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怜悯的悯是什么意思

    悯1、哀怜:怜~。~恤。~惜。~恻。2、忧愁:~默。在这里应该是哀怜的意思。~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慈悲与怜悯没有区别,都是一个意思.怜有怜惜之意

  • 何为三途五苦

    均为佛教用语。三途亦作“三涂”。即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五苦一般指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不能与所亲爱的人共处,怨憎会苦——身边有所憎恶的人,求不得苦——想要但得不到,五蕴盛苦——色受想行识。道教亦沿用此说。这是佛

    2023-5-8
    470
  • 归依三宝师傅赐法名"常识"是什么含义

    1、一般寺庙法名,就像族谱一样,按字排辈的,这个没啥,就排到了这了;2、常识,要硬说含义,如下: [1]常常要做自我认识,自省以察;日日精进; [2]六祖慧能法师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么,三宝弟子也当如此,常生智

    2023-5-8
    120
  • 贪、嗔、痴、慢、疑分别是什么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

    2023-5-8
    180
  • 女人为什么不能拜地藏菩萨

    女人为什么不能拜地藏王菩萨?好像没有这回事呀!无论男女都是可以拜地藏王菩萨的。地藏王菩萨与众生十分有缘。只是为了对地藏王菩萨表达恭敬,女生在经期尽量不要拜地藏王菩萨,或者其它菩萨。这也是一般人都该懂得的约定成俗的规矩吧。众所周知,西天有两位

  • 三界通常是指哪三界六道轮回中的六道又是哪六道

    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

    2023-5-8
    100
  • 自业他业,各领其受,魔障业障,二向缘由,随缘消业,莫造新秧,什么意思

    自己造作的业力,他人造作的业力,都各自领受(自作自受)。魔的障碍,恶的业力(有遮蔽真心本性的功能,所以叫障),(二向缘由我不懂)。跟随世间的某些习俗去修行,消除自己的恶业,不要再造新的(今世而造作,成为新,区别于往昔的旧业)错误了(殃,过错

    2023-5-8
    90
  • 佛教什么是嗔恨心

    嗔心是三毒之一,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等。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 怎样才能离苦得乐

    怎样才能离苦得乐离苦得乐顾名思义就是远离痛苦,得到快乐。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祝福,祝你“健康、快乐”。健康和快乐是家人和朋友对我们最基本的期望。小时候快乐好像很容易,成本也不高。和小朋友们多玩一下,买新的玩具,吃好吃的东西,得到家长

    2023-5-7
    250
  • 法尊法师:为什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后做些什么

    一、为什么要受皈依?一般说来起因很多,也很复杂,有恶的(如外道辈,想借皈依为门,窜入佛教,**佛法,欺骗人们等)、有无记的(如小儿随父母参加法会受皈依等)、有善的(如正信受三皈依等)、有出世的、也有最无上的。恶的、无记的今不具说,且说善的、

    2023-5-7
    190
  • 不说硬话、不做软事。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怎么理解

    菩萨都是恒顺众生的 他不懂 可以慢慢度化不能强行教化语言要柔顺,要慈悲释义顺是随顺度化,悲悯柔和之义。发起恒顺众生之愿,非菩萨人不能克成,最起码亦得证成无生法忍,方得恒顺众生,不致有退堕之念。众生是愚痴的,是刚强难调难伏的,是随顺五欲六

    2023-5-7
    180
  • 无量寿经的功德和作用

    无量寿经的功德和作用:能让我们增长智慧和悟性,强大我们的内心世界,即使面对俗世中纷繁杂乱的欲望与诱惑,也能坚守本心,不动摇我们最终应该到达的目的地。具体分为两点:一、可以消除妄念。经常诵读无量寿经可以帮助师兄消除自身的妄念,它可以让师兄的内

  • 什么是摄受力

    、“治罚”:是摄受,那就不是个人,而是彼此间的组合了。不管这组合是宽松的,或严密的,既是组织,为了维持此团体的健全,发展,不论大小,都会有成规。所以有句话说:家有家法,校有校规,国有国法。如组织内的成员,所作所为而可能障碍破坏此组织,那就要

    2023-5-7
    100
  • 佛教传说中的佛主到底有多少位啊

    《三千佛名经》中《三劫三千佛缘起》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如是敬礼

    2023-5-6
    130
  • 李娜在张家界天门山出家是怎么回事

    当年李娜从天门山顿悟后出家,而今决定重回天门山寺主持,这中间有怎样的故事呢?鄙人从传闻中得到的点滴或许能够解释万中之一二。 当年李娜在天门洞前被感动,《石头记》的开篇情景犹在眼前,这是一种缘,或许天门山在等人,天门洞如天门山之眼,在期盼

  •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答案补充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

    2023-5-6
    150
  • 大乘与小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首先看《法华经》。该经基本上是通过与小乘作比较,来论述大乘。该经谓:“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

    2023-5-6
    160
  • 关于道义的语段

    君子谋道不谋富。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

  • 请问 佛教三皈依文里的“深入经藏”是什么意思

    个人愚见:经藏就是佛陀所宣讲的经典,也就是佛经,深入,就是去深入的学习佛经,“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经是佛陀的智慧结晶,皈依佛教,就要皈依佛陀的教诲,佛陀的教诲通通在佛经里,所以我们就要深入的去学习,去实践。自然就能得到无上智慧。当愿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