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十恶制度

唐朝十恶制度,第1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其实原来是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二、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三、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四、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

五、不道。无道。

六、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七、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八、不睦。

九、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十、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十恶不赦”自从《齐律》出现这些条款后一直沿用到宋元明清。

《唐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本人不分首从皆斩;其父亲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妻妾和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孙子、祖父、兄弟姐妹全部入官为婢;家中的部曲、奴婢、资财、田宅也全部没官;伯叔父、侄子无论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即使仅是图谋没有实际实施,仍然要处绞刑。明清时进一步加重到参与谋反大逆的全部凌迟处死,大功以内满十六岁以上的男性亲属全部处斩。

如果是将军在外谋反,那将军身边的士兵也属于随同谋反,不用考虑安抚问题。

如果是指留守的士兵,直接告知实情,应该也不会有哪个脑抽的想要不远万里去追随。

如果是留守的谋反将军嫡系或心腹,那将军谋反的事情不可能不知道,先把人控制起来审讯吧。

如果将军是在京城谋反,那还是先打吧,打赢了再说,不然搞不好就真的可以改朝换代了。

如果谋反者都被抓了,心腹嫡系不用安抚,可以陪着他们老大一起去地府观光。

参与谋反的士兵如果被抓时主动放弃抵抗,可以从轻处置,毕竟他们是刀,不是持刀的人,抵抗到底的可以当场格杀。

如果不是参与谋反的士兵,直接告诉他们实情,不脑残的都知道该怎么办。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的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恶不赦”第一次在古代文学中出现,是在《窦娥冤》中,冤枉窦娥“十恶不赦”,当斩,后来六月飞雪,窦娥冤死。

1、谋反的意思为心存异心,想要通过一些手段来推翻封建政权,推翻皇家统治。

2、谋叛也就是叛国,它的意思是背叛自己的国家,投降到别的国家,犯了这个罪的人,被人称为叛徒,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就是秦桧。

3、恶逆的意思是不尊敬长辈,对自己的长辈任意打骂。

4、不道的意思是私自杀害三人以上以及肢解人体的行为。

5、大不敬的意思是说偷盗皇家用来祭祀的东西和皇帝的个人用品,简而言之,就是做出不尊重皇帝的行为和说不尊重皇帝的话语。

6、不孝的意思是说打骂父母,甚至不履行赡养义务,在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等长辈去世后不举行丧葬仪式,还在丧期的时候就开始嫁娶,任意作乐。

7、不睦的意思是打骂自己的配偶或者自己的长辈、值得自己尊重的人。

8、不义的意思是殴打或者杀死领导,在丈夫去世后不举哀还作乐改嫁和背叛自己的弟兄姐妹等行为。

9、内乱的意思是说和自己的祖父、父亲的侍妾有不正当关系的行为。

10、谋大逆的意思是把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等重要建筑给毁坏。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十恶制度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十恶制度、古代人谋反是怎么处理的、中国古人所说的“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到底是哪十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06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