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演绎归纳

什么是演绎归纳,第1张

归纳与演绎是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的两种方式。人类认识活动,总是先接触到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和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逻辑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运用到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一个“连珠”。大前提是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是研究的特殊场合;结论是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般原理之下得出的新知识。例如:

大前提:电流是电子向一定方向运动形成的。

小前提;金属的自由电子能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

结论:所以,金属能导电。

扩展资料:

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了互相转化。归纳出来的结论,成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以一般原理为指导,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演绎又转化为归纳。

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交替进行。归纳后随之进行演绎,为归纳出的认识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后随之进行归纳,用对实际材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出的结论。人们的认识,在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住复,步步深化。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

一切科学的真理都是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归纳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演绎的一般知识来源于经验归纳的结果。没有大量的机械运动的经验事实,不可能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没有大量的生物杂交的试验事实,不可能创立遗传基因学说。

演绎方法的作用: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演绎推理的前提是对个别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的判断,它本身只能揭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进一步揭示共性和个性的对立。共性不能全部包括个性,个性并不全部进入共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性的多方面的属性。

只考察事物的共性,不考察事物的个性,只研究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考察共性和个性的对立,就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所以,孤立的演绎本身不能正确地反映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世界。

演绎归纳是指两种逻辑思维方式,即指 演绎 推理 和 归纳 推理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一切科学研究都必须运用到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 。

演绎推理

定义

人们以一定反应客观规律的理论认识为依据,从服从该事物的已知部分,推理得到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 一般到个别 )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 三段论 ”,由 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 三部分组成。

案例

所有人都会死,因为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用“三段论”分析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也会死

“三段论”大前提是 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是 研究的特殊场合 ;结论是 将特殊场合归到一般原理之下 得出的新结论。

作用

1.检验假设和理论:演绎法对假说作出推论,同时利用观察和实验来检验假设.

2.逻辑论证的工具: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提供逻辑证明.

3.作出科学预见的手段:把一个原理运用到具体场合,作出正确推理.

优缺

事物有共性,必然蕴藏着个别,所以“一般”中必然能够推演出“个别”,而推演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取决于:大前提是否真确,推理是否合乎逻辑。

演绎法也有其局限,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归纳的结论)的制约,而前提是否正确在演绎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谈完演绎推理,我们说说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定义

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 个别到一般 )

归纳推理分 完全归纳推理 (结果必然)和 不完全归纳推理 (结果或然)。

案例

1.从前,有一吝啬的财主叫伙计去买火柴,并一再叮嘱每一根都要划得着,有一根划不着也不要。伙计遵照财主的嘱咐把火柴买回,财主拿过来连划几根都划不着,责问伙计,伙计: “我刚才划过,根根都划得着。”财主一听气得七窍生烟。

财主要求每一根都划得着,只能一根根地试,不然怎么知道每一根都划得着。从逻辑学上讲,这是归纳推理。

2.S1是P;S2是P……Sn是P。

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其中没有Si(1≤i≤n)不是P;并且科学研究表明,S和P之间有因果联系。所以,所有S都是P。

作用

1.科学试验的指导方法:为了寻找因果关系而利用归纳法安排可重复性的试验。

2.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归纳法从材料中找出普遍性或共性,从而总结出定律和公式。

优缺

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判明因果联系,然后以因果规律作为逻辑推理的客观依据,并且以观察、试验和调查为手段,所以结论一般是可靠的。

归纳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只涉及线性的,简单的和确定性的因果联系,而对非线性因果联系,双向因果联系以及随机性因果联系等复杂的问题,归纳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关系

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 区别 、互相 对立 ,又互相 联系 、互相 补充 ,辩证关系表现如下:

1.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

演绎是从归纳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演绎的一般知识来源于经验归纳的结果。没有大量的机械运动的经验事实,不可能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没有大量的生物杂交的试验事实,不可能创立遗传基因学说。

2. 演绎是归纳的前导

归纳虽然是演绎的基础,但归纳本身也离不开演绎的指导,对实际材料进行归纳的指导思想往往是演绎的成果。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经过调查和实验,在积累了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

3. 归纳和演绎是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了互相转化

归纳出来的结论,成为演绎的前提,归纳转化为演绎;以一般原理为指导,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演绎又转化为归纳。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补充,交替进行。归纳后随之进行演绎,为归纳出的认识成果得到扩大和加深;演绎后随之进行归纳,用对实际材料的归纳来验证和丰富演绎出的结论。

 

人类认识活动,总是先接触到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78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