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

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第1张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1、温度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2、光照

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

3、营养

植株生长过程中要满足不同生长期对各种肥料养分的需求,施加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叶片及茎枝的生长,促进光合作用,但不宜过量,否则会造成根部细胞木质化,影响根块数量,严重过量时会不结根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薯

玉米的原产地是美洲,红薯在中美洲。

玉米于16世纪引入中国。到明末,玉米种植已达十余盛,如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甘薯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如秘鲁和厄瓜多尔。

传入中国的栽培历史只有400多年,因其对高产的广泛适应性而迅速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红薯在北京和河北被称为地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称为红薯;山东、东北叫红薯;江苏和安徽被称为红薯、红芋头和白芋头。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省等。,都叫红薯和粉勺;中国西南被称为红土豆。

甘薯不仅是一种食品,也是饲料和淀粉工业的原料。茎尖、嫩叶和叶柄也可以作为新鲜蔬菜食用。在我国,甘薯的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年种植红薯7000多万亩,占世界红薯种植总面积的80%。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食物的比例下降,主要作为副食品,特别是作为工业原料。现在,红薯已经从粮食作物变成了饲料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四川省依靠红薯带动养殖业发展,生猪产量全国第一,其中红薯的转化效益非常显著。

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甘薯的产量高于谷类作物,且稳定。它的根系发达,茎和藤蔓再生不定根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即使土壤含水量只有4% ~ 5%,植物仍能生长,表现出很强的抗旱性。如河北邯郸地区新开垦的沙质荒地种植的红薯,亩产仍达1500公斤。

我国有很多地区种植红薯的历史悠久,且生产的红薯质优味美,具体列举如下:

1、山东泗水。泗水县所生产的红薯不仅具有口感香、甜等特点,而且富含淀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被国家评为“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

2、福建连城。连城地瓜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清朝时,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是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美名 "金薯片",连城也成为中外闻名的"红心地瓜干之乡"。

3、辽宁黑山。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疏松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薯养分的积累,具有生产优质红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红薯纤维少,口感细腻,适口性好。

红薯的栽培分布很广,南起南海诸岛,北至内蒙古,西北达陕西、陇南和新疆一带,东北经辽宁、吉林延展到黑龙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淮海、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是我国红薯主产区。目前,我国的红薯总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亿吨以上,分别占全世界的70%和8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目前国内红薯生产大省主要有河南、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在四川分出重庆之前,是四川最多,现在国内最大的红薯产地是河南省。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玉米和甘薯的原产地、哪里产的红薯好吃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375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