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并购大戏懵圈:股价降至跌幅榜第一,“利好”一厢情愿,月如何突围?

券商并购大戏懵圈:股价降至跌幅榜第一,“利好”一厢情愿,月如何突围?,第1张

券商并购大戏懵圈:股价降至跌幅榜第一,“利好”一厢情愿,6月如何突围?

本报讯(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北京报道。

6月初,a股持续反弹,3100点站稳。先锋券商板块表现不俗,中小券商成为最美的一个。

据同花顺iFinD统计,过去一周(5月30日至6月2日)仅有4家券商股价下跌。涨幅榜上,陕西证券上涨8.4%,CICC证券上涨4.5%,华林证券上涨4.3%,位列前三。

反观近日大股东竞拍成功的太平洋证券,华创证券胜出,有望成为新的大股东。但“华泰证券”似乎并没有给太平洋的业绩加分。其股价在过去一周下跌了3.52%,位居跌幅榜榜首。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中小券商获取利益似乎只是一厢情愿。

有投资者笑称,即将“易主”、有望重组的太平洋,似乎给其他中小券商带来了一个春风。未来,一季度业绩暴增的太平洋能否成功易手?其未来发展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繁忙”的太平洋

最近太平洋被大股东拍卖成功,另一边却忙着开网上业绩说明会。大股东易手后,投资者对公司的走势提出了疑问。

5月27日下午,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嘉誉投资持有的7.4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92%)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华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最高竞价中标。如果拍卖股份最终转让,华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太平洋指出,此次拍卖仍涉及竞买人支付拍卖尾款、证监会核准行政许可申请、法院发布裁定、股份转让变更等后续事项。而且转移最终是否成功还存在不确定性。

同日,华创证券股东华创阳安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指出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华创证券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深化西南地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实现高效业务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华创证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不排除华创证券和太平洋证券重组。在目前的底部位置,中小券商的兼并重组有望在未来拉开序幕。

“2019年以来,MA已经成为众多券商积极探索、快速扩大资产规模的重要手段。MA仍然是中小券商进入行业前列的最快选择。在MA事件的催化下,一般会带来相关的股价。”某上市券商非银研究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然而,太平洋的股价表现似乎并不抢眼。除了拍卖日股价大跌外,近一周二级市场表现有所调整,占据周跌幅榜首位。

绩效简报会将“不断提问”

2021年,太平洋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增长39.16%;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21亿元。

2022年一季度,太平洋成为全行业业绩增长的领头羊,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94.04%;实现净利润924.32万元,同比增长97.73%。

大股东的股份被华创证券拿走了。两家券商未来会合并吗?

2022年5月31日,在太平洋举行的线上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华创证券套取公司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大股东有权提名董事。从投票权数来看,公司董事会有没有重组?被重组的可能性有多大?郑董事长离任,是否会影响公司经营稳定?

同时,公司架构会调整吗?现在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是什么看法?未来会有股权变动吗?

对此,太平洋回应称,本次拍卖仍涉及证监会批准行政许可申请、法院出具裁定书、股份变更转让等后续事项。最终转让能否成功还存在不确定性。相关问题需要根据监管审批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如涉及信息披露事项,公司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另外,公司对业务发展有什么规划?太平洋指出,2022年公司将开源节流,在降低负债和经营杠杆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经纪、投行、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加强研究所与其他线的合作,创造综合效益;发挥经纪业务的核心作用,带动整个公司的业务发展;保持固定收益投资的规模和盈利能力,稳步进行股权投资。具体业务发展会根据外部和市场因素进行调整。公司将力争在2022年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

“在监管支持券商并购重组的背景下,券商并购有强强联合,有强弱之分,中小券商之间也会出现抱团。除了在股东层面推动的整合,市场化的MA的民营券商将成为重要的并购对象。”一位券商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华创证券官网显示,公司投行业务聚焦重点行业和核心客户布局,打通产业服务链,实现快速增长;资产管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主动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券商区域优势明显,在贵州的市场份额超过50%。

华创安公布的华创证券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48亿元,同比增长16.34%,高于行业平均增速4.31个百分点;净利润11.83亿元,同比增长66.07%,高于行业平均增速3.10倍。

2021年末,华创证券总资产453.8亿元,净资产130.95亿元。两项指标在140家券商中均排名第49位。连续四年被评为A类证券公司。

财富管理仍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是中小券商通过MA谋求发展,另一方面是整个行业财富管理的再发展。

6月2日晚间,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财富证券”)于近日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东方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许[2022]1134号)。根据该批复,东方财富证券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已获核准。

据统计,目前拥有资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已增至29家,与银行持平。证监会6月2日更新的机构基金托管资格申请显示,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和银行共有10家。其中,西部证券、财新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天风证券等4家券商仍在排队申请基金托管业务资格。

在东兴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家伟看来,随着政策支持更大的市场,券商有望在财富管理领域实现规模和业务结构的双重优化,从而提升业绩和转型预期。整体来看,随着监管层稳定政策预期、稳定市场、稳定经济,近期市场对内外部风险事件的反应趋于被动,“信心底”将在“政策底”之后到来,“市场底”也有望不断巩固。

同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证券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望不断提升,经营能力乃至估值水平都有所提升空。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板块核心价值的估值已经进入低估区域,投资价值凸显。

刘家伟认为,当前行业的核心重心还是在财富管理这条主线上。市场企稳后,理财产品代销、投资业务边际改善,控股/参股基金公司业绩提升,有助于修复龙头标的估值。综合注册制带动的投行业务“井喷”,有望成为中长期证券板块最确定的增长机会。项目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投行的承载能力,有望促进券商的定价能力。因此,中长期建议继续关注大财富管理和“泛投行”共振的“成长”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15583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10
下一篇 2022-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