去抵抗力。后面的豺狼趁机攻击猎物的肛门,一口咬下去。

当猎物挣扎逃跑时,被掏出的肠子会被拉出体外,而且越拉越长,导致其毙命。此时,所有马彪会一拥而上,直接掏出猎物的内脏,最后将其吃得干干净净,连渣子都不留。

05马彪是野猪的克星,但让马彪对付野猪,作用有限

目前中国约有150多万头野猪。由于野猪环境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加上自然界中的天敌数量极少,失去制衡的野猪大量繁殖,种群数量急剧上升。

凭借优越的环境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凶猛的攻击性,一度称霸多个省份,人猪矛盾不断升级。有些地方,猪甚至撤退了。

资料图

一物降一物。碰巧野猪也是马彪菜单上的一道美食。虽然单只马彪无法与成年野猪抗衡,但马彪是群居动物,擅长狩猎。杀死野猪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事实也证明,马彪是野猪的克星,但凡有马彪出没的地方,野猪的数量就会减少。随着马彪的数量的增多,野猪们可就要小心了,毕竟你可是马彪最喜爱的美食哦!

另一方面,马彪的出现对调节野猪种群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彪用“三级保护动物”对付猖獗的野猪,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毕竟效果很有限,还要靠整个生态的修复。

06面对凶猛的老虎,马彪只能甘拜下风,老虎也会主动退让‍‍

当马彪遇到一只老虎时,他会做什么?

根据《鹿和虎》一书中的记载,为了争夺食物,30多只马彪和1头孟加拉虎大打出手,老虎咬死了12只马彪,但是这群马彪最后找准时机,一哄而上咬死了孟加拉虎。在印度,马彪击杀虎的记录至少有3起。



资料图

一些生物学家还记录了三个马布群体驱逐了猎豹,专家们甚至在马彪洞穴附近发现了猎豹的遗骸和马彪咀嚼过的猎豹骨头。

尽管如此,但是马彪面对凶猛的老虎,它们也只能甘拜下风。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马彪是不敌老虎的,甚至还有些怕老虎,它们处处小心躲避着老虎,避免与老虎正面冲突。

当然,老虎遇到他们,一般不会捕猎。事实上,他们是自愿屈服的。其实原因很简单:猎杀马彪很危险,或者说它消耗了更多的能量,却得到了更少的猎物。老虎不会冒着受伤的危险与马彪硬拼,所以捕食其他食草动物更划算。

07马彪通人性?民间传说它不仅不会伤害人,还经常保护人‍‍

中国有许多民间传说,说马彪是一种具有人性的野兽,它不仅不会伤害人类,有时甚至会保护人类。

资料图

四川等地的传言说马彪是“驱赶害虫,保护庄稼”的神兽。他们经常出没于村庄周围的农田。看到野猪就冲上去咬,然后好好吃一顿。作者认为,野猪很有可能在马彪的农作物周围出没,它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觅食,而不是像村民们传言的那样是为了保护农作物。

湖南农村流传,村民在森林里走夜路时,马彪便会躲在暗处,一路尾随保护,生怕人遇到狼,直到村民走出了密林后,马彪目送行人离开,才会返回林子深处。笔者分析,村民在密林中穿行,很有可能引来别的野兽,马彪守护后面,目的是想追捕人身后的野兽。

重庆农村传说,马彪遇到在山里过夜的人时,会趁他们睡觉时,在营地周围撒尿过夜。这是因为其他动物害怕马彪。只要它们闻到马彪的尿味,就不敢轻易靠近。

08全球不到9000只,中国仅残余1000只,都躲进青藏高原、横断山以及祁连山‍‍

马彪曾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但大约在12000-18000年前,欧洲和美洲的种群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亚洲种群。据IUCN统计,目前亚洲种群数量为4500-9000只。

资料图

然而,在过去的100年里,马彪在中国一直处于衰落状态,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里,马彪似乎已经“消失”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彪人口大规模减少。

近10年来,已经很少发现其踪影了,国内数量不多。残余不到1000只马彪,也被迫躲进了青藏高原、横断山以及祁连山的密林或荒漠中。

除了西藏东南部和西部祁连山有记载的两个最大种群外,在云南西部、四川中部和新疆南部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据估计,中国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种群已经灭绝。

从种群数量和现状来说,我国马彪的濒危程度比雪豹更高,所以,2021年2月,马彪的保护等级由国家二级被提升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9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

马彪的适应性强,其捕食能力并不亚于狼,但还是濒临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专家分析,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破坏。



资料图

一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栖息地变得支离破碎、分散、孤立,使得马布群与马布群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导致近亲繁殖严重,种群数量下降。

其二,无论是在食物丰富的春季和夏季,还是在食物相对匮乏的秋季和冬季,它们都是种群生活,一般不会分散活动,这需要大片的栖息地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第三,马彪作为凶猛的捕食者,会捕食家养的家禽和动物,与人类和动物的冲突迅速增加,导致人类的报复性杀戮。

其四,如今绝大多数的森林中很少存在中大型的食草动物,马彪的猎物也处于濒危状态,没有足够的猎物作为食物,马彪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第五,马彪容易感染不同的疾病,如狂犬病和犬瘟热,尤其是在其他犬科动物共同生活的地区,马彪更容易感染。

资料图

结论

越来越多的顶级掠食者开始回归自然,祁连山的食物链初步得到了恢复,看来这些年的退耕还林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适当退耕还林,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形成完整的区域生态链,是未来动物保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雪岭谷自然实验室/生产参考资料:兰州晨报、程春晚报、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动物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941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2
下一篇 2022-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